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隽 吴波
[摘要]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大多专业比较齐全且有一定的特色,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吻合,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区域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专业群资源利用率较低、专业群管理机制落后。因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多方共举,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以群建院,创新院校管理机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群
[作者简介]李隽(1976- ),女,湖北钟祥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吴波(1976- ),男,陕西汉中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项目“供给侧改革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优化和内涵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a/2016/03/33,项目主持人:李隽、吴波)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1-0052-0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江苏沿海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倡议及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发展潜力巨大。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把握国家战略机遇,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专业群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質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一、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成效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0年6月30日,江苏沿海地区共有高职院校10所,具体分布为南通5所、盐城3所、连云港2所。其中,1所国家示范校、1所国家骨干校、6所省示范校、3所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和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1所民办校(见下页表1)。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专业群建设初见成效。
1.专业群建设取得较好成绩。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双高计划”名单,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的航海技术专业群以及南通职业大学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成功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另外,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省高水平专业群名单,江苏沿海10所高职院校共有17个专业群入选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专业群入选省高水平专业群培育项目。
2.专业比较齐全,且有一定特色。据调查,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大多专业设置比较齐全,覆盖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截至2019年)设置的19个专业大类中的17个,专业大类覆盖率为89.47%,并且具有一定特色。比如,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形成的“以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体,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为两翼,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在中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领域发挥着领军作用。此外,南通职业大学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南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以农林科技为特色的专业集群、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等也是特色鲜明,在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强影响力。
3.专业设置符合国家战略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近几年,按照供给侧改革需要,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停招或撤销了保险、社会工作、政府采购等传统专业,开设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新专业,专业优化顺应了国家战略的新要求。同时,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对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发展要求。近几年,各校不断加大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以适应江苏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总要求。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群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院校专业特色不鲜明。江苏沿海地区由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办学方式等差异较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处于第一梯队的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职业大学已处于专业群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全力加强“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这3所院校专业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专业建设基础好。多年来,3所学校紧密围绕南通市主导产业集群构建专业集群,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专业群建设成果显著。处于第二梯队的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目前正处于专业群建设中期,其重点工作是把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进行整合,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个别专业群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为了顺应专业群建设趋势,将性质相近的专业进行简单组合,专业群建设貌合神离;二是未对接地方产业链,专业群构建缺乏清晰的逻辑思路。处于第三梯队的明达职业技术学院还处于专业群建设初期,主要是根据学科分类来划分专业(群),未体现产业需求导向。另外,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和明达职业技术学院这3所院校专业特色不突出。
2.专业群设计不合理,与区域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江苏沿海部分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学科体系,同质化现象较突出,与地方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根据《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江苏沿海地区要着力构建沿海现代产业体系。南通重点发展船舶海工及重装备产业集群,盐城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集群,连云港重点发展石化产业集群。对照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情况可见,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职业大学这3所院校的专业(集)群较好地对接了地方产业集群。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以农业特色为主,应重点对接第一产业;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以商贸特色为主,应重点对接第三产业,但这两所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对接并不紧密,专业集群优势尚未发挥。盐城的两所高职院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除外)与地方产业集群契合度也较低,未能体现汽车专业集群优势,仍然处于传统专业的组合阶段。连云港的两所高职院校,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的财经特色比较鲜明,发挥了该校的传统专业优势,但与连云港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对接欠缺,专业群还缺乏有效整合;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群建设比较滞后,未对接连云港重点发展的石化产业集群,6大专业群较分散,缺乏对区域产业链的系统分析和整体架构。
3.专业群资源整合不力,资源利用率较低。从沿海高职院校专业群资源配置情况看,要素配置仍然沿用专业建设模式,教学资源依旧按照专业配置、条块分割,专业群资源建设缺乏高效整合,利用率较低。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资源共享。“集群的优势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①近年来,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特别是苏北沿海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生源危机、资源欠缺、专业设置与办学方式转变滞后等问题。为了吸引生源,不少高职院校每年不断增加新专业和撤销老专业,专业的频繁更换使得专业建设的积累优势难以形成,专业资源更加分散。此外,部分高职院校专业开设横跨多个大类,各专业间关联度较低,教学资源无法共享,集群效应未能体现。部分院校除一些基础平台课资源共享外,绝大多数专业资源仍是各二级学院各自所有、各自使用。还有部分院校由于管理机制滞后,专业群建设未站在学校整体发展角度,仍是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相似性就近内部组合。各二级学院因招生、编制、利益等现实问题,不但缺乏教学资源的共享意识,更缺乏与产业、企业的合作交流。这都极大地限制了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致使专业建设投入增加,办学效益和质量却大大降低。
4.专业群管理机制落后,严重制约了专业群的健康发展。专业群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缺乏顶层设计,未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首先,专业群建设缺乏校级教学管理机构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江苏沿海高职学院大多沿用直线职能式“校—院—系(教研室)—专业”管理结构,专业隶属于各二级学院下面的相应系部,由于专业群建设分属于不同院系,跨院系的人、财、物资源调配难度较大,各种教学资源无法共享。其次,未真正建立专业群负责人制。部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群负责人是二级学院或系部行政负责人,但实际上大多只是名义上的,而真正负责的是教研室主任或学科带头人。专业群负责人权利和责任模糊,致使真正的专业群负责人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此外,专业群的人事安排、团队构建、资源调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专业群的健康发展。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对策
1.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特色优势专业群的构建应从战略视角找准定位,坚持以系统工程理念理清构建思路。一是加强专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升级对技术、职业岗位(群)、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立足于当前并有超前思维进行整体设计。二是从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分析自身长期积累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扬长避短,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三是需要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满足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拓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快速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成专业群健康发展,打造竞争优势。四是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和预警机制,紧跟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不断调整与优化专业群结构。
2.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集群。按照国家专业群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应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江苏沿海高职院校要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及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精准对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沿海三市“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结合各校办学优势,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集群。南通高职院校应重点打造以船舶海工高端产业及产业高端为特色的专业集群,同时带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數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专业集群建设,不断提升专业集群整体规模和综合竞争力。盐城高职院校应重点围绕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钢铁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专业集群,同时还要加快建设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地方优势专业集群,以及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专业集群,并促进三大专业集群深度融合、协同提升。连云港高职院校应加快建设高端石化专业集群,并带动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电商等专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此外,江苏沿海高职院校还应向海发展,大力打造高效特色海洋渔业、海洋高端制造业、海洋绿色产业、滨海特色文旅业等高水平沿海特色专业集群。总之,专业集群的统筹规划要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要坚持系统观,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实现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的全面对接。
3.多方共举,实现资源集成共享。江苏沿海高职院校要紧跟行业,密切企业,依托政府,秉持“集约、高效、共享”目标,通过校政行企深度合作开发优质专业群资源,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打造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新生态。专业群建设应注重课程体系、师资、资源库、实训场所、网络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集成共享。一是建立专门的校政行企合作机构,依托政府引导,以牵手行业领军企业为着力点,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二是以专业群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引进大师、工匠和产业教授,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构建“懂技术、会教学、擅应用、能创新”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三是加强各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实训环境融合发展,建设校政行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室)。四是积极开发数字化实训平台,推进专业资源库建设,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立体化学习环境,覆盖学生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的全过程,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总之,专业群建设应依据行业技术岗位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资源建设标准,汇聚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实现跨界融合、集成共建。
4.以群建院,创新院校管理机制。解决专业群内跨院系、跨专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以群建院,即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设置二级学院,推行二级管理。从校级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校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同时,要以专业群建设为中心,集聚校内全部资源,汇聚行、企业优质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为专业群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从二级学院来看,高职院校应以资源为导向,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调整优化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所有资源向专业群聚集,实现集群效应的最大化。多渠道选拔名副其实的专业群负责人,充分发挥专业群负责人在专业群建设、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全方位激发专业群负责人的积极性。此外,各高职院校还应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评价与反馈机制,并与专业群动态调整与预警机制对接,定期对专业群建设要素进行评估,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促进专业群建设持续改进。
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是抓好专业群建设。供给侧改革下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迫切需要找准定位、对接产业、资源共享、创新机制,积极服务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对人才供给的新需求,为“一带一路”倡议及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发展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周桂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29):2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20-07-09)[2020-10-16].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202
007/t20200709_470937.html.
[2]任占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4-8.
[3]周开俊.基于区域产业链的高水平专业群构建路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4):21-24.
[4]丁金昌,陈宇.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思考与运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