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浅析

2021-11-21 05:24邢程苑
今古文创 2021年43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摘要】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词新语如一面镜子反映了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新发展、新现象。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涌现了大量具有生命力的新词新语。因此,探讨其分类、成因、影响、规范等问题,不仅有助于交际的实现,也有助于加强对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 新词新语;网络流行语;语言现象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3-0120-02

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虽然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语言三要素的发展变化速度并不均衡,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速度最快。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为了保证人们的交际,需要在词汇中得到反映,因此,一个时期的词汇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特征。21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语言文字带来了巨大影响,催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网络流行语最为丰富。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新词新语的类型、来源、特点,并对语言规范提出了思考。

一、新词新语的类型、来源、特点

新词新语指的是反应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或是产生某种新意义的词或短语。

(一) 新词新语的类型。以近五年流行的新词新语为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新造词,使用汉语语素及构词方式产生的新词,包括:

(1)复合词,以“词根+词根”为组合方式组成的新词。如地摊经济、破圈等。

(2)派生词,即增加词缀,利用类推机制形成的新词。如后缀+子、人,例:娜娜子、老师子、无语子(**子,无实义);打工人、尾款人(**人,某类人的自嘲)。前缀+云,云监工、云逛街、云面试(云**,借助网络进行某项活动)。

2.产生新义的词/短语。这类词语原本存在,多由比喻、引申等方式或由于某个具体事件的影响赋予新义。如房子塌了(现指看别人热闹,结果发现是自己家的事情,在娱乐圈泛指爆料有明星恋爱)、拆迁户、双节棍、神兽、拍一拍等。

3.字母词。如pick、diss、PUA(拉丁字母词);gkd、yyds(汉语拼音字母词);U1S1(混合字母词)等。

4.谐音词。如集美(姐妹),针不戳(真不错)等。

5.缩略词。选取短语中的几个语素缩略而成的词。如青回(青春回来了)、青结(青春结束了)等。

(二) 新词新语的来源。新词新语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新事物。我国近年来在各领域各方面都发展迅速,产生了许多新事物新概念,要求在词汇系统中得到反映。如扫码、当日达、共享单车、锦鲤等。

2.外来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一带一路”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也逐渐提高。大量的外来词以不同的方式在新词新语中得到体现。如pick(来自英语)、社畜(来自日语)、wuli(来自韩语)。

3.方言词。地大物博的客观原因决定了我国各地域和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等有其一定的独特性,而近年来网络和交通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现状,加强了地域之间的交流,具有代表性发音的方言词也逐渐成为交际中的词汇选择。如伐开心(来自吴方言)、蓝瘦香菇(赣方言)、酱紫(闽方言)。

4.娱乐圈。随着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网络使用人群的低龄化趋势,“追星”的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受从众从优心理的影响,许多“饭圈”用语也正在泛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新词新语。如小鲜肉、真香、宝藏等。

(三) 新词新语的特点。从近五年的新词新语来看,缩略语和类词缀的大量产生是其最显著的两个特点。

首先,除“高富帅、白富美、网购、到付”等选择词语中语素进行缩略之外,字母词也可以视为某种广义上的缩略,如PUA(pick-up artist)、yyds(yongyuan di shen-永远滴神)等。这与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及信息阅读量大和网络传播速度快是密切相关的。其次,受类推机制和个人言论发布逐渐便捷自由的影响,“类词缀”大量产生,如X神(学神、歌神、舞神……),X控(颜控、声控……),X党(伸手党、白嫖党……)。

二、新词新语的成因分析

新词新语的产生受多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大众心理三个方面。

(一)外部原因。社会发展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出现,需要语言中有对应的词语来反映这些新事物和新现象。比如近年来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普及,诸多线下活动转移至网络进行,使“云XX”这一构式更加广泛地使用。“云”这一语素早在“云盘”一词中已经出现了“虚拟”义,于是形成了一个“类词缀”,产生了系列词“云监工”“云面试”等。再比如,网络购物的流行催生了“直播带货”“剁手”等新词。其次,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常见的输入法已经具有九键输入功能和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具有词汇句子联想功能。输入更为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打字错误和联想错误等问题。如看看,错打为康康,在交际时人们可以根据语境联想出正确的句子,不会对语义理解造成影响。另外,区域交流、国际交流的频繁也使得一大批方言詞、字母词、外来词进入现代汉语。除此之外,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催生了一系列缩略词。比如PUA、青结、密接等。

(二)内部原因。首先语言系统内部的经济机制要求词语不断进行缩略。其次,修辞活动应用于词汇系统并定型。比如“云”这一类词缀的“虚拟”义就是由本义引申而来的。神兽(自家调皮的孩子)的新义也是由本义联想而来的。汉语的韵律机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大众心理原因。新词新语在产生之处往往仅有一小部分人使用,使用人群的扩大是其能否彰显生命力并长期保留在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是从优的心理。不由自主地模仿有影响力的人的语言是人的本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比如“奥利给”一词最初源于一名快手主播直播时说的正能量语录。其次是从众的心理,每个人都不想落后于时代,不使用新词新语不仅会在交际中无法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不利于维护人际关系。另外,还包括追新求异的心理。新词新语的使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希望能够通过语言显示出来自己的年轻时尚,显示出来与其他人群的不同。

三、新词新语的规范

2020年底,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950号建议的答复》中认为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以及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出现的新词新语中,有一部分反应时代特征或具有正能量,也有一部分不规范,甚至不文明的晦涩,低俗的语言现象。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应积极引导。

不可否认,新词新语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化独有的魅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具多样性,语言风格更幽默有趣。但许多诞生于网络的新词新语生命力并不强。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网民群体也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有可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语言学界对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给予重视,语言使用时新词新语的遴选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四点:

(一)生命力强。新词新语往往在出现时会掀起使用热潮,一部分基于热点事件而产生的新词语生命力较弱,随着事件热度的褪去,其使用频率也将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如“琦乐无穷(于2020年11月双十一购物节开展时期产生)”等,如今已不再使用。因此,只有已经在人们的交际中的活跃时间较长,并且热度不减,尤其在年轻人的交际中仍然频繁出现的可以保留在语言系统中。

(二)时代性。能体现我国国情,反映普通中国人民生活现状的新词语应为首选。不仅有助于语言交际实践的完成,也有利于加强人民对当代国情和中华文化的感知,增强文化自信。如“支付宝”“腾讯会议”“内卷”“躺平”“相亲”等。

(三)文化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交际中使用新词新语时需要考虑词语的文化内涵,选择体现主流文化的內容,如在网络中流行的“饭圈用语”之类的亚文化就应该考虑其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是否适用。

(四)规范性。由于部分新词新语会对非语言社团内的群体造成误导或理解障碍,如集美(姐妹)、酱紫(这样子)等,以及一些近两年大量出现的语码混用四字词,如duck 不必(大可不必)、five利用(废物利用)、笑skr人(笑死个人)等,容易使语言交际出现障碍,甚至是误解或冲突。

四、结语

不同时期的词汇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近几年大量涌现的新词新语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人们应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语言现象,对于不规范不文明的新词新语尽量避免使用,而反应新时代特征的正能量词汇应保存在语言系统中。

参考文献:

[1]巢越.试析网络流行语“打工人”[J].汉字文化,2021,(04):15-16

[2]颈松,麒珂.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11):13-14

[3]李海皓.两套对外汉语阅读教材新词语收录情况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02).

[4]施春宏.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J].汉语学报,2009,(02):2-17+95.

[5]汤志祥.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02):10-18.

[6]杨冬梅.正确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67-168.

作者简介:

邢程苑,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污染分析及治理举措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概念整合对网络流行语的阐释力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