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英译探究

2021-11-21 05:24张婧
今古文创 2021年43期
关键词:英译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其意义更加源远流长。它不只是书本上一篇篇经典的文化故事,更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从人生智慧、道德理想、价值追求、陶冶情操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源泉。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翻译出发,结合相应的翻译理论来探究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对传统文化故事的英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我们个人文化素养和传承先辈留下丰厚遗产做准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英译;问题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3-0125-02

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根据古书记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中,大致意思是表达统治者通过观看天象来了解时间的变化;掌握人类社会的生活现象来治理天下的手段,这是中国人最早开始论述“文化”。从汉朝和唐代开始,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一直影响到明清。顾炎武的《日知录》云:“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表达的就是人们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它们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由此表明,中国古代的“文化”,多指的是狭义精神层面的含义。

对于现代来说,“文化”一词的深受西方的影响。它最早来源拉丁文Cultura,意思为耕作、居住之意。法语Culture的含义也有栽培、种植的意思,可以理解是对人的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陶冶。直到19世纪末,英国人类学家、文化史创始人之一的泰勒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理论,在文化史学方面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是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直到如今,这一观点还可以作为我们定义和了解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文化起源于东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积累下的精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才不会衰败,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推进国际交流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的声音传播出去,才能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在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时刻,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就必须要做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翻译工作,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二、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翻译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包含的范围其实较为广泛,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哲理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等。这些经典的文化故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颇具哲理性教育意义。但通常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以去把握的问题,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要精准地翻译出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并非一件易事。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从我们初中课本中学过的文言文到白话文,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去体现出中国文字的魅力。我们日常说话使用的四字成语以及一些谚语、俗语,同样饱含着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这些古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故事时,一定要避免逐字翻译,在准确表达出意思外还需要尽可能去翻译出更高层次的寓意,让世界更加了解我们的文化底蕴和古人的智慧。

下面将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来探讨可能采用的翻译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

首先,从词汇的层面来说,单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翻译过程中的活动基本。译者可以通过转换、省略和添加等翻译技巧对词汇进行准确的表达和理解。例如:

例1:世间这么好,男耕女织,夫唱妇随,谁愿意回去呀!(《牛郎织女的传说》)

译文:The world is so wonderful: the men plough and the women wea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harmonious. No one would like to go back!

分析:“夫唱妇随”在这里是一个隐喻,指在封建思想中,妻子必须服从丈夫的命令,现在用来表达夫妻关系非常和谐。如果译者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翻译,把“唱”译为“sing”;“随”译为“follow”,那么会使得外国人不能够理解其真正的含义,甚至会造成误解。所以,“唱”和“随”这两个动词可以转换为形容词“harmonious”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会更加容易理解。

例2:只有最小的仙女——织女,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羽衣,急得哭了起来。(《牛郎织女的传说》)

译文:All except the youngest , known as Weaving Maid, whose job was to make beautiful clouds in the sky, was unable to find her winged robe and burst into tears.

分析: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但是我们都知道这里说的“织女”并非是寻常人家会织布的女孩,而是天上的神仙。所以,不应该在这里只是单纯地译为“weaving maid”,而是在后面多添加了一个定语从句“whose job was to make beautiful clouds in the sky”来描述她具有神力,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也同时使得故事更加生动。

第二个层面,可以从句法上进行分析。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也会导致思维模式的差异,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就能充分体现在平日说话的句法上。所以在翻译中,译者要注意在语序和句子结构上做一些相应的改变,常见的一些翻译技巧有倒装、拆分、主动和被动语态的转换等。

例3: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虽不见经传,正史无名,但他的无量功德却永存人间。(《医圣传奇》)

译文:Zhang Zhongjing was a wonderful medical scientist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lthough he was not very well-known recorded in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Howeve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people couldn’t be forgotten forever.

分析:在这句话中,可以看到汉语的表达是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是在英译中“虽……但……”却被译为两个完整的句子。“虽”的表达是在“although”来进行引导的从句中;“但”体现在第二个句子“However”引导的句首中,完美地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句子,从而避免了在译文出现冗长难懂的情况。

例4:辛公义为官,正义凛然,魄力十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遗余力地改变陋俗民风。(《公义变俗》)

译文:When Xin Gongyi served as the governor of Minzhou, he worked with righteousness and tremendous courage. He made in-depth investigation through going deep into the realty and spared no efforts to help the natives to get rid of corrupt custom.

分析:汉语原文的句子很长,要想翻译成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却有一些难度。因为汉语中的短语“正义凛然,魄力十足”是讲述辛公义的本性或性格,但之后的内容却表达了他为官后的所作所为改变了当地陋习。这两部分在逻辑上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在翻译中可以把汉语原句拆分为两个短句,使得译文更加清晰明了。

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英译中的应对策略

很多人对于翻译的理解就是语言和语言之间的转换,但并非如此简单。翻译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选择和权衡。比如,词汇的选择和翻译风格的抉择,这都是这门艺术精髓的展现。更高层次的翻译还能做到吸引读者,把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用生动的词句呈现,从而激发读者的感情并产生独有的共鸣。

例如大多数的传统文化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传播,对于华夏儿女来说言简意赅、意义深刻,但是在英译的过程中就很具有挑战性。还有一些故事标题都以四字成语命名,或涉及一些极具时代、地域和民族特点的中文名称,要翻译出其中的字面意义但又不失其内涵的表达。如《邯郸学步》《螳臂当车》《庄周贷粟》《望洋兴叹》《孟姜女哭长城》《木兰从军》《姜太公钓鱼》《夸父追日》和《女娲补天》等等。所以,再一次证明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两种语言相互切换,它还涉及各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

首先,就词汇层面而言,除了精准地表达和选择词汇的转换,还需要不篡改原文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英译中会出现大量生僻的词汇和成语,这就需要译者使用得当的翻译技巧。如:词义/类转换、省略和添加等,来还原其哲理性,如若出现偏差将会造成双方沟通的失败。

其次,在句法层面,要充分了解英语的语言思维,在基于对文章的理解上摆脱我们固有的母语思维,例如中国人喜欢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句子的后面进行陈述,而英美人的思维逻辑是直线式,在一条主线的基础上再进行句法的修饰,所以只有弄清楚两者思维逻辑的区别,才能使翻译出来的东西更加让对方理解。

最后,要想建立和世界良好的交流和学习,就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世界的大门,翻译的意义绝对是不容小觑的。所以翻译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就是让世界更好地听见中国声音和真正全方位了解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我们肩上的任务艰巨而伟大,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真正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Judy Pearsall.The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3.

[2]蒋平.《中华经典故事》第四、十辑英译实践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6.

[3]黄育才.跨文化交际实用英语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4]徐明明.《中国经典神话》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中南民族大学,2018.

[5]李家春.零翻译类型研究[J].外语学刊,2013,(03):95-99.

作者简介:

张婧,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商务沟通。

猜你喜欢
英译
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怎样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大学校名及其关键词的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