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 代杰 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 刘海 长江大学 林万雷 湖北文理学院
通过学习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念我们从中找到了以人文为导向的教育方法。它指导我们应该按照人类自然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的原则来建立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智慧、创造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受教育者能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质,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个学生既获得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又充满成就感和价值感。而教师也不再是让人畏惧的对象,而是可亲可敬的长者,是平等相处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独立的人格与爱的温馨,体验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为之不断地奋斗努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我们看来"文化"一词是人们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把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称为 “文化”。而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讲的“文化”指的是教育、科学、艺术等社会发展水平所达到的文化。毕竟每种类型的文化都包含着独特的传统、规范、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人们通过这种交流得出结论,并且可以自由地选择他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文化、传播文化,这种选择就是创造力。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跟文化教育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教育作为文化传播、发展的途径,人通过接受教育,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获得不同的文化程度,从而拥有创造力和文化交流能力,这是人类在文化和教育空间中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方式。
文化科学使我们能够将教育过程视为整个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类活动的多样性,现代科学区分了两种形式的文化:物质和精神。在文化的功能中,突出了认知、信息、意识形态、沟通、调节、价值和教育。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1)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决定了教育的目的、目标和内容。同时,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文化与教育的联系是人的最高价值。
(2)教学活动主要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价值观的交流,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传授与接收。
(3)任何历史都是文化教育史。要确定教育的战略目标和目的,就要研究文化教育的发展历史。
(4)每个人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也会有差异。人不能随意创造环境,环境影响却一直会影响人。这意味着教育不是固定的和单一的,所以教育应在适当文化类型的背景下进行。
在此基础之上实施人性化教育我们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和个人特征。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会有该年龄段不同的特征及表现。比如幼儿时期,他们会自主地学习、吸收他们所接收到的任何信息。到了儿童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变强,但是自主能力相对于幼儿时期较弱。青少年时期随着认知的增长,他们有较强的思考能力。但由于自我意识蓬勃爆发,有一定的叛逆性格等;其次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生活的条件、环境、民族文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其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会明显地不一样。所以会导致学生们在生理上的发育程度、心理发展水平、智商等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同时各个民族的文化各异,同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民族印记,民族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所以各民族的学生在接受大众教育的同时学习到本民族优良的民族文化也会让学生们产生个体差异;教育者要明白教育不仅是对受教育者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存与创造力的培养。
人性化教育的目标就是培育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具体来说,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教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而是需要培养出健康独立的人格,使得人性变得完善。因此幼儿时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整体环境在孩子品性、道德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人的天性就是满足自己无穷无尽的欲望,欲望应该得到充分的满足,不能过分压制,但是欲望也需要约束和克制。所以教学中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同时,适当满足学生的个性欲望,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来做,结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基础教育中显得刻不容缓。教育者可以通过改善课堂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挖掘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等促进人性化教育的方式,使得人性变得完善,获得良好的价值观。
在舞蹈课程中如果能提供这种适当的人文内容条件,就可以更好地完善他们的教育。我们认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艺术创作者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每一份优秀的作品,都是创作者的思想内涵与完美艺术形式的结合。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每一场优秀的舞蹈作品都可以是教师教学的典范。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欣赏优秀作品,针对不同作品的内容,让学生在通过使用大众媒体、参考资料和其他文献充分了解创作者创作作品的意义,作品涵盖内容,创作者新颖的创作思想、灵感的来源、创作方式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见解等,从而更好地解析舞蹈作品,感受创作者表达的情感,并且从中得到艺术启发。让学生逐渐构造艺术框架,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人性化教育舞蹈课程与传统的舞蹈课程存在差异。人性化教育下的舞蹈课程应该更加注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舞蹈学习的最终结果应该是舞蹈思想创造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技术技能的获得。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实现学生们舞蹈的自我表达,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舞蹈兴趣和学习需求。在特殊的舞蹈教学方法中,其中最有成效的是学生模拟学习创作过程。例如可以邀请学生观看剧院舞蹈专场巡演以及知名舞者的高质量剧目,让学生感受、理解舞蹈所呈现的内容,让学生尝试站在创作者的立场,深入感受创作者舞蹈创编的内涵、表达的情感和创作的意义;其次可以为学生定制好活动主题,划定主题大概方向,提供相应资料。让学生参与各种舞蹈元素的采集、舞蹈风格的鉴赏、舞蹈动作的模仿创作活动,同时在活动中为他们提供答疑解惑的教学支持,以实现其对舞蹈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的愿望。
舞蹈不仅需要身体上的协调,同时还要求学生精神上的统一。学生在完成舞蹈作品时,如果只是在展示作品里规定的动作,即使动作质量再高也只能训练到学生肢体的协调能力。每一个舞蹈作品在学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充分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以个人的艺术和审美需求、品味和能力为导向,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会并与肢体动作结合表达舞蹈作品内容。这将是很棒的艺术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善学生的情感领域,培养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地域特性;吸引学生课外时间参加各种类型的舞蹈元素探索活动和为舞蹈创作收集各类素材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团队及时扩大、补充有关舞蹈类型、历史、元素、流派知识,同时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兴趣、能力和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分析,解释他们收集到的舞蹈相关信息。在各种类型的舞蹈活动中让学生们自由选择活动的方式,自我组织活动伙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考虑到学生个人需求、兴趣爱好,通过个人任务让学生给予自己活动评价,分享所得。由此提高学生的舞蹈创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将会通过他们的学习、探索、体会形成他们独有的社会价值观。
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学生们的舞蹈课程学习大多数来自于老师动作分解教授、学生们的肢体模仿等。学生需要意识到其独特性,而人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就是创造性想象力、情感、感情的发展。教育的人性化,首先是由教育的态度决定的,以学生为最高价值,承认他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自由发展和识别他的能力。要求教师更多地要接收并注重学生们的反馈。这不仅是舞蹈动作中身体的承受能力,还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他应该是他自己学习生活的创造者;不仅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考虑学生自我发展,而且意味着要包容他的个人功能发展。大到对社会,小到他自己活动的独特的正确的主观情感和个人态度。
如今人性化教育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尊重人性,用心对待和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教育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们获得充足的发展前景。同时舞蹈教育中融入人性化教育,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好的教育,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不容忽视的学问。舞蹈教育中的人性发展不仅仅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样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总之,在舞蹈教学中,让教育者把原本严肃的教学工作充满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和活动中的伙伴,才有利于教育的人性化,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各个方面不断的加强人性化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培养有想法、有个性的人才,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优化人性化的方法,提高自身教学业务能力,最终为实现教育人性化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