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辽宁省本溪市第二十一中学 辽宁 本溪 117000)
体育锻炼是强化学生体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运动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合理的体育锻炼则会增加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概率,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文章就针对预防常见运动损伤的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并对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下文将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要针对运动损伤预防的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够从思想上对这一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都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将安全教育作为课程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其次,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断提升学生机体适应运动的能力。在实际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重点训练学生的薄弱部位,关注学生在进行不同类型训练过程中容易拉伤的部位,加大对于学生技能训练的力度,进而有效降低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此外,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保证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师也要能够对教学大纲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在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导致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要能够重点对这些动作的教学予以关注。
最后,教会学生一些正确的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方法。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能够学会自我保护,例如,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时,应该第一时间屈肘团身,立刻低头,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而在学生从高处坠落的时候,则需要迅速将自己的身体调整至双腿屈膝并拢的状态,进而有效避免头部以及身体重要器官发生损伤。
2.1 擦伤的处理方法。当学生的身体摩擦粗糙物体表面的时候,就会损伤皮肤表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皮肤表层脱落,出现组织液渗出或是出血的情况。在伤口没有发生感染的时候,受伤部位会自然结痂最终愈合。但是,如果学生的伤口受到了病菌的感染,会出现局部分泌物增加以及化脓的情况。因此,在针对学生的擦伤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若擦伤的面积不大,则使用浓度为2%的龙胆紫溶液涂抹即可,若擦伤发生在面部,为了美观起见,则需要进行浓度为1%的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涂抹。在学生擦伤面积较大的情况下,此时由于伤口的深度较深,发生感染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处理过程中则需要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以及浓度为2.5%的碘酒对伤口周围进行处理,同时使用棉球蘸生理盐水,将学生伤口位置的异物清理干净,使用绷带进行包扎,要注意定期换药。
2.2 挫伤的处理方法。学生在运动中发生了挫伤问题之后,处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若学生挫伤后出现了皮肤出血的问题,则需要第一时间停止运动锻炼,使用碘酒或是酒精消毒受伤位置,使用净布将受伤位置包扎好。若受伤位置出现了疼痛以及红肿的情况,则需要先使用冰或是冷水对受伤位置进行局部冷敷,将受伤的肢体抬高,必要的时候为了避免学生继续出血,则需要进行加压包扎。受伤24h后,先对受伤位置进行热敷,之后对受伤位置进行按摩,进而起到止痛、消肿以及活血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随着学生伤势的逐渐转好,引导他们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运动,降低受伤后肌肉萎缩以及关节不灵等问题的发生概率。
2.3 肌肉损伤的处理方法。针对学生运动中肌肉损伤的处理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若学生自身属于少量肌纤维断裂,受伤后则需要第一时间对受伤位置进行冷敷,采用加压包扎的方式对受伤局部进行处理,之后第一时间将学生的患肢抬高。若学生属于肌肉的完全断裂或是大部分断裂,应该在采用加压包扎的方式进行处理之后,第一时间将学生送往医院。
2.4 关节韧带损伤的处理方法。若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了韧带损伤或是关节损伤,则需要在24h之内对受伤位置进行冷敷处理,并针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受伤24h之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针灸、热敷、理疗以及按摩等方面的治疗。随着学生伤势的逐渐好转,适当引导其进行功能性练习。但是,若学生的损伤发生在腰部,则要尽量避免盲目进行处理,要第一时间将学生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虽然适量的运动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运动则会增加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概率,日常运动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并在发生运动损伤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