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勇
(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 济源 459000)
为了更好地利用名著加强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我研读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著——著名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阅读中,我梳理出了该书所折射出的生命教育观点如下:
第一,面对困难与苦难,我们要积极面对,勇于承担。如主人公孙少平与孙少安兄弟二人。两人家境极度贫困,但是作为高中生的孙少平每天只吃一份最差的丙饭,连菜都吃不起,穿的更是站不到同学的面前,在自尊心与敏感期最强的年龄阶段,孙少平并没有向家人要什么,而是积极的面对生活,并通过读书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精神食粮,自信地站在了同学们的面前。而哥哥孙少安则更是勇于承担,作为家中的长子,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生活的贫困与苦难不得不迫使他辍学,小小年纪十三岁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困苦面前,他们的展现出的是积极面对,勇于承担,对生命质量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突破。
第二,面对迷茫与无助,我们要坚持梦想的执着。孙少平通过读书心中慢慢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自己的梦想,不甘于平庸,毕业之后当了老师,后来学校没有了,他完全与外界隔绝时,他内心极其痛苦,最终走出黄土高原,勇敢地走向更为广阔的大城市。孤身在外经过许多折磨与痛苦,为了梦想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孙少安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坚持自己摆脱贫困致富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又爬起来,最终改变了家庭的状况,并成了村里的冒尖户,人人都羡慕的对象。这就是对梦想的追求与坚守而产生的巨大的力量,是什么都阻挡不了,能战胜一切万难的气场和境界。
第三,面对挫折与复杂,我们要坚守本心与善良。孙少平在煤矿工作时有幸遇到他的师傅王继才一家人,都身在异乡他们互相帮助取暖,建立起了彼此间的温情。但是师傅不幸在井下遇难,孙少平就默默承担起照顾师傅家人的责任,我想这就是人最初的那份善良。而哥哥孙少安更是在自己的致富路上,不忘乡亲,带领村里人走在共同致富的路上。他们兄弟二人做出的种种选择不就是出于人的本心与善良吗?
第四,面对生死抉择,我们要追求更高的生命意义。小说中的田晓霞是十分优秀的记者,前途无量,但当面对洪水中无助的小女孩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危险,瞬间被洪水淹没。另外一个王继才作为煤矿工人,没有太高的文化,但在危险的瞬间,毅然选择保护别人,顷刻间自己倒在了血泊之中,牺牲了。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书中这两个人给了我们最好的阐释。
我指导学生进行了这本书的阅读。刚开始阅读时同学不愿意,觉得耽误时间,又没有兴趣,是在老师的督促和安排下进行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被书中的情节吸引,然后体会到了书中的乐趣。慢慢学生就自己挤时间看。记得有几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星期天晚上没睡觉把故事看完了。”“书中的情节太精彩了。”还经常与我就文中人物展开交流。在学期末举行的阅读交流会上,有同学说道:“我很喜欢兰香这个人物,不矫情,不做作,所有的亲情,感情,责任,道义,乃至追求,都默默地体现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如此,内心一定是安宁的,过程一定是激荡的,呈现了另一种的高尚之美与贵族之气。”有的说:“我觉得孙少平的精神非常好,他愿意寻找别的出路,而不愿意受命运的摆布,他要走自己选择的路,不管将来成什么样,他都不会放弃自己的路。就算他选择的路还没有原来的好,也不会打退堂鼓。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出路。”有的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孙少平的吃苦耐劳,他可以在工地给别人扛石头,空着手在煤矿井下赢得了班长的好名声,他的生活好似在冰天雪地之中,但小霞的出现温暖了他的内心,但很快,小霞这点光便消失了,给少平留下了无限悲痛,但少平还是从不幸中走了出来。虽说他活得艰苦,但这样的生活还是有价值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给自己拓一条向前的路。”还有人说:“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拥有顽强的毅力,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在正确的目标中去理解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要努力学习,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在苦难中学会坚强,用顽强的毅力去迎接挫折,迎接美好!孙少平的形象总是那么高大,就像一座灯塔,照亮我的人生,帮我拨开迷雾,引导我不断地前进。所以,我也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扼住命运的喉咙。”看到同学们能写下这样的语言,我觉得他们对生命的意义的体会有了巨大的变化。
名著真的有很大的魅力,它能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它能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更深刻的体会。热爱阅读名著的学生,长大之后不管遇到什么特殊时刻和复杂环境,他一定会做出正确的抉择。所以热爱名著吧,它会让我们更加地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