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冰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鲖城镇何庄小学 安徽 阜阳 236400)
从小学开始,对学生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好的选择,小学是学生的重要启蒙时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逐渐的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需要教师团队的辛勤奉献,以及校方的高度支持,保障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可以取得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1.1 教学趋于形式化。首先,在进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时,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而教学,只在乎表面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这不仅降低了实质的教学效果,还浪费了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其次,教师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没有根据新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严重制约着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最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的小学教师为了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只重视口头的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致使学生们只是单纯的熟悉和了解了口语交际方法,却难以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局面,非常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1.2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教学任务,虽然很多学校都增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这门课只是当做教学活动课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由于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和考核相对而言比较放松,因此导致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和设计,没有严肃紧张的教学环境,让整个教学状态变得非常的松散。而且口语交际教学的各项设施还不完善,教学形式也缺乏规范性、协调性。口语交际教学仍然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学方面,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们的重视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
2.1 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需要老师为学生们创作一个井然有序的背景和情境。表达情境的创建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背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目标、有针对的口语训练。这种措施的实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培养出学生对信息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说话的组织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邀请一部分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最好是每一个学生朗读其中的一部分。当然,在组织这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班级里的其他学生都能够保持安静和稳定。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文章中的某些词汇或者问题来邀请学生来进行回答。显然,学生们在朗读课文或者回答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当众表达能力。良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更快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并对口语表达产生更加积极的热情。
2.2 整合教材。第一,语文教材中的各种知识点和材料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词汇,提升其理解能力以及扩充其口语表达的语言素材[2]。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词汇、阅读、背诵、写作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提升影响其口语交际能力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第二,当前国内的大部分小学语文教材都通过设置专门的口语交际板块来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老师在开展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时,需要将这些专门的板块作为重要的着力点。
2.3 拓展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想要仅仅依靠教师进行课本知识讲解,来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要组织适当的实践活动,毕竟生活实际才是语文教学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们想要拓展学生们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们大胆的与陌生人交流,当然这要在确保学生们人身安全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课后调查学习。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去选择采访周边的人群,询问他们了解的历史人物那段历史,也可以选择去图书馆和书店等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交流新的看法,学生内部互相讨论,积极发言。使学生得到实践和课堂的双重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开展。
小学阶段的语文综合素养要求老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塑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教学活动的影响。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或者其他类型的教学内容积极地设置情境,整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板块以及开展各种互动式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