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民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夏津分中心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作为一项财政专项资金,通常用于公路修建、保养维护、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将绩效管理引入其中,以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为手段,以结果为指引,改进资金绩效管理短板之处,可以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服务和质量水平。
首先,绩效评价是提高资金成效的保障。现行阶段,在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实际管控中,如何评价资金运用是否得当?如何评价资金管理是否高效?这些问题的破题之处在于国家相关政策与学术理论的有关指引。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已指出可以运用绩效管理理念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把控,学术界也频频在绩效评估研究的学术与应用领域发力,彰显资金绩效评价管控的实际价值。同时,实操界推进绩效评价,还可以通过透明、科学与约束有力的标准,客观地分析项目资金使用的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达成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财政重复投资的全面监督管理,以便前瞻性地提升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方面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其次,绩效评价是落实预算管理的明确要求。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与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里程却逐年递增,面对日益加剧的资金供求矛盾关系,相关部门层面应严格奉行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战略理念,对其资金管控切实执行绩效评估管理。而绩效评价既能加强政府的实际管控,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还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打破瓶颈束缚,在定量范围内适度节俭,在定性原则下奉行更高质量的通行服务效力,是实施绩效评价的初衷。另外,在绩效审计中,可以利用效率、效益和效果三项指标映射出干线公路养护的各方面不足,包括但不限于体制性、制度性和管理漏洞等各项细则,第一时间预测潜在风险,预防违法违纪等重大事故发生,为国省干线公路事业的资金管控效能提升奠定科学根基。
最后,绩效评价是行业内审的核心依据。当下,全国各级省市公路部门正经历单位属性的分类划分改革,在一定时间内剥离经营性企业,完成主辅分离,鉴于上述改革,公路部门内审职责也要转变创新。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以财务收支合规性为内审基调的评价方针已不能适应当下的职责转型要求,必须实现以绩效管理为内审审视点的战略转变,才能实现职能的匹配趋同。另一方面,配合国家当前奉行的“一次办成,提高效率”的改革举措,绩效评价与内部审计亦要从宏观层面打开一条新思路,为其事权责任划分、资金绩效管理等相关政策的后续完善与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助力公路养护制度的改革之风落实推进。
为了保证绩效评价发挥最大价值,需在政策落地前反复推敲其与实际养护需求的紧密程度,以全面、科学、公平工作原则为指引,谨遵绩效评价特点,高效发挥资金绩效评价管控效力。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审核与评定中,评价范围不应单单拘泥于财务管理的资金管控层面,还需对日常的业务工作开展,包括养护、服务、保畅、培训等经济效益属性进行全面评估,这也就意味着,绩效评价不再是财务部门的孤军奋战,还关乎养护、基站、设备、建设等各部门的业务开展,甚至还应涵盖后勤、人资、办公室等服务部门的工作评价。另外,绩效评价仍不限于现行阶段的梳理,还应囊括未来的持续发展时期,因此,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评价范围具有广泛特征。
开展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评价,应始终坚持以事前、事中、事后三点论为主线,事前做好预算与防控,事中进行执行与统计,事后做好分析与评价,同时做实现场调查研究,并采用顺查、逆查、抽查等分析方法,对重点事项进行管理可行性分析,如有必要,可委托第三方或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评审,并针对不同区域路段养护实况,选择适当评价方法,制定不同方案,进而实现因地制宜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作本身是一项社会服务型工作,找准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是工作本身存在的特殊要求,因此,资金的绩效评价不能仅单纯关注经济层面的效益,还应注意社会责任的整体体现。但实际考评中,经济效益可以选取财务数值进行指标分析,而社会效益涵盖内容较多,无法进行定量总结。故在该项目的资金绩效评价标准中,应设定多个维度的分解指标,做到定性与定量兼顾,同时遵循历史标准、行业准绳及其他特殊规定,达成多角度的综合分析。
纵观资金评价的实际效力,现行的资金绩效评价能够较为客观、公平、公正地反映资金保障、机制建设与监督管理等不同方面的内涵。但同时,对于启动绩效评价之后的评审结果,相关部门及人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成果面前不骄不躁,在问题面前拿出举措,力求在体系建设中,更为严苛地规范资金收支使用效率,更加注重相关政策有效落实。关注社会责任,强化资金保障,并在结论提案中切中要害地指出执行中所遇到的瓶颈与阻碍,才能在资金绩效评估管控的规范之路上大步前行。
健全相关评价指标、加强评价队伍建设等多项举措并举,是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效率管理、促进资金绩效评价价值的创新着力点。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评估的特有之处就在于,其资金绩效评审更应在一般基调之下加强合规、合理、系统和相关评价。首先,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资金调配过程会滋生不法思想萌生,对于易于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相关单位养护项目要落成阳光、廉政、示范工程效力,保障资金管控的公开透明;其次,在具体路段的养护中,无明确规定的事项仍在盛行,而经管活动的发生是否需要采纳约定俗成的方式是资金绩效评价中合理性的主要把控,对不成文规定、变动的参考依据是否可以作为评优标准,将是整个绩效指标体系建成中亟须考量的关键;最后,很多特殊事项不能用硬杠杆和强指标去评判,所以,资金绩效评定也应基于整体性的系统效益,综合把控经济、社会等各方因素,并基于地方区域性经济建设发展视角,客观、全面、系统的加速资金绩效评价管理。
建立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于促进绩效评估考核的全面执行。直观反映公路路段保养维护职能概况,对指标标准的选取进行科学合理把控,才能使其实操性更为强劲。另外,始终坚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全面覆盖效益及满意度指标,定性定量、长期短期相结合,方能保证财政体制改革和标准的有效融合。而对于目前已纳入财政保障中的资金评审,相关部门需恰当进行资源管控,保证支出合法合规,并在养护资金的据实支出中,加强落实检查监督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同时,关注责任养护,落成真正履行,基于理论基础,明确战略目标,并将阶段性指标制定存放于绩效评价管理学习库中,方便日后资料调取与提供参考之意。
强化绩效评价人才队伍建设,可实现绩效评价工作效率的本质提升。同时,绩效考评人员应不断提升科学研判能力,建立资金绩效评价关键因素素养,提升队伍思想意识,提高队伍业务能力,激发成员工作热情,打造专业知识队伍多元化建设,对内做到业务深耕。另外,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引入综合型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对现有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和思想促进,以此保障绩效评价工作高效开展,并针对实际需求和地区差异,筹划专业人才库建设,不断优化升级人员配置,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国省干线公路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人才供给。
监督考核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并行之举,也是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评估工作的基础。为了实现高效评价效率,需要建立专业行业的考评复核制度,另根据实际发展的需求可以安排三方机构进行考评,从而制定出高效监督考核标准,规范所有评价程序,加强绩效监督考核。同时,考评复核制实行之际,还应建立相关公告制度,提升公路资金养护信息的公开透明,激发民众和社会监督意愿,规避资金使用上的各类不合规问题。再有,公告制还可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激发相关评价工作岗位人员的责任与使命感,在监督考核上做好资金绩效的再监督,为公路养护效益开展注入一份原生保障。
根据区域性差异战略制定因地制宜的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评价策略,明确评价思路、完善评价指标、加强人才建设、加大考核力度,多视角、多维度纵深发展,最大程度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绩效评价的管理效率,从而积极发挥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践价值,最终助力国家交通事业飞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