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娜
(河北省邢台南宫市大村乡大村中心学校 河北 邢台 054000)
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有关教学工作者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尝试,提出了包括游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1.1 教学逐渐贴近生活,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pants(裤子)、shirt(衬衫)、hat(帽子)、skirt(裙子)、sweater(毛衣)、jeans(牛仔裤),这些词汇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服饰,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还需要引导学生将其在生活中表达出来,从而将生活和英语学习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
1.2 教学形式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小学英语教师正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为了适应多种层次的教学需要,教师经常会采用游戏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正如在“Special holidays in China”的学习中,教师会选情境景创设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模拟出不同的节日,如“Dragon Boat再让学生围绕“Mid-Autumn Festival”展开讨论,这样就能让“ Festival”鲜活起来,教师模拟出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习俗,并且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还有其他的习俗,然后学生在感受不同节日氛围的情况下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将节日的英语表达方式和中文表达绑定起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1.3 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英语作为一门预言性学科,若是不能真正用于交流,那么它的学习意义就难以得到完全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以便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支持。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对较差,刚接触英语时难免会出现不适应,害怕用英语和其他人交流。所以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敢说敢写,在长期的练习中获得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
2.1 专业的英语能力。教师承担着教授学生知识的重要任务,若是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也就无法开展高效的教学工作。英语能力还体现在“听说读写”方面,素质化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如果只是教授学生知识性内容,却不对学生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的发展终究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要利用掌握的技能帮助学生发展英语能力,在频繁的沟通和交流中引导学生提高知识技能。此外,教师要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所认识,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多国外风土人情,以及对待事情的不同理念,若是教师不能正确的解读和引导学生,英语教学的实际效率和学生的后续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正如中国人在打招呼时习惯问“吃了吗”“去哪儿”这类的问题,转化为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 today?”但是西方人对自身的隐私比较看重,所以“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与你无关)就成了常见回答。为了防止在交流中出现尴尬状况,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普及这些知识。
2.2 掌握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整合能力。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将英语学科和信息技术结合以后,教师可以采取更加多样的形式实施教学工作,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慕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不过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英语整合能力的支持。为此,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思维,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中抽离出来,将目光转向更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形式,为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教学体验;利用慕课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从网络上挖掘英语教学资源,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素材,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2.3 富有爱心和童心。富有爱心和童心是教师和学生亲密无间的基本保障,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跳脱,若是教师将自身塑造成严厉的形象,就会导致学生不敢接近,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师生关系疏离的局面。在这种关系的作用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也会变得严肃、沉闷,尽管这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活动的有序性,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天性受到束缚,就会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在认清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身素养,为学生创建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作用下获得全面发展,从而为往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