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中兴
(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 福建 柘荣 355300)
许多学生处理作文素材的思维步骤:第一步,该素材可以证明哪些论点;第二步,该素材在写作时应如何表述。这种思维步骤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有一个不合理的预设——所有的素材都是真实、正确的。美国学者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将这种一味吸收、不加思辨的思维称为“海绵式思维”,指出它有“致命的缺陷”[1]。
其实,即使是高考作文题提供的材料也不能盲目相信。2002年全国卷作文题材料写道,暴风雪中的登山者用按摩救醒一个冻僵的人,然后二人相互搀扶走出困境。然而,根据医学急救常识可知,对全身冻僵的人绝不能按摩;而且在风雪交加的野外,徒手几乎不可能救醒冻僵者,更遑论让其恢复到可以扶别人走的程度。
2015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材料也闹了乌龙。该材料讲的是,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测蝴蝶的翅膀,发现蝴蝶翅膀失去色彩,于是得出了蝴蝶翅膀本无色的结论。事实上,任何物体在电子显微镜下都是不能显示颜色的。材料中的做法好比用黑白照片证明世界本就是黑白的。
经过层层审核的高考作文材料尚且可能出问题,平时所见的作文素材更不能轻易全信,一定要先以审辩式思维审视之。所谓审辩式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不懈质疑,一心求真,在理性探究之前不轻易相信。
以审辩式思维审视素材,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
审视素材内容、出处的真实性、可靠性,是不容忽视的一步。这一角度的审视可以凭借三种手段:凭已学知识判断,以生活常理判断,借网络搜索判断。
1.1 凭已学知识判断。凭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判断,是审视素材最方便、最基础的一种手段。
例网上流行的一句据称作者为屈原的“名言”:“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根据文学常识可知:这则名言显然是一首五言诗;而屈原的作品为句式灵活、篇幅较长、多用“兮”字的楚辞体,与该诗的形式大相径庭。由此可确定该诗的作者不可能是屈原。
又如这一则事例:“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圆珠笔和自来水笔无法使用,为此美国宇航局投入巨额资金,开发了可以在失重条件下书写的太空用自来水笔。而苏联宇航员简单地用铅笔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果有物理学的基本常识,就会知道:在失重状态下,铅笔书写产生的石墨粉会长久悬浮,对宇航员和设备都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这素材的真实性就很可疑的。如果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同样也能发现该素材有误,因为在美国人发明了太空笔之后,苏联宇航员也不再用铅笔了。
1.2 以生活常理推导。“知也无涯”,凭借已学知识来审视一切素材,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指导学生借助生活常理来辨析素材的真伪。
以近些年网上颇为流行的一则素材“鹰的重生”为例。该素材的大意是:鹰活到40岁时,喙、爪、羽毛老化,无法有效捕猎与飞翔。鹰如果不愿等死,就要经过为期150天的煎熬,具体过程是:先在石头上敲掉自己的喙,长出新喙;然后拔掉旧爪与旧羽毛,长出新的爪和羽毛。这样,鹰就可以再获30年的新生。
即使学生缺乏鹰的生物学知识(如鹰的喙没有再生能力,鹰的实际寿命无法达到70年),也可凭生活常理推导:既然鹰已经很难抓到猎物了,它怎么得到食物呢?即使能够提前储备食物,它又没有冰箱,如何能够让食物保存150天呢?即使能够保存,在它旧的喙被砸掉,新的喙又没长出来的这段时间,它怎么吃东西呢?据此可知,这则素材与事实不符。
1.3 借网络搜索判断。借助网络搜索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搜索素材中的专有名词。
一则题为“中国宪兵:600人击退两万日军”的素材,声称在南京保卫战中,国民党600名宪兵击败2万人的日本梅村师团。
只要搜索一下“梅村师团”这个词,就会发现它的所有事迹只存在这个故事之中,师团长梅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如果查“南京保卫战”这一名词,便可查到日军参与南京战役的11个师团中根本不存在“梅村师团”,素材的真伪就水落石出。
第二种方法:搜索素材的引用源。
当素材出现诸如“据调查”“科学研究表明”“数据显示”等等字眼时,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追查其引用源,如调查机构、调查时间、调查者等具体信息。
例一位学生摘抄的素材中有这样一段话:“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22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2.5%,网络游戏在中小学生的应用中排列第三位……”
经过搜索查阅,我们发现文中的“调查资料”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调研分析报告》,该报告的完成时间是2008年。素材中并没有提“2008年”这个时间,无疑在暗示这是最近的数据,这就不符合事实了。
2.1 审视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因果关系是逻辑推导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如果素材在因果关系上存在瑕疵,那么它必然在逻辑方面有所欠缺。
《菜根谭》中有句格言:“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这句话意象优美,立意积极,但它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它用一个“故”字强行建立了前后文的因果关系,这是不妥的。日暮之时晚霞绚烂,深秋季节橙橘成熟,这固然是事实,人到了晚年也确实应该有为;但这两种自然现象与人的晚年作为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倘若自然现象可以成为指导人生晚年的生活指南,那傍晚时常常“暮霭沉沉”,岂不是表明人到晚年应该心情沉闷?
2.2 审视类比是否得当。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2]。从逻辑学角度看,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结论未必可靠。
例这样一则素材:“豪猪取暖靠得太近会扎到对方,太远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于是必须保持恰当的距离。人与人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豪猪保持距离可以证明人与人也要保持距离吗?如果这个逻辑是成立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另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人与人若要抱团取暖,就得抱得越紧越好,是否可以“证明”人与人之间完全不需要保持距离呢?
这个类比的问题在于,类比的事物的属性相似性不高——人不是长满刺的豪猪,处理人际关系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生理上的取暖。
2.3 审视是否存在“数据陷阱”。常见的一种数据陷阱是:统计样本的抽取方式不正确。
一个典型的素材是刘诚龙的《两份名单》,在该文中作者列出了两份清朝人物的名单。第一份名单里的九个人在当代已鲜为人知,却皆是当时的状元;第二份里的十个人是袁世凯、洪秀全、吴敬梓之类的著名人物,却全是当时的落第秀才。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两份名单不具备对比意义。
首先,落第秀才的样本数量不足。清代的落第秀才数量有数百万之巨,只选择其中10人,比例小到可以忽略,完全不足以证明观点。
其次,落第秀才的抽取方式,违背了随机抽取和分层抽取的统计学原则。作者有意地抽取了落第秀才中最有成就的名人,对其他数百万无名之辈视而不见。
数据陷阱的另一大表现是:数据对比的起点不一致。
比如这则素材:“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了约10年时间,在观察了近500名老年人后发现,走路快的老人比走路慢的老人死亡率更低[3]。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走得快能使人长寿。”这个素材的问题在于,走得慢的老人和走得快的老人在生理基础上并不一致:步行速度慢的老人一般身体素质较差,或者带有疾病,健康状况本来就不如步行速度快的老人;那么,前者的死亡率高于后者纯属正常现象,不足以证明步行速度的快慢对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
2.4 审视是否存在“虚假二分”。所谓“虚假二分”,就是让人以为只有两种选择,非此即彼,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笔者的学生曾摘抄过一则看起来很有哲理的素材:“解释,永远是多余的,因为懂你的人不需要它,不懂你的人更不需要它。”这话似乎出人意表又十分深刻,但仔细审视便会发现它有严重的逻辑错误。它认为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懂你的人,另一种是不懂你且不听你解释的人。其实它忽略了世界上至少还存在第三种人——暂时不懂你、但能听懂你解释的人。这种偏激的看法否定了人际交往中解释沟通的意义,易使人生走向狭隘与偏执。
运用审辩式思维审视素材,不应当止于辨别素材的可信度与逻辑,还可引导学生再深入一步追问:如果素材有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相信它呢?
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基础知识的不足与逻辑素养的缺乏。
然而,除此之外,人们深层的心理需求则是更值得探究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任何动机所能依据的唯一可靠和根本性的基础是基本的目标或需要”[4]。那么,这些问题素材到底迎合了人们的哪些心理需要呢?引导学生思考到这个层面,对素材的审视就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例太空中用铅笔这一故事的流传,其背后体现的群体心理是:相信高难度的专业问题可以用大众都能掌握的方法来解决。这种心理的本质是反智主义——看不到知识的力量,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总以为小聪明可以解决问题。
又如对“两份名单”这一故事的迷信,折射出的是人们对心灵安慰剂的需求。人们希望借助心灵鸡汤来缓解竞争失利的压力,安抚人生不如意的悲观情绪。
在这种探究的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困境与不如意,是极有价值的教学实践。
高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的提升”[5],“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6]。引导与训练学生以审辩式思维审视作文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和写作质量,进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