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秋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九中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随着新课标的制定、教科书的改版,新时代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依赖于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科书内容,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完成教学目标。
2.1 将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生活现象迁入课堂。在每次介绍新内容之前,老师应先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在课堂中使用语言文字或道具,使同学们进入一个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状态,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所讲内容都客观化为实物。
通过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同学们去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让记忆更为深刻,思维更为灵活,不局限于一个问题,而是可以解决一类问题。长期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建立学生自己的判断能力,在这整个过程中就实现了核心素养的渗透。
2.2 与迁入内容相结合,培养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现象都有密切关联,老师需要合理地将自己迁入的相关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具体化,运用不同的生活实例培养建立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将书本上枯燥或者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或者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从而体会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初中三年级的“概率初步”教学中,可以例举“太阳东升西落”等生活常识向学生介绍“必然事件”这一数学概念,与之同理,从而引入不同的数学概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些小试验,建立起学生对“概率”的认知,使其熟悉和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2.3 将教学内容分层分级,并作出相应解决方法。在初中数学的学习当中,综合题是最令学生头疼的地方,学生很难从大篇幅的题目中获取有用的解题信息。比如在分析平面几何的综合大题时,老师在讲解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划分层次,提取有效信息,利用好已知条件,避免将一道题囫囵吞枣地通读一遍,理不清解题思路。题目中所给出的数据和条件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和作用,老师需要让学生在读题做题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方法和体系。
数学的逻辑严密,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要经得起推敲,有定理和推理作为支撑,不能凭空想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一把抓”,而是要分难易,分重点,让同学们不再局限于一种解题方法,跳出固定思维,扩展了他们的眼界,潜移默化地逐渐渗透核心素养。
3.1 创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数学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例如初中教材中关于“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这一部分的内容,看似简单无奇的内容却隐含了图形从平面向立体转化的重要思想,同时,由于学生对立体图形知之甚少且又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故对圆锥的侧面积、母线、圆锥的高等概念显示出茫然不知所云的现象,此时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小组讨论分析的混合形式,就可以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所学的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单独地学习并不能使学习效率提高,教师要激发学生体内对数学的渴望,对数学的求知欲,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目标和动力,他们就会刻苦学习,保持持久的动力。将一些乏味的数学知识点通过教师独有的幽默语言或者多媒体的形象表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对“平行线”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动车轨道、运动跑道等。
3.3 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教育学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道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人,而且任何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人。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位学生的特点,发现每位学生的价值,尊重保护他们。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透彻研究新课标要求与新教材内容,学习有效的方法策略,全方位、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其今后发展。但由于笔者自身的能力与阅历有限,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进一步实践反思。希望本文能对初中教师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