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1-11-21 19:14:29
读与写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应意识素养

滕 伟

(辽宁省本溪市北星小学 辽宁 本溪 117000)

引言

新课标强调“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教学面向班级中的全体成员[1]”。只有不吝对学生的夸赞,讲究施教方式,才能使学生深入母语学科,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字,具有应用意识,使其形成学习积累意识,具有良好的语感与思维能力。从而,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中,让学生具有识字、写字、口语交流、阅读、习作等能力。基于生本理念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学习能力、自律意识,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与辨识能力,充分地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优势。

1.关于赏识教育的内涵解析及应用必要性

所谓赏识教育,便是积极鼓励学生的行为结果,强化他们的行为意识,引导学生的实践。并且,教师也需关注教学过程,发掘学生的多样兴趣与自身特点,为教学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的快乐学习、自主探究营造良好环境[2],触发其内心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告别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变得更自信、自律。小学语文作为综合性学科,对学生认知意识、思维能力发展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因将“严师出高徒”教育理念与“严格要求、谨慎夸奖、以防骄傲”划等号,很少主动表扬学生,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氛围变得严肃、沉闷。积极运用赏识教育,有助于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生动课堂,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因受到认可而变得自信、并加倍努力。

2.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掘其闪光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掌握有效学习方法,体会母语学科的魅力,教师应积极发掘不同学生的闪光点,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例如:在人教三年级上《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民族小学中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为什么?”作为教学切入点,促进学生进行文本的品读,使他们发挥想象,感受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小学中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的学习、生活场景。给予学生自主发言的机会,对不同学生的表述加以赏识性点评“你说的真棒!老师也觉得窗外的‘安静’是因为大家不忍打扰教室中的琅琅读书声!”、“表达的很准确!民族小学的校园生活确实足够绚丽多彩、充实有趣”等。

2.2 使赏识教育与创新教学融合,丰富学习感受。为了发挥赏识教育的育人优势,教师还应积极地将其与创新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譬如:可以角色扮演、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生活化教学等结合。构建开放性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使其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我看法及提出学习疑问。例如:在人教四年级上《蟋蟀的住宅》教学中,教师可将其与混合教学融合,使大家近距离的观察蟋蟀,感受其吃苦耐劳、不愿随遇而安的品格。在课堂探讨中,有的学生便提出了“蟋蟀的家为什么需要排水系统优良且有着温暖的阳光?”、“它为什么要在十月份左右盖房子呢?”等问题。教师应善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这种积极思考的行为,使大家共同解决学习问题。

2.3 面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赏识,助力个性成长。鉴于小学生学习理解、知识接受、思维发展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实施赏识教育中,教师应当注意因材施教。例如:在《少年闰土》教学中,对于自主学习意识强,能在微课件辅助中感受“我”的内心世界的学生,教师应对其施以“赏识+激励”教育,助力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其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面对语文素养一般,思维活跃度略显欠佳的学生,教师应使用“赏识+引导”教育,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顺着学生的思绪引导其全面的分析闰土形象,使其抓住人物描写的特点。从而,通过赏识教育,使教学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让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展开群文阅读,具有自学意识,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响应新课标要求,将学生视为教学工作的主体,需要教师积极应用赏识教育,密切师生教学互动,以便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情,构建高效课堂[3]。进而,促进对多元、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正面引导、欣赏教育中建立对语文学习的好感,具有进取精神,不断地完善与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提质增效,让学生关注教学内容,助力情感教育的渗透,使他们具有人文素养、显性学力、自学意识、协作精神与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意识素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