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琴
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确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改进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也能够从多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完善能力和品质,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建构日益完善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关注学生成绩进步的同时,更加侧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迁移运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层次。教师在和学生沟通互动的过程中,要加强核心素养的渗透,增进学生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与自主性。
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和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状态存在着密切关系,只有在学生保持强烈而又持久学习热情的状态下,才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降低核心素养教育的难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多元化的主题活动是达成以上目标的有效措施,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才干的舞台,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为了培育学生阅读能力这一重要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同时联系课外开展阅读主题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调查研究显示小学生对探险类书籍兴趣浓厚,于是教师可以组织探险主题的阅读活动,给学生推荐几本同类书籍,比如《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孙漂流记》等等,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在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专门安排书籍分享与心得互动的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书写阅读心得体会或者是读后感,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跨越,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水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达成学习目标。另外在小组合作当中,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思考,灵活利用已学知识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可以在学生群体当中构建良性竞争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所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自主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行知识意义与知识体系建构。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传统节日?除了文章涉及到的内容,你还知道哪些?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沟通互动的平台,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尽情表达并展示各自特长。再如,在学习《司马光》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小组角色扮演的活动,要求学生跳出教材,用表演方法感受文章中的人物,为学生把握人物的个性品质打下基础,也在活动中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当中,因为教师没有把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根本出发点,所以在各个环节的教学安排上都带有传统教育的色彩,在作业布置上通常是设计机械化和简单化的作业,比如抄写、背诵、默写等。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仅不能起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的效果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对此,教师可以创新作业设计,在核心素养指向下进行作业形式的调整,让学生真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本深厚的精神力量。例如,在学习了《为人民服务》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体会为人民服务的主题思想:请你帮助父母做一次家务,为班级打扫一次卫生,收集生活当中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案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获得为人民服务的良好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入把握文本主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担当着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责任,而核心素养又关乎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可见在素质教育深化以及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背景下,必须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追求和目标。教师需要以这一目标为指导调整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当然教师自身也要提高专业水平,强化综合素质,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