⦿邵 雯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内容较为简单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学生还能通过文章中的图画和文字,来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把握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掌握生词和重点字词,摘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教学在小学起步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中,能促进学生汉字的积累,写作的锻炼,知识的拓展,为今后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不仅如此,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明确强调: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和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据此,教师需对阅读方面的教学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低年级语文课文的文章篇幅短,内容简单,没有深奥难懂的知识点,学生易于理解。据此,倘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机械地对文章进行解读,让学生朗诵一遍,再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课堂内容感到缺乏新意,使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将课文富有感情地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和有意地训练学生的口语阅读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积累字句,提升语文素养[1]。
例如:在《静夜思》这篇古诗的教学中,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古诗晦涩难懂,学习起来有点难度。而教师在教学中,先为学生朗读一遍古诗,让学生在教师阅读时仔细观察教师在哪些字进行了停顿,重读,在读哪些字的时候感情发生了变化。接着,教师在读完后,请学生进行朗读,并体会其中的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多次朗读训练后,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读到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时,声音不自觉地变小,让人产生一股思乡的情绪。这时,教师可肯定学生对该句的朗读,这说明学生已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学生在朗读这首古诗时,已形成了语感,语感是在朗读中形成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文字读出情感。最后,教师将这首古诗进行主旨的升华,教师为学生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并让学生想象以后离开父母后的情感,通过情感的带入加之学生的训练朗诵,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良好习惯的养成会终身受益,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需重视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需改善学生阅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阅读姿势、阅读环境等。不仅如此,教师还需提醒学生在阅读中对一些生词和句子进行摘抄和做批注,以形成良好且有效率的阅读习惯[2]。徐特立先生曾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学生的思考和记录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时,便能直接关注重点,提高复习的效率。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文章时,在每个自然段前用1、2、3进行编号,接着,圈出生僻字,画出成语,如果有不懂的句子可在旁边标问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做法能使学生在上课时快速抓住重点,课后复习又有条理和效率。
例如:学生在预习或者阅读中可能会碰到许多的生词,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在预习或者阅读中,学生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词,学生可以查字典进行标注。字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书,学生在字典的帮助下能明白生词的读法和意思以及该词的使用。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遇到不懂的生词查字典的习惯,而不是等着教师来解答生词,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意识到查字典的重要性,以促进自学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何让学生增强对学习的信心,促进主动学习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后,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阅读,这从学生长期发展来看,这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需准备好上课的教学方案,在上课前可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在课后,可进行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巩固阅读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课后的时间作业可灵活多样,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可布置学生一项预习工作,就是寻找冬天进行冬眠的动物。教师在讲完《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后,可布置几个作业,如,让学生在课后思考“雪孩子还能回来吗?为什么?”以及了解水的三种形态,以及相互变化的条件,这样,知识不仅局限于书本,还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在假期中,教师可提前布置假期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中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像这样滚雪球的方式,将知识越积越多,学生对知识收集得也越多,进而提高了语文素养,也培养了自主阅读的习惯。
总而言之,语文最主要的是阅读,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意图,能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让学生体验文字的魅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进行阅读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这样,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将得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