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丽菊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六小 贵州 毕节 551700)
1.1 我国现在大部分实行的主要是大班额教学,课堂上老师需要照顾到的学生太多。导致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无法开展,这一学习模式的推广有难度。
1.2 小学生的注意力、自控力都不够稳定,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此方法需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因为这是实践与推行素质教育政策的必然选择。
1.3 随着合作学习模式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开展合作教学时,存在分组不合理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也存在极大差异。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很多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表现出不友好的情况,影响了最终教学成果的展现。
2.1 合作学习对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望,以及唤醒或者增强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对学习小学语文的热情越来越高,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另外,小学生采取合作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同学情谊,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取得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2 合作学习对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规范地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一些讨论、陈述观点和评价等方法,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事情有自身独特的看法,对学生的思想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促进构建和谐、积极向上的小学班级学习氛围,形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促进学习以及提高自身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良好班级风气。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就谈论式学习方式而言,促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中包含了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等形式,促进小学生形成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使得小学生能够自行发现语文学习能力,并且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语文学习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创新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紧密相连。教育是针对学生进行的,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好奇心的萌发,这才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3.2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保证教学成果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学有所成。对此,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教授小学语文阅读时,这就需要通过营造令学生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经验的分享,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借助这种方式既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还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3 教师适度参与,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小学生尚处于思维成型期,还不具备完善的思维体系,如果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完全依靠学生进行内容讨论,这样即便讨论方向和内容出现偏差学生也无法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能在其中适度参与,并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恰当的引导,只有如此才能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4 科学的建立分组。科学的建立分组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一般一个组4到8人,分组可以由老师分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分配,同时,小组的名字可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合作学习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提前做好课程内容的设计,选取合适的语文教学内容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同时还要兼顾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等实际情况进行,如可以通过小组相互检查的方式进行生字生词的识记以及古诗词的背诵,或通过角色扮演朗诵的形式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篇课文的演绎。
4.2 激发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使得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小学生有兴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能在过程中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语言表达,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与快乐,这使得小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促进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作用已经日益凸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科学规范地开展合作学习,并发挥自身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掌握知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着力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应试成绩,将合作学习的作用进一步放大,保障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