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仁飞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在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是重难点学科之一,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有效的预习,引起了广大家长以及教育者的广泛关注。进行有效自主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不受老师讲课的禁锢,同时缩短有效接受知识的时间,也能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在学习方面由被动转为主动。
【关键词】数学;小学;自主学习;预习
引言
教学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往日较为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前的自主预习一直未被教师所重视。大部分的教师是处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怕学生们在预习过后丧失对于新事物的新鲜感,从而上课时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是怕学生提前学会知识后,教师会对课堂教学进度失控。但其实一场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老师配合完成的,教学本身就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而在课前的自主预习则会让学生们提前进入探索过程中,在正式学习时便能促进课堂的有效性了。
一、内容设计巧妙,自主学习兴趣浓厚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进行起来也会事半功倍。在上课前,老师把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进行巧妙的设计,让教学的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可视性,可玩性,这样更能激发出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新内容的兴趣。学习的内容吸引学生,学生便能主动在课前摄取知识,主动学习的过程就展開了。因为小学生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还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在课前准备时,可以把抽象的例子转变成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比如在教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抽象的数字转化成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像水果,玩具之类。例如,三加二等于五,可以解释成小明有三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两个,他一共就有五个苹果了。把抽象的算术题转换成可实践的,甚至是可操作的,这样即便是小学生也能清楚直观地看出其中的门道,这场学习的过程一点也不枯燥,充满趣味。
二、明确提出要求,给予正确方法引导
如果说在课堂上共同学习是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索新知识,那么课前预习就是学生在共同行动前对新知识的独立探索,如果成功了,这场学习的主动权就被孩子牢牢抓在手里,主动权所带来的成就感会激发出小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接下来的学习更加顺利。但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毕竟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弱,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把课前自主预习的正确方法告诉他们,也可以适当地为他们设定几个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这样,有了具体任务和要求的指示,他们在自主预习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漫无目的,也就能较为顺利地完成课前预习的内容了。就好比在进行乘除法运算的时候,与第一条内容结合,将抽象数字转化成生活中能找到的具象物体,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两元钱,那买三支笔需要多少钱呢?有了具体的问题,学生在预习时也能有方向,在他们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发现,原来数学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切身体会到了数学的重要,便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了。
三、学会耐心坚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每一个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并且在刚刚接触一个新的学习方法的时候,学生们会感觉有些困难,枯燥,甚至会有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的悉心引导和培养。在自主预习刚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每天布置相应的具体的任务,要将任务要求写下来,让学生准备相应的记录本记录下来。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可视,避免学生糊弄做事,要让他们把思考过的问题,思考的过程记录在作业本上,第二天抽查。而家长就要在老师安排了任务的基础上起到督促作用,在空闲的时间里检查孩子的预习成果,或者在家庭活动中提出相关的知识让孩子去思考,不能让孩子因为一时的怠惰,打乱了整个习惯的养成。如果孩子实行的比较困难,老师和家长们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机制,比如每天坚持预习课程,累计了一段时间以后,可以根据累计的天数来兑换一个小玩具,或者看电视的时间。有奖励机制的引导,孩子们一定会积极实施,久而久之,在孩子们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之后,不用老师强制和家长督促,预习就真正成为了一种主动的行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主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更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进行的教学之前就把一些简单易懂的,浅显的知识提前学会,老师上课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授,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推进教学的进度,学生就能够在相同的时间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在自主学习时,学生们遇到一些根据自己的思考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这样,学生会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思考,提高思维的活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对此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激发出了对学习的热爱和热情,与此同时,师生之间也会有一个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就更加牢固了。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见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勇,理念.行动.反思:小学数学重难点课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