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香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一中 云南 永德 677600)
无论是全国大纲卷、新课标卷、还是各省市试卷,地理综合题在高考中每一年都占据重要地位。从2012年开始至今,云南省高考使用的是新课标卷。9年以来,试卷结构没有变化,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11题,共44分;综合题考试内容包括两部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试题两大题:第36题,共22分;第37题,共24分;选修试题稍有改变,由原来的三选一变为二选一,但分值没变,一直都是10分。地理卷面总分值为100分。综合题分值就占了56%。所以说,综合题在高考中的地位重中之重。而许多学生一遇到综合题就头疼,每次考试丢分比较多。那么,如何让学生答好综合题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学生做综合题时出现的问题,在对症下药。
2014年我有幸参与了云南省高考地理阅卷,通过高考阅卷以及我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我发现学生做综合题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中的题目以2014年云南省高考题为例)。
2.1 不会使用答题模式。例:第36题第一问“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这是一个直接套答题模式的题。相信复习时每个教师都会讲到沼泽的成因:纬度高(温度低、蒸发量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湿润、河流密布、多凌汛现象、冻土等原因。但阅卷时,还是发现有些学生不会套模式而导致丢分。
2.2 学生回答问题时,虽然在答题区域范围内答题,但好多学生把答案分成了两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间隔差距太大,下部分必须滚动鼠标才看得见。例43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比较多。
2.3 审题不仔细:例43题题目要求比较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有些学生没有分开比较,只是笼统的回答而导致丢分。
2.4 缺乏答题技巧,考虑问题不全面,点回答不够。例36题(3)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该题至少应该回答出四个要点,但不少考生仅答出3个要点。
2.5 答题缺乏条理性,不分点,像写作文,长篇大论。有的考生答题时惟恐答不全,于是就把许多有关联的答案都“堆”到试卷上。让阅卷老师挑选正确的,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答案太多,阅卷老师会漏得分点(这虽然极少但也是正常的);二是有些同学反而会把重要的得分点遗漏。
2.6 错位答题: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本来是地理题的答题区域,有的考生却答成了政治或历史,并且人数还不少。也有考生把某一小题的答案填写在另一小题的答题区域。
2.7 学生时间不够,空白卷多。主要是42题。
2.8 回答问题超出规定区域,导致只看见部分答案。
2.9 措词不严谨、词不达意,缺少必要的学科语言,导致“踩不上点”。
2.10 细心不够,一字之差就不得分。例36(3)水温低(2分),错写水温高(0分)。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就要“对症下药”,教会学生做好综合题,为高考增分。
3.1 做好答题模式训练。事实上,地理中许多综合题都可以套用答题模式。例如:中国、俄罗斯沼泽多的原因、为何要保护沼泽地就只需要套用沼泽的答题模式。所以,平时教师应加大答题模式的训练。可以复印出一些答题模式,让学生记牢,甚至能够默写。
3.2 平时考试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答题区域答题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在答题区域答题。尤其要注意一个题的答案要写在一起,不要有太大的间距。
3.3 认真审读试题:审清题意重中之重。应做到三审:审分值、审题干、审设问(关键词)。分值一般是一点得2分。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细节,特别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要进行细致的综合分析,对于图文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数字、每个图例符号等,尤其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因为这些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答非所问或答不全。例如:43、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关键字:月际分布特点;比较。
3.4 精心组织答案: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在组织答案时,学生要学会灵活地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的课本知识与试题问题成功“对接”,明确分析解决该问题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例36(1)“链接”沼泽广布的原因;(2)“链接”河流水文特征;(3)“链接”渔场成因。
3.5 规范语言表述:
①语言要科学、准确、简练:科学、准确、简练就是要用地理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切忌用大白话,关键词要准确无误,不说废话,不离题,语言表达准确简洁。建议同学们在答题时一定要出现关键词,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最好套用课本的语言文字描述,这样答题很有“地理味”,也容易得分。例42、遗产资源:工厂(2分)。
②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字迹潦草会让阅卷老师不容易找到得分点,所以在答题时不一定要字迹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清楚。阅卷时,地名错别字和关键词错是不给分的。如43题“梅雨”写成“霉雨”是拿不到分的。这些细节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抓好、抓实。
3.6 “快”、“准”、“细”。平时训练一定要让学生快起来。背诵要快;阅读材料、提取材料要快;写字要快;通过训练,让学生高考时尽量不留有遗憾,会做的题有时间做,不留下空白。回答问题要准,不要答非所问,能够用一个字描述的,就不要用两个字;要细心,不写错别字。
3.7 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题教学中,老师更是不能只是自己讲,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材料中找到和题目相关的答案,给学生自主反思、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相互对话、自我展示以及总结提升等的机会。
总之,综合题答题策略多种多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地归纳、总结。让学生在高考中增到更多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