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佩,王伟峰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200)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期,我国与沿线各国在经贸、科技、文化、能源等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这是发展中国经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契机。外语人才培养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高质量英语人才是英语教育要面临的重点难题。培养高质量英语人才是指“不能把英语仅仅作为一种技能与载体,而要在夯实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实现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内在勾连和深度融合”[1]。肩负着培养高质量、高规格外语人才的重任,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基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一带一路”倡议、“新文科”建设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提升本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本科教育提供的是系统的知识,而非某种职业技能,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将人才培养与地方行业的需求进行对接及深度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地方高校应发挥院系协同效应,结合本校师资力量和学科特色优势,将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突出专业交叉、课程融合、内容创新,培养出既能熟练使用外语,又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精神、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满足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来看,“开放合作、交流融合已成为各地方区域战略发展的新常态,地方社会各领域、多层面合作中的国际化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2]。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既能熟练使用外语,又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精神的跨专业复合外语人才。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成为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翻译行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随着语言服务内涵的延伸,语言服务人才较传统的外语人才和翻译人才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特征,语言服务人才须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相关的行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也需完成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外语专业人才的质量和行业服务能力。
以吉林省为例,在汽车制造、文化旅游、冰雪经济和高等教育等行业都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以推动语言服务产业转型,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建设。而通过对吉林省的相关企业、高校和政府机关的调研和访谈,分析近三年各行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招聘情况可以看出,从事翻译、外贸和外事等相关行业的高质量语言服务人才短缺,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企业、政府机关和高校对外语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要求外语专业毕业生有很强的阅读、写作和口头沟通能力外,还要求外语人才对商务、管理、计算机、新闻、旅游、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各高校要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单一语言技能型外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将外语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培养既有较强外语综合能力,又有跨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应是各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3]。近年来,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上出现了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从事岗位和专业不对口等方面的危机,一些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停止招生,甚至被撤销,地方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陷入了困境。
地方高校外语学科体系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专业化和跨学科性。例如,一些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外语学院仅开设一两门外语专业,无法形成学科群,学科发展受限。而财经类、理工类院校更注重财经类和理工类专业的建设,英语专业发展较慢,很难与本校其他优势专业交叉结合,英语专业的外在跨学科性体现得不明显[4]。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零散,除了具备单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外,对跨学科知识只是略知皮毛。这样的外语人才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跨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根本需求。
其次,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偏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忽略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生阶段的学习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在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等层面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减少。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陈旧,特色不鲜明。英语专业基础课学时比重很高,学生在低年级学习阶段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不足。高年级专业主干课拔高程度不够,文学和文化等方向选修课门数不足。在选课时,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容易通过考试获得学分的课程,忽视文学赏析、学术写作、思辨演讲等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的课程,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较为薄弱。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知识结构短缺状态,“双师型”教师比例小,专业课教师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语言服务行业实践经验。另外,校内配套实训实验室的投入不够,软件更新慢,硬件设施简陋,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习机会少,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人工智能和翻译技术为英语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地方高校在技术更新上一直处于落后的水平,教学技术更新速度慢,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智慧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针对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地方高校必须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促进外语与专业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创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5]。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机制中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优化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整合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要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组建跨学科交叉的课程模块,鼓励建设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
1.人文素养课程模块
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过硬的技能,更要具备贯通中西的人文素养。高校在公共课设置中,要增加开设能够彰显人文素养、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选修课,适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学生的素养和文化底蕴。与此同时,高校应开设外国文学、艺术等课程,加深学生对外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充分体现人文特色,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2.学科知识课程模块
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与学科知识的获取是相辅相成的,应该适当压缩语言技能课程的课时,将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语言学、文学、翻译、商务等专业知识的教学有机融合,整体上保证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合理分配和有效衔接。除语言、文化和文学核心课程外,应开设国际贸易理论、管理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拓展类通识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体验,使学生建立宽厚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实现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结合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特色以及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数量,系统开设经济、金融、管理、国际贸易、法律和信息技术等方向的跨学科专业选修课,也可与其他学院进行课程共享,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打破专业之间、学院之间的限制,使学生可自主获取其他专业的知识,大力发展学生在多学科交叉专业领域的复合能力。
4.实验实训课程模块
高校应突出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增加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包含语言实训、翻译实践等;充分利用学校其他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等资源,由学校英语专业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开展商务实践和外贸业务实训等课程;利用好企业协同育人机制,由学校和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共同开发课程,避免专业课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为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跨学科、多领域获取专业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多元化、学习空间立体化、学习方式主动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多开展基于任务的分析、完成和过程化的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整合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虚拟情景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发挥出学习的主体作用;创建线上学习资源库,基于线上教学资源共享打造英语学习互动空间,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开展都离不开专业的师资团队,教学实践改革的成效首先源自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团队建设[6]。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一支既精通英语语言知识和外语学科教育,又熟悉其他学科知识、具有跨学科素养的师资队伍。地方高校应为教师创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及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英语教师到其他行业参加实践活动,或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展横向教科研课题的研究。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高校还可从贸易、金融和管理等相关行业引进专业知识扎实、英语水平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级专业人才,聘请行业技术骨干以实践导师的身份加入专业教学团队,以丰富师资构成,优化师资结构。
综上所述,本文在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经济发展对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应对措施。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几个方面的建设和创新,只有实现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力的提升,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人文素养和思辨创新能力,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