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育教育”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①

2021-11-21 13:42李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高校学生身体素质

李勇

(遵义医科大学 贵州遵义 563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综合性发展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今,在互联网纪元到来之时,对新时代体育教学要求其在课程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及课外延伸方面都要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这需要体育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手段,以应对当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关注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高校学生运动猝死的事件,引发了公共关注,进一步使人们把关注点放在高校体育教学上。2004年,一名21岁高校生学在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中昏倒后送医抢救无效死亡;2019年10月23日,柳州一高校学生在体测后猝死。这样的新闻报道数不胜数,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指出学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为存在先天性身体疾病和长时间不运动身体素质较差。这些报道也不断推动公众对于高校生的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关注。

1.2 互联时代要求体育教学进行变革

互联网纪元的开始,给传统的体育教学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如何利用互联网的高效和便捷来为教学服务成为高校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学生,具有着对互联网信息敏锐的触觉和灵活的互联网思维,这都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面对新的形势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

1.3 现有体育教学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

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延续旧的课程设计,内容守旧缺乏新意,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对学生吸引力很弱。高校体育教学急需创新形式和方式方法,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努力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加强对于记忆的刺激,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不能兼顾学生个人的兴趣,由于师资等方面的限制,使学生不能在喜欢的方面进行学习。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存在着过于死板、灵活性差的问题,高校体育的考核也应做出一定的改变。总体来说,现有体育教学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2 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

2.1 利用互联网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

当代高校学生与网络的联系比以往的高校学生更加密切,学生倾向于利用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选择,这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优化,如利用网络投票让学生选出喜欢的课程,利用网络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评分和提建议,利用网络进行线上选择体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对一些课堂进行记录和保存,便于请假的同学和掌握不熟练的同学进行课下学习。在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授课成为一种常态,这也提示教师要进一步将这种网络便利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2.2 创新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兴趣

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到学生的需求,创新课程设计,使课程安排呈现多元化态势,避免课程设计上的单一化。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同时考虑到哪些高校体育课程可以一直延伸至生活。在课程内容上,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避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需要一线教师和课程设计的教师多关注学生的想法,多吸取来自学生的合理建议,并在授课中进行实践。在课程考核上也要避免过于死板,在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间安排上要更加灵活。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参照体育强校清华大学,体育课主张实行“三自主”选课形式: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由选择课项、上课时间和任课教师。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灵活性。

2.3 拓展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

在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学习进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应该对体育课程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扩充,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积极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参与程度,进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的目标。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可以将体育游戏有机地结合到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这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

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3.1 改革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

开展体育课程的终极目的并不是帮助学生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已,从而完成学业任务。高校体育课程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并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争取能够让学生受益一生。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该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例如,在清华大学体育教学贯穿整个大学生活,棒球、藤球、射击、射箭、跆拳道、滑轮、武术、飞镖、瑜伽、空竹、定向越野等,共有50多门课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利用丰富的课程安排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将体育作为一种习惯进行培养,使体育精神留在每一个清华学子身上,使良好的习惯在清华学子的心中萌芽。很多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流于形式,缺乏延伸性,难以将课程培养成爱好,再从爱好进一步发展为终身受益的习惯。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雄厚的体育师资、良好完备的运动设备、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良好的网络技术力量支持,需要高校、当地政府、教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2 既要重视“互联网+教育”,也要重视现实授课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的大趋势,它可以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很多便利之处,但是也要看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同样也有弊端。有的高校把晨跑作为平时的体育课程的一项成绩,并利用在操场设置机器进行打卡,但在实行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个同学带着多部手机打卡,这就违背了高校进行考核的初衷。这就需要高校不断优化考核方式和手段,使课程达到原本的目的。在改革中要明白现实教学也非常重要,高校利用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高校教师要始终注重教学的质量。同时高校要明确现实授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现实授课为主,网络授课为辅。这是由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决定的,体育教学是以实践或技能教学为主,而非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

3.3 课程设计要凸显地方特色,促进多学科融合

在课程设计上要适当凸显地方特色,体现当地文化,如长安高校的大一体育课程中就有关于安塞腰鼓的课程,充分凸显了西安当地的特色。东北的高校会开设一些滑雪、滑冰的课程,也凸显自己的地方特色。其次不可忽视的是,体育本身就与其他学科有诸多的交叉之处,这些交叉之处也可以争取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中,比如有的舞蹈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强,而且对于身体的锻炼效果也很好。这一点在中小学体育改革中应用较多,如内蒙古的中小学会将蒙古舞(安代舞)列入体育课程内,既提高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利于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再比如上海的中小学会将交际舞列入体育课程内,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真正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师应采取有效的对策,通过转变体育观念、丰富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及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方法,实现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高校学生身体素质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锻炼
新发现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