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程
摘要:分层教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思想传统。从孔子开始,就强调因材施教,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成长与个性化发展。但是在此前一些年的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处于追赶教学进度,提升教学效率等各种目的,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给不少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了困扰。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分层教学的意义,采取相应的手段。本文以小学体育学科为切入点,从科学分层,落实分层和共同提升三个主要角度来展开相关讨论,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的教育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提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还要通过体育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运动智慧,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改革大潮的背景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离不开一线教师的辛勤付出,但是,其中并非不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能够实现上文所说全面成长的学生只是少数,不少教师尚未掌握有效的分层教学策略。大家要对此引起注意,加强相关研究与实践。
一、充分了解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分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且全面的了解。不可否认,不少小学体育教师的确在有意无意中应用了分层教学。比如对于一些运动技能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会加强对他的训练,帮助他尽快掌握技能。但这只是能力上的,其在心理上是不是存在自卑情绪?是不是不愿意让全班同学看到自己还需要教师的单独指导?这是教师所没有考虑到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教师要没有原則的去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但只有切实掌握了学生情况,才能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进行分层指导,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进步。
例如,小学生在体育能力素养方面最明显的差别一般体现在体能上。有的高年级小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完成一千米或八百米长跑,有的学生则连一半都坚持不下来,而且确实是因为身体素质差。对于后者,他们通过日常训练等环节是能够发现自己与另一部分同学的差别的,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展开分层教学,对后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时,首先要解释清楚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分层训练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循序渐进的进步,避免造成运动伤害,同时强调他们也有很多优势,以获得学生认同。
二、优化教学设计,落实分层教学
上文提到的主要是基本理念和方法,并没有涉及到更具体的分层教学如何操作。这里要强调,分层教学需要做好教学设计,以保证落实。仍以上文所说的小学生体能问题为例。教师在发现学生差异之后,为了照顾体能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逐步进步,建立信心,必然不会马上增加运动量,甚至还要比体能更强的同学要少一些。那么学生完成的时间就可能更少。完成之后应该怎么办,是继续开展其他训练,还是让他们以“休息”的名义无所事事,看其他同学训练?这就是教学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分层教学能否落实并取得效果的关键。
在这里,还可以用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差异举例。作为教师,当然不会反对女生参与比较激烈的体育运动,以充分锻炼她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志。但是,小学高年级女生不少都进入了青春期,面对着特殊的生理问题,心理上的起伏也比较大。从这个角度来说,男女生之间其实也是可以,而且很多时候是应该分层的。女生可以进行如板羽球或健身操等体育项目的锻炼,教师要设计好教学过程,提升女生在相应项目上的水平,保证训练的时间,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在其各自的身心成长规律上促进男女生的共同进步。
三、增强课堂互动,推动共同提升
孔子出了说过“因材施教”之外,还说过“有教无类”,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而且都能有所发展。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目的也在于此,并不是让某方面能力层次较低的学生只要取得较少的进步就可以。所有的学生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基本标准,在达到这个基本标准的基础之上,再去推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教学意图,避免他们出现“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等情况,教师应该增强课堂互动,做到分层不分离,大家仍然是一个互相帮助,彼此学习的紧密集体。
例如上文所说,教师可以针对小学高年级男女学生的差异来组织以性别为基础的分层教学。但是,这种分层不能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不能强制要求男生或女生必须如何。教师既要允许男生去尝试板羽球,联系健身操锻炼体态,也要让女生有机会去感受较为激烈的对抗性体育活动。必要的时候,应该抓住此时男女生在身体素质上还没有出现过大差异的有利时机,组织男女生之间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或者将男女生打散进行比赛。在其他分层教学上,也要注意类似的教学交叉,打破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隔阂感。
总而言之,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学工作也不能一成不变。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近些年克服了不少困难,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这些成绩是过去的,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推动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辉.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家庭生活指南,2019(12):220.
[2]刘斌林.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探论[J].中国教师,2019(S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