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添喆,龙湘云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目前工科专业存在着教育理论落后、制度陈旧短缺、资源支撑不足等问题。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产业变革飞速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相继出台,新工科建设是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1]。
时代和行业的发展对传统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响应新工科建设的号召,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提高专业硬实力和竞争力,造就一批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新工科人才。
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教学管理工作致力于改善教学秩序、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学生实践实习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的经济产业领域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见长,倒逼教学管理等工作改革。传统工科专业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观念陈旧、效率低下、平台单一等不足,只有及时调整与改革,才能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行业领军人才。
传统高校教学方式中,教师更重视将知识和经验、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在实践能力和眼界开拓方面的培养,这也与我国几千年来的教学模式有关。高校教学管理力求稳妥,并无太多创新。
《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强调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2],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打造多途径、全方位的教学体系,改“跟随”为“引领”,打造一批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人才。
教书育人为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通常为“1+N”的运行模式,主管部门为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具体实施单位为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规划集中部署,师生根据安排授课、上课。但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学生,以往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后放松懈怠,只求顺利毕业,学生的“按部就班”显然无法达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的。而高校沉重的科研、晋升压力也导致部分教师将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科研项目上,仅满足于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较少思考教学内容能否成功转化为学生能力。
教学管理工作依赖于各高校的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管理平台,不少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多年不变,许多院校甚至照搬其他高校的管理制度,不符合其实际校情,且陈旧的规章制度无法解决现时突发问题。例如在新冠疫情突发时期,欠缺线上教学管理制度的高校在管理时就面临着诸多困难,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以往,大多数高校教师交流仅限于同专业交流,对其他学科知之甚少。教学管理工作需着眼于激发教师的创新性,提高交流的积极性,构建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团队。高校的教学评价机制通常分为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为获得预期的评价结果,不少教师只注重于搞好同事关系,评价效果大打折扣。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来源主要为专业教师转岗、教师家属、社会招聘以及临聘等。教师对学校、专业和教学理念都有深入了解,也曾参与过教学管理环节,相对来说对能较快上手,但由于转岗后角色和工作内容的变更,教师很难迅速适应。家属和招聘人员工作积极性相对较高,但职业技能和个人素质良莠不齐,且他们对专业、院系和高校发展了解欠缺,无法从全面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
教学管理工作烦琐、复杂,在高校冲击双一流学科和专业、各类奖项申报时,任务尤其繁重。在各方面压力下,极易对工作产生懈怠、厌烦情绪,导致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因此该工作人员流动率大,但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复杂性,在工作交接时新任员工无法迅速接手,导致教学管理衔接不畅、运转失灵。
复合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人才需求导向,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也已经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作出了个性化的调整,例如在专业课程外设置外院系通识课程,开展线上慕课、微课金课等不同的教学课堂,提供外校、海外交流机会、鼓励创新创业竞赛等,满足了学生在课堂学习外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以人为本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化发展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原则,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管理制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作用。工科课程知识相对来说枯燥难学,在专业课程开始前,介绍课程目标和行业近况,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详细发展规划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服务。
“新工科”的内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3],课程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寓教于学,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对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有重要意义。
教学管理部门应对专业教师展开课程思政教育专题培训,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三观等文化素质模块有机融合到工科通识教育和校外实践课程中,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提出明确的立德树人的目标,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思政教育贯穿点,引领学生了解新工科行业发展及当前国际形势。教学部门要联合学工部门,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和思想状态;建立思政小组,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讲座,开展烈士纪念馆、党史教育馆等一系列爱国主义参观活动。
高校课堂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延伸,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转化,具备行业和国际发展的前沿意识。
校内,在入学时告知新生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时间节点及注意事项。例如转专业、专业分流、推免、竞赛等,并为每个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制定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采用项目制的专业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培养模式,让低年级学生参与课题项目,训练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构建“新工科”的知识体系,形成专业知识讲座、集体指导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带动创新、教师创业反哺双创教育、产学协同双创训练等多元化的教学指导模式。
校外,立足当地优势企业资源,深化与相关前沿产业企业合作力度,以实训课程教学和实训项目为切入点,为学生安排企业实习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经验成果及团队协作能力;鼓励进行校外毕业设计,并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术会议、项目课题,将理论知识进行成果转化。校企协同育人既可以为企业培育、输送高素质人才,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资源——人才联系纽带,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行业及社会的要求,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接轨、高校学生培养和企业产品研发双赢[4]。
新工科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求掌握多学科知识,具备广阔视野,高校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整合全校教学、科研、人力资源,以教学成果奖、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等重要项目为支撑,提升院校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增强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和机械、电气等传统工科专业的协同合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专业、综合性的指导,形成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科研队伍和机制。
各高校的教学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学籍、考务、选课、成绩查看等功能,但不少高校学生对平台出现的问题颇有怨言。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建设更高效的信息平台,解决目前系统无法完成的问题,帮助教学管理人员减轻工作负担,比如简化签字流程、发布教学服务信息、安排临时性事务等。可以增加学生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工作的监控反馈功能,对学生在外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的每项工作任务进行动态记录与跟踪。
搭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监督体系。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扭转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的不良情况;在企业导师来校开展课程讲座和学生赴企业实习时,与企业人员共同监督学生学习实践状态;在行业范围内进行毕业生的工作质量跟踪,综合评估学校教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革新固化的教学评价机制。除现有的评价机制外,引入专业外和行业内的评价指标,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综合成效进行全方位考量;制度性禁止教师以学生出勤率作为成绩评定标准和以宽松考核换取学生优质评价,出色的课堂效果及教学成果才是教学评价的重点;将督导作用发挥到实处,院级和校级专家应灵活进行课堂督导,杜绝以往提前告知教师听课时间地点,以让他们有提前精心准备某堂课的时间,机动性地进行课堂考核及评估。
对教学管理队伍进行换血革新,多途径引入具备行政办公能力的专职管理人员;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秘书茶话会等,讨论和解决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中。教学管理工作兼任教学与行政的多重属性,高校也应当考虑这类岗位的特殊性,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及考核待遇。
新工科建设辐射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也必须了解国家战略规划和产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高校自身定位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拓宽岗位视野、加强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和个人综合素质。教学管理属于服务型岗位,只有真正理解岗位职责和特性、用热情和耐心去对待工作,才能保证工作的长久稳定性。
教学管理支撑着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教学项目申报、教学质量改革等工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都将通过教学管理体现出来[5]。在新工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教学管理工作也要随着时代洪流而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提高院校育人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不断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行业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