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尝试

2021-11-21 19:14:29陈明水
读与写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知教具生活化

陈明水

(福建省漳浦第五中学 福建 漳州 363201)

现阶段,学生们在知识探索中逐渐表现出了积极性不高、缺少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归咎于概念、原理等的教学过于直白,令学生难以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积极采取生活化教法,用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知识探索欲望。

1.课堂教具生活化

以往课堂上,倾向于使用模型化教具,令学生表现出了兴趣不高的问题。针对教具使用不够真实的问题,要尝试贴近生活实际,自主制作教具。生活化教具,能让课堂教学内容显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教具制作中,要尽量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再请学生透过生活化教具观察相关物理现象,主动发现相关物理规律。期间,为唤醒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多与他们进行互动,尝试共同制作适合的教具,以满足生活化教学需求。日常学习中,许多知识无法直观认识。针对这个问题,在《电阻和变阻器》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变阻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课上,可先带领学生简单认识电阻概念和符号R,学习Ω这个单位。接着,探究电阻器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了解变阻器。期间,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灯座、电位器、导线、插头等材料,与学生共同制作可调光台灯。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将各种材料串联到一起。包括灯泡、灯座和电位器,再利用插头接入电路。待电路接入以后,不断调整电位器,观察灯泡亮度变化。在可调光台灯教学用具具体制作中,学生们将增进对生活中变阻器的了解,直观认识到台灯设计中对变阻器的使用,从中拓展知识视野。

2.教学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为了能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具吸引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学习中,要于新课引入环节运用好生活实例,以便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课堂引入环节,为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多联系学生们的真实生活经历,借助他们的所见所闻引入新课,保证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知学习。另外,新知引入阶段,要贴近实际生活,展开相对有趣的问答,于一问一答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期间,为避免学生出现相对散漫的学习状态,要合理设计问题,不能使这个环节中的问题过大、过空。除此之外,可通过讲述有趣故事、展示图例、播放生活片段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其中,在《汽化与液化》新课导入环节,可将酒精抹在毛玻璃片上,再将其放到投影仪上,请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们将发现毛玻璃片变干了。接着,可请学生自主回忆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现象。面对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将谈到:“夏天时把水洒在地上一会就变干了。”有的学生将谈到:“把湿的衣服晾晒在太阳底下一会就变干了。”当学生谈完自己的真实经历以后,向他们询问道:“玻璃上的酒精、地上和衣服上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基于问题引导下,顺势引入这一节课新知,带领学生学习汽化和液态知识,理解汽化和液化概念。在这里,联系学生真实生活经历导入新课,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知学习中。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新知的积极思考,自然接受了新知内容。

3.教学过程生活化

面对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将有显著性提高。课上,为收到事半功倍生活化教学效果,要联系学生们已有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相对抽象、复杂的概念,让他们突破概念学习难关,深入把握相关概念。而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可运用一些实例进行解释,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记忆。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于生活问题解决中深入理解知识,取得学以致用的知识学习效果。另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好魔术表演、故事、漫画等创设生活情境,于生活情境下带领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但是,在整个生活化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光的折射》一课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概念,向他们解释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前准备好装有适量水的碗,将一根直筷子斜插入碗中,请学生站在侧面斜视观察现象。接着,将一枚硬币放在学生刚好看不到的碗底,再倒入适量水,请学生观察。期间,学生们将积极参与到知识探索中,发现笔直的筷子在水中部分向上翘起。而在第二个现象观察时,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学生们将发现碗中出现了一枚硬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用生活实例解释,学生们将加深对光的折射概念理解。接着,可继续结合笔直的筷子在水中向上翘起的实例讲解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等概念,总结光的折射现象。整个物理概念教学活动中,通过采取生活化教法,达到了光的折射现象教学目标。

4.教学实验生活化

实验,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日常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改变以往相对单一的实验教学法,将生活用品运用到实验设计中,请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贴近生活的实验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将变得更为活跃,能主动参与实验原理的探究。但是,在实验内容具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们已有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以方便学生在探究性实验操作中高效记忆相关知识和规律。同时,实验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空间,以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质量》一课教学时,当学生理解了质量概念和单位,学会了用生活中常见的天平工具测量质量以后,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进行分组实验。分组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托盘天平测身边物体的质量。期间,提醒他们要看清量程,准确调节平衡螺母和天平平衡,正确读数。最后,请学生选择一名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测量结果。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有的小组将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出一瓶矿泉水的质量是500g,有的小组将测量出一枚鸡蛋的质量是50g,有的小组将测量出一枚硬币的质量是6g,还有的小组将测量出一颗苹果的质量是100g。通过设计生活化实验,学生们的天平使用技能将得到较好地锻炼。

5.课后作业生活化

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是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有效方法。课上,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探索空间,要重视设计生活化课后作业。作业布置中,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精心布置贴近生活的练习内容,鼓励学生于课余时间内继续探索相关概念和规律。这种作业布置方法,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牢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点。如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课教学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长度测量方法以后,可结合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刻度尺的使用,精心为他们布置几个课后作业。(1)正确填写测量数据。一枚硬币的直径约为18_____;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_;物理课本长约为25.81_____。(2)自主测量物理课本厚度、一个人的身高和家中窗玻璃尺寸。(3)结合日常经验粗略估计几种生活物品的长度。期间,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简单的测量,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通过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遇到的测量问题,能让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使他们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所提高。

结论

综上可知,为唤醒学生求知欲,营造良好教学环境,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精心制作生活化教具。同时,让课堂导入环节回归生活,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活气息,以通过生活分析,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课上,还要用心布置生活化实验和作业,让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并唤醒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思考。

猜你喜欢
新知教具生活化
新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新知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4:54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56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展教具
新知
百家讲坛(2009年8期)2009-05-13 08: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