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凑平
【摘要】政治的教育往往伴随着对时事、当今世界局势等的讲解,是十分适合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学科,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锻炼自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全能型人才方向成长。情境教学法注重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上,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或较难理解的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教师在钻研过课本内容,对教学进度安排了如指掌后,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或者理解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感受课本内容,增加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情境教学可以是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实战演练,也可以是通过多媒体等互联网方式使学生在虚拟中被带入情景,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一、高中政治课堂对情境教学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与教材脱节
情境教学法虽然需要教师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却不是让教师随意进行情境创造,脱离课本进行情境设计,教学的根本还是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所以,一切的教学还是得依照课本内容而来。而事实上,方法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真正核心的还是课本内容,教师的一切教学都应该基于课本内容,离开了课本的教学犹如无根之萍,得到的是无效的教学。
(二)缺乏连贯性
大部分教师在一堂课中掺入情景的地方是课堂导入,学生从课间休息回来,注意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在课堂,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这确实是情境教学,但只是它的一部分,情境教学不是单单的课堂导入,它应该贯穿在课堂的整个过程,将情景作为背景铺在整个教学内容下,而不是在利用情景导入后依旧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刚刚沉浸在情景中,教师又把他拉了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重难点教学时也起不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没有将情境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出來。
(三)方法使用不当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基于讲台与黑板之间的单方面讲述,长久以来都保持着这样的状态,是无法轻易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因此,教师的教学创新往往形式上采用了新的情境方式,观念上却还有些迟滞,导致货不对板,反而拖慢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影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教师盲目追求设置情境,面对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反而绞尽脑汁地尝试情境的创设,使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化,学生的学习反而受到影响。教师不能将新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导致对教学方法的盲目使用,不能发挥出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导致教学结果与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一)以教材为本
在新课改之后教材中的知识更加具有逻辑关联,更有连贯性,教师要充分阅读教材,读懂教材的内容和其蕴含的逻辑关系,深挖教材背后的内涵,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材中除了知识概念之外,也有许多故事案例,只有吃透了教材,教师才可以结合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进行情境的创设,既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又发挥了情景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教材预习时,对情景有了基础的了解,教师在其基础上进行的扩写,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吸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融合情感教育
生活处处有政治,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和国家不断发展的档口,政治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它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学生只要稍微关注一下时事,就处在政治的环境当中。教师的教学讲究的是教书育人,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在政治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时更好进行情感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并且积极向上的人才。
政治课堂除了法律、权力等看似冰冷的知识外,还有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充满着人性光辉的内容,集体、榜样、奉献等都是政治教学的一部分,教师要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大义力量,使学生养成坚强、拼搏等优秀品质,像榜样学习,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选取时事热点
初中学习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高中的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高中政治更加理性,包含着许多国家政策、权利与义务、道德法律等的教学内容,其中更独特的是开始与时事热点接轨,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对国家各项事物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体系,了解国家结构,增长学生的见识。热点问题同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面对生活中听说过的故事,学生更愿意进行学习并给出自己的评价,例如香港问题等等。
教师对时事热点进行了解,根据课堂内容要点提炼自己需要的部分,设计出新的教学情境,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有利于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需要创设出生动的情景,营造出特殊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适当的情感引导中体会抽象的知识点,通过情感的共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教师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等总结出的适合教学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实际经验中具体体会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讲述,促进知识的吸收,有助于学生构建起牢固清晰的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1]王国翠.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的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16, No.42(02):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