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霞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北街小学 甘肃 定西 730500)
本论文旨在探讨在我国加快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将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英语听说教学,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网络环境支持以语音沟通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试验主要在网络教室环境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室浏览互联网,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上网终端。
本论文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何可康教授提出的“主观”教学理论和“语音知觉”理论,遵循了以语音交流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研究表明,在语言输出活动中,要想得到有效的语言输出,必须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特别是对初学者而言。所以本研究的教学设计集中在:
2.1 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即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输入,弥补外语学习环境的不足,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们可以独立听读上下文。本研究要求教师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在风格、难度、语言直觉、可理解性和英语学习能力等方面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或设计与教材主题相关的网络课件。通过网络课件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网络课件的应用范围,增加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信息。
2.2 教学活动的设计,即在扩大听、说范围的基础上,在接受大量信息输入的基础上,设计各种多层次的“语言交流”活动或任务,为学生创造语言交流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有勇气、有意愿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积极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习惯。
3.1 试验概况。本试验最早在兰州市进行,目前已发展到全国8个试验区。我们在启动较早的几个试验区重点选取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所为临洮县局直属第一实验小学;一所为临洮县洮阳镇中心小学临洮县南街小学;另一所为临洮县乡村优质小学八里铺小学。虽然实验一开始,我们没有计划做对照研究,但是由于实验学校的领导想知道定量实验的实际效果,所以建议我们选择对照课程。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每个学校都选择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非实验班。就教师和学生而言,两班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时间和进度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实验班学生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在线课堂学习资源相同。除教学材料外,还提供符合教材主题的网上课件。实验性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非实验性课程采用原模式。
3.2 实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不仅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实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群优秀的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成长起来,并由研究者面对面地指导。新加入这一工作的一些年轻实验教师很快就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一些老教师也逐渐接受了现代新型的教学观念,逐步理解和认识概念、方法和实验方法,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虽然试验研究已取得初步结果,但实验探究却远未结束。从整体上将这方面的研究依然欠缺一定的深度。另外,无论实在实验的初期还是实验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亟待解决。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4.1 对网络课堂学习环境下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开放学习环境与自主学习程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制力低等问题,是网络环境下制约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如何将学习策略有机地渗透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由此将导致学生难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不利于强化网络背景下的课堂组织管理。现在,该团队的另一名教师正在就这个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4.2 关于对学困生的资助。虽然实验大大提高了大部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但实验结束后,仍需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关注不同类型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发展难题。在未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技术下实现对学困生的优化帮助将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4.3 拓展学习资源有效利用研究。以网络课件的形式,围绕课本主题,向学生提供拓展学习资源。但实验发现,虽然一些扩展的学习资源也以图片和文字的组合形式出现,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能力较弱者,依然在认知上存在理解困难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扩展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拓展学习资源的学习中,必须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能力、支持和形式,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