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
——以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例

2021-11-21 22:24何伙珍
读与写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中职融合

何伙珍

(福州市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福州 350000)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在中职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构建产教融合孵化基地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能为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完善基于专业教育为出发点且具备精准定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索出符合新时代中职学子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中缺少明确培养目标、不能深度关联产业等的问题,进而借助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创意思维的充分发挥,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促进作用,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全面落实,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2.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与专业教学难融合。在对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常“各自为政”,大多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都是以“选修课”、“公共基础课”、社团活动等为载体,内容也偏单一,集中倾向于淘宝及实体店等的创办。重效益产出和商业效应,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难以与学校的专业教学相融合。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开设的课程往往是以创新创业基础、学生创业导航等为主,加以项目计划书的撰写、“创业集市”的举办、创业项目的开展等,以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但从课程实际情况来看,却与专业教学关联不紧密。

2.2 参与面存在局限性。在中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展过程中,开展形式大多是“商业模式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等为主。这些实践能为学生步入社会前开展创业活动、了解各项专业基础知识等提供巨大帮助,同时也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然而,参与此类实践的学生人数有限,并不能覆盖全体,产生参与人群的局限性。

2.3 教师专业性不足。为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有效开展,当前社会中的各大中职学校均开始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建设、组建师资队伍。但本校师资大多是专业老师,自身的创业实践经历及经验也不足,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业精神的培养,而借助专业教育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创业发展这一目标更是难以达成,长此以往,陷入发展的瓶颈。

2.4 缺乏长期有效的第二课堂支持。不少中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以短期竞赛为目的而开展,并且缺乏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第二课堂的建设;部分学校开展创新创业的选修课,但课后没有及时跟进,往往只是以项目计划书或项目PPT为作业而完成,加上中职学生社会经验缺乏,没有第二课堂的支持会使中职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限。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策略

3.1 融合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双创意识。从专业教学主渠道为中心,挖掘各种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能性,可在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创意思维开发、制定方案、亲手实践等内容,并寻求与其他课程的多角度融合,将“专业+创新,教学+创业”相结合,将创新思维训练及创新意识培养等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融会贯通。这也符合国家对中职生“创新创意”的“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训练、成果展示中,加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创业精神,使学生创业实践的专业基础得到有效夯实。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课程中,可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工程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检测等专业课程中,同时以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确定创新创业理念融入点和具体实施方法。例如,在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时,因该课程学习存在较强理论性、思维性与创新型,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设置创新性问题,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引导作用;提问学生“在当今社会中,怎样的网络计划图能称得上十全十美?”、“施工现场所产生的诸多建筑垃圾,如何有效利用?”以此类开放性问题为引导,可帮助学生自主思维有效运转。而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活的情况下,必然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增强奠定坚实基础,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

3.2 组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双创热情。国家对于中职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精益求精、创新创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将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而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应是专业技能竞赛与专业学科发明。在设置赛题时,应注重与时俱进,关注当下的热点与难点,关注该专业的社会需求,从而在竞赛中为学生理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构思实践能力等的培养、锻炼提供思路及帮助。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学生在竞赛训练中积极性的有效调动,教师可选择创新学分、奖励机制、成果导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引导,并且根据学生获得学分情况给予一些课程的免修、外出研学的机会,并为这部分优秀学生优先推荐就业,充分激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让学生明白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例如: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实践竞赛活动可根据专业课程,选择“房屋构造设计大赛”“BIM软件建模竞赛”等多种实践项目,而在竞赛训练开展时,需要指导教师在学习、实践、引导方面提高重视程度。以“房屋构造设计大赛”为例,模型应在传统的设计上加以修改,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在“BIM软件建模大赛”这类型的比赛中,应借助各种新手段不断模拟训练,帮助学生提高CAD、BIM等软件应用水平。除此之外,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基础——工程测量这一环节。围绕工程测量这部分专业知识,可选择测量竞赛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经纬仪、水准仪、RTK等重要仪器测量训练项目中,为学生高效自我探索、精准测量提供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仪器的使用功能是否可以加以创新、理论计算方法的简算法等;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创意,吃苦耐劳,精益求精。

3.3 开设知识讲座,分享双创融合经验。在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把与时俱进的精神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借此才能实现满足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应利用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资源,将本校毕业的优秀创业校友及企业专家等邀请到学校,通过这些创业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沟通,落实“校企合作搭平台、产教融和促发展”的重要意义。

例如:学校可组织“校友联盟”讲座活动,将行业内成绩优异的毕业生邀请到学校,为学生分享本人创新创业发展经历,为激活学生们内在动力提供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超越自我,为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基础。再如,学校还可利用 “职教周”等,组织开展主题为“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专业是创业基础”等知识型讲座活动,将知名建筑企业设计专家邀请到学校之中开展讲座,借此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将企业及行业中的最新创新创业信息和资源提供给广大学生。还可组织“走进企业、了解专业”“人人出彩,技能强国”等活动,积极开展BIM、建筑CAD、沙盘经营模拟等创新技术的介绍及讲解活动,为学生高度重视、积极积累专业知识提供有效引导作用。

3.4 提升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双创水平。为了能对学生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扩充、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我们应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科研训练,学校可借助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研创新实践平台的搭建、创新型教师指导队伍的组建等手段,为学生在科研训练中的积极参与提供促进作用,确保师生之间的一对一“传、帮、带”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做到构建融“规划指导、兴趣培养、学习训练、实战演练、孵化扶持”五大平台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式。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科研训练活动组织过程中,应以当地建筑行业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新型建筑材料”“面装空鼓检测研究”等课题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活动中,借助这些活动及过程的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及探究等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3.5 优化人才化培养,打造双创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过程,不止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更重要的应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校应以打造“五种驱动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链条为目标,即教学思考能力独立、教育质疑能力显著、解决实际能力保障、双创科研能力深究、创业实践能力扎实。首先,丰富教师创新创业知识,为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有话可说奠定基础。其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专业教师输送到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地科研等培养渠道,利用好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逐步优化双创教师队伍结构,做到打造“驱动力助力师资发展”的科研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链条。第三,广泛邀请行业中的成功创新创业人士,开展讲座、研讨会等方式,为教师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精神等培养提供帮助及有力保障。在此过程中,学校可通过奖惩及竞争机制的建立,及时表扬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严厉批评教学效果差的教师,有机结合教师工资和创新创业课程,有效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4.结语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中职校新型创新创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发展研究队伍中,助力人才培养,助力中职生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中职融合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关于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思考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融合》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