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彩萍
微课教学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却无可替代。微课资源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凝练,能够体现出积少成多与聚沙成塔的价值,将微课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微课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要形成应用微课资源的意识,教师要提高认识,对资源特点、利用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等有足够的认识。
首先微课资源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呈现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对教学核心内容进行清晰的概括。微课资源的运用,保障教师在实践中发掘全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其次微课资源十分灵活性,可根据教学推进的不同进程择机选取。教师纳入先进微课技术完善教学体系,突破以往教学时空的约束,构建文字和口语互相结合的全新体系[1]。比如教师在《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学中,按照声音和图像结合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利用微课资源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这样学生处于活跃的学习气氛中了解语文知识,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微课教学模式被高效利用;同时,微课资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形式的多元化,教师适当革新教学形式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丰富和填充。在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引导下,不断优化完善教学计划,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营造轻松自然的优质学习环境。[2]
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促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然而朗读是语言掌握的必备手段,语文课程最终目标是强化学生对汉字的科学运用,学生循序渐进地领悟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在听说读写训练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和意识层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动脑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形成自发性学习行为。换言之把微课资源应用在朗读训练环节中,加大力度培训学生朗读技能,因为朗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更是实现高效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种模式。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和口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朗读也需要身心的共同协调性,调动眼睛器官、嘴巴器官、耳朵器官与大脑,多个器官一同进行的创造性阅读活动。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朗读,结合新课改标准要求学生引进普通话进行朗读课文[3]。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成长规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年级的朗读要求都不相同,在侧重点上呈现差异,但朗读的训练模式是相同的,微朗读、微领读、微讲读等不同形式的微课导入,代领学生从多维度来朗读作品,多个维度训练学生语感,可让学生轻松自由地驾驭文字。学生用眼睛观看文字、用嘴巴发出声音、用耳朵获取声音、用头脑感知情感等[4],逐步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情怀,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学习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总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传授,组织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点,参与大量题目的训练活动,此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改需求,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合理引导学生留出时间自主研究和学习,并对学生的质疑和收获有预测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重点段落,以及题目进行强化识记,学生不仅不能感知学习中的欢乐,还会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微课资源的引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建议。课前的自主预习,微课可以提供背景资料;课堂的质疑评价,微课可以重点突出一针见血;课后的温习回顾,微课可以典题再现。借助微课程师生互相沟通,在学习交流中完成思维发散。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了解文本主人公的动作与情感变动,感知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情感。师生共同研究重点字词句,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有效果[5]。在语文课程中纳入微课资源,教师鼓励学生多个角度思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与教师分享心得,一方面让师生两者的沟通更为和谐,另一方面确保学生走进文本掌握人物的心理表现,深层次感悟文本道理。比如表面上此一则寓言小故事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全面阅读和理解句子,利用微课资源学生却得出了脚踏实地做事情的意义,让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童龄阶段,学生对外界学习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教师在创设学习环境期间,应善于构建有效的学习情景,情景化任务,给学生渲染轻松自主学习气氛。教师尝试对以往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充分发掘微课资源在创设学习情景,创新学习氛围上的作用,培养调动学生专注力,形成全新的教学体系。教师借助微课资源对学生学习认知进行转变,阐述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内容[6],让学生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并且教师借助基础语文知识带领学生自主探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微课资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颐和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布设导游解说相关情境,带领学生参与角色演出的活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借助科学的方式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妥善协调教学多个环节。除此之外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预习知识和分析知识,围绕教师提出的要求科学探索知识,教师给学生布设相应的学习任务,掌握知识的内涵,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活动,由此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让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教师要意识到微课资源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制定思想意识相关指导计划,带领学生加入语文实践活动中,对自主学习的优势进行挖掘,巧妙关联教学活动和具体生活,推动教学发展。微课教学中,师生两者共同合作,确定合作主题,对学生均匀化分组,提出自我思想建议,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给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条件,把具体生活视作前提内容,带领学生自主研究和实践,学生全方位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增强学生语文素养[7]。微课资源的利用上,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微课资源的引进,应强调微课资源设计的实效性,微课资源的设计是决定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微课设计实践中,教师意识性的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需求,规范化整合教学流程。围绕学生兴趣爱好有针对性挑选教学媒体,深度优化信息技术以及专业学科教学内容,以微课设计制作理念为入手点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适应小学生兴趣爱好培养条件,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要想从根源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应强调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与认知。学生可积极地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这是有效学习的重点体现。排除传统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活动,排除年龄因素影响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教师要确保学生认真地进行微课资源学习,全面掌握学生微课学习的情况,时效性调整微课资源的设计内容。
制作语文微课课件之后,教师要对其适当的完善与优化。形成小学学校之内的微课资源网站存在重要意义,语文课程纵横古今,包含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诗词文化,针对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而言呈现一定难度。对于此种现象,要在公共平台中纳入微课资源,学生按照学习需求挑选资源,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对于共享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研究,补充自身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不足[8],自然而然地提高语文学习成效。在此期间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延伸自身视野,强化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微课资源被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明确微课资源运用的价值,触动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延伸学生知识面。教师善于突破时空约束,在语文教学中全面给学生呈现微课资源,学生深深地被学习资源所吸引,积累生活经验,逐步丰富和完善学生语文知识面,确保学生在微课资源的支撑下提高语文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