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手段研究

2021-11-21 22:54:46马建勋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灌篮 2021年32期
关键词:教师应思政课程

马建勋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的普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当中,改革了高校的思政课教育手段与教育观念。这一改革给思政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与影响,思政课程是促进学生德育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创新改革当中新媒体应基于学生的角度,加强思想政治力度的培养,采取全新的教育手段与教育观念,在改革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的中心内涵,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强化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顺应时代发展所产生的全新教育手段,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新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实效性以及共享性,是现阶段教育内容传播的有效途径。对新媒体的教学概念的理解,如果仅停留在教学方式中,不能有效的阐述新媒体的全面性以及实效性。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传播途径,更新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同时在原本的教育基础上对教学形式做出了创新改革。新媒体是以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为基础,利用数字化内容作为依据,将教学内容直观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是一项实用性较强的信息教学技术。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1.教育手段更加丰富

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理念逐渐从传统转变为创新。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教学特点,将以往灌输式的思政教育观念进行改革,丰富思政课堂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新时代所带来的沟通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密切的联系,解决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此外,在新媒体的教育方式改革下,教师可以突破传统思政课堂的沉闷印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深入了解其含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2.有利于突出思政教育的平等性

在以往的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很少展开面对面的交谈。这一教学弊端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遇到问题时也只能默默的自己解决,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若出现解题差错将导致学生的德育思想出现偏差,使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效率逐渐下降,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停滞不前。在现阶段的创新改革教育观念下,新媒体具有一定的隐匿特点,教师在通过新媒体的教学引导与辅助下,可以有效的突破传统媒体教学的弊端,跳出时间与空间的教学局限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紧张感与陌生感。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逐渐平缓,并在交流沟通中建立平等、和谐以及尊重的关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思政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

3.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教师应在课堂中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变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思政课堂教学。但是课堂中的表现不能有效的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与思想变化,导致在课堂中的思政教育工作无法高效的开展,学生的思政课堂学习不具备针对性。在新媒体的教育环境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全新的沟通交流软件观察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日常以及学习中发生的思想变化与心态变化,有利于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有效地提高互动性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方式大多数选择的是机械化与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趋于被动。学生在学习时由于长时间缺少思考与问题分析,使思政课堂的教学效率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学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而新媒体技术教学能增强课堂中的交流与互动,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引导师生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形成了思政课堂较为有效的沟通方案。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

(一)降低了思政教育权威性

在新媒体辅助教学下,思政课堂的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内容了解外部信息。教师与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网络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这一学习情况大幅度降低了教师在课堂当中的权威性,学生的学习也不再依赖教师。然而,思政课堂上教师一旦失去了权威性,课堂的教学秩序将难以长时间的保持,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也会逐渐降低。教师应结合新媒体的教学特征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课堂改变,避免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的挑战下逐渐落后。

(二)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引导下

新媒体的教学特点以高效、便捷与实时闻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资源,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新媒体的娱乐方式十分丰富,对学生会产生较强的诱惑,再加上媒体中的道德束缚较为浅显,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为此不少学生会逐渐沉迷与网络世界当中,放纵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质,最终学生会因无法分辨网络是非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手段研究

新媒体环境带给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着消极的影响。教师应意识到新媒体的多样性,在教学中掌握教学尺度,有效的为学生规避此类教学风险,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善用生活热点内容

思政课程囊括了众多革命家的思想,有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沉淀。这一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思想以及道德品质,需要教师合理的运用并抓住其教育精髓,结合新媒体展开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思政课中应巧妙的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热点内容,结合思政教育进行全方面的热点内容解读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共鸣与代入感。思政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学习难度,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所接触与体现,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社会热点事件等,都分别代表了当下社会的发展进程。教师应根据这类热点内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思考,将其中存在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进行展现,向学生还原开展思政课程的意义,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规划做好准备与铺垫。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通过新媒体热点内容的观察,在课堂中提出具有启发性且悬疑性的问题,使学生展开思考与研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思政课程的学习气氛。此外,学生在对问题展开沟通交流时,教师应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素养,结合学生的解答进行及时的指导,升华学生的思政理念,将全新的判断性思维渗透到思政课堂当中。此外,教师在寻求热点内容时,需要进行筛选与判断这类信息是否适合学生讨论,避免不良信息传递到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信息分辨能力。比如教师利用新媒体搜集热点资讯,通过热点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将家国情怀进行渗透,提高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辩论中能加深对热点内容的影响,形成良好的三观与健全的人格。

(二)构建新媒体教学平台

在思政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当中,高校应发挥其最大限度地教育优势,改变教师原有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探索思政课程的核心内容,了解新媒体教学的实效性与互动性,建立高校的新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应为学生扩展课堂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采取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手段,保障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构建新媒体教学平台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不会出现“面子”工程误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全新的教学宣传方式,将“红色网站”进行渗透,明确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新媒体教学平台的点播量与普及度。教师若想真正的实现思政课程的现代化发展,首先应在学生的教育中体现全新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针对新媒体教学平台的互动性,与学生展开有效的交流沟通。此外,教师应确保新媒体教学平台不会以低速内容吸引他人的眼球,从而达到用户数量的攀升。教师应通过高校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核心热点问题转播,提高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普及度。让学生能通过平台学习展开对外界的全新认知,同时在平台中吸取到课堂无法传递的思政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思维与品德素养,改变学生以往的思政课程学习观念。教师需要结合思政教育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在平台中传递有效的信息内容,为学生解决生活以及学习内常见的问题,不仅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更要树立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实现高效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比如,教师结合现下热点话题创设公众号,在其中融入社会的实时、趣闻等内容,并在其中不断的渗透思政教育理念,为学生解决诸多困难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公众号的点播量与普及度。

(三)强化实践,完善相关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不仅肩负着我国的教育工作,更肩负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以及学校的管理工作等诸多事宜。因此,很难在课程中分出时间与精力,把控众多的新媒体技能训练平台。新媒体平台的种类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增加,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也因此,高校应有意识的做出改变,积极的联系新媒体平台的创建者,结合现阶段的思政课程的教学情况,制定有效的技能培训平台,方便教师监管并调整平台教学内容,有效的与学生完成思政课程的互动与交流。其次,教师应提高新媒体平台创设的素质,为思政课程做好教育基础。在全新的新媒体教育环境下,思政课程无法脱离全新的新媒体教学技术,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高校应保障教师培训的效果,提高新媒体教育者的素养,合理并巧妙的运用新媒体技术落实思政课程。比如教师利用线上实践活动展开互动,通过新媒体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人生。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时代变革下,信息的传递方式也有所改变,这无疑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应牢牢抓住这次教育改革契机,优化高校思政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生活以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只有如此,我国的高校思政课程才能得到创新改革,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教师应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