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锋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下,基础教育要从国家层面出发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中地理课程具有不容忽视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水循环”为例,探索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实践育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地理;实践;水循环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89-02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的工作就是教育学生。“教”与“育”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基础教育课程应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地理实践教育能力,让学生在地理实践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一、地理实践的育人价值
学生学习地理,既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又要能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体现了实践的价值。实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勇于分析、勇于积累,透过地理表面现象看地理本质,这是实现地理实践育人的重要工作。
实践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究的精神,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对象来“塑造”。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应该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学生应该在实践中体现自我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这不是教师想象的产物,而是教师根据学习的需要和教学的目的创设的。事实上,对于地理课本中需要较强空间思维的天文地理、“埋藏很深”的地壳运动、图文并茂的地表形态、“难以捉摸”的地球大气等“深奥”的地理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很多学生对地理望而却步。为此,地理教师必须大力加强地理实践教育,这样才能让所教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地理实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等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育人”的尝试
笔者所在学校在地理学科实践育人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让学生制作水循环动态教学视频和立体模型教具
改进“水循环”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引进先进教学设备,如平板电脑、3D打印机等,利用互联网资源、地理教学软件等,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学会利用軟件制作自己的水循环教学视频,学会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学会正确理解并讲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而提高地理实践探究能力,爱上地理。学生通过制作水循环教学视频,能够更好地了解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系统。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整体上不会增加或减少。
2.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水循环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桥梁。各种各样的物质主要通过地表径流运到海洋。
4.水循环是一个动力循环系统,不断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
二是利用地理实验室中水循环的教学道具,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搭建水循环的立体模型,模拟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实时播报水循环的环节、原理、过程,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参加水循环实践教学的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更透彻,在测试中在相关题目上的得分更高。
(二)成立水循环研究小组
水循环研究小组以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水循环知识解决身边地理问题为目标,以开展水循环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以水循环知识为载体,研究解决河流生态环境、河流污染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将水循环的知识与广西南宁市南湖水质治理相结合提出思考问题:
1.现在南湖水质为什么如此之好?
2.没有治理之前,南湖水质变差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改善南湖水质?
4.现在南湖水质变好了,我们该如何维护?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水循环研究小组还积极参与学校每周的校本课程活动。在学校元旦游园活动中,水循环研究小组制作的“五彩的水循环”展示出水循环的三种形式,效果形象、逼真,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让地理知识得到了内化。实践证明,成立水循环研究小组是实现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水循环现场实践探究
一是在学校的地理园,利用烧瓶、石棉网、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沙盘(包含沙子和黏土)、自来水,模拟水循环,问学生一些关于实验的问题:
1.描述实验中水循环的过程,并由此推断出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若要改变水蒸气遇到玻璃冷却形成水滴的量的多少,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3.利用现有的实验用品,你能模拟水循环的三种形式吗?如果没有成功,你怎么改进呢?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很容易掌握水循环的三种形式——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也很好理解三种水循环的含义:海上内循环是海洋水蒸发成水汽,上升到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落在海洋上,只发生在海洋区域内;陆上内循环是内陆湖泊蒸发、蒸腾形成的水汽上升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海陆间循环是海洋水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高空,被季风、盛行风等输送到陆地上空,其中部分水汽凝结降落在陆地上,一部分降水落到地表,通过蒸发或蒸腾作用返回到大气中,一部分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最终流入海洋,一部分降水形成地下径流,渗入海洋。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观察地表径流和下渗在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差异:同样的水在沙质土壤的河流中下渗量大,而在黏土土质的河流中下渗量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直观而具体地理解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和下渗,以及影响地表径流和下渗的因素。学生通过观察还会发现不同温度条件下“降水”的多少不同,从而学生又提出问题:
1.为什么不同温度条件下“降水”量不同?
2.是不是水的温度越高“降水”就越多?
3.如果没有玻璃还能发生“降水”吗?
4.玻璃在“降水”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5.在自然界的降水中什么发挥了玻璃的作用?
递进式的问题让学生总结出形成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有充足的水汽;水蒸气连续上升和冷凝、有大量的凝结核(自然界中的凝结核主要是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和尘埃)。这样能更好地构建水循环知识体系和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是在江河上游地区进行现场勘察。学生通过实践发现,上游地区水流的速度更快、侵蚀作用更强,以强烈的下蚀作用为主,河谷的形態为V型,进而推知水循环环节地表径流在上游地区的主要作用。
三是在河流中下游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中下游地区河流的水流速度相对于上游慢了,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加强,河面展宽,河谷的形态为U型。由于河流流速减慢,地表物质在下游地区搬运、堆积形成河漫滩、冲积平原、三角洲等多姿多彩的地貌。学生在实地探究中能够感受到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美,也能真正理解生活即地理、地理即生活,真正理解生活中的“激流勇进”“漂流”为什么多在河流的上游,而河运为什么多在河流的中下游。学生通过深入观察还发现,水量大的河流最终流入大海,而水量小的河流,下游有断流的现象,于是又产生疑问:
1.现实中有哪些河流有断流现象?
2.有断流现象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世界的哪些地区?
3.河流出现断流现象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4.河流出现断流现象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
5.我们可以为避免河流断流做些什么呢?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地理、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继续探索未知的地理世界。
(四)成立水循环专题高考命题小组
成立水循环专题高考命题小组是帮助学生应对地理高考水循环难点问题的一个重要路径。对于在地理方面有良好天赋并有兴趣爱好和一定学力水平的学生,我们鼓励其针对水循环专题进行命题,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系统培训和训练。同时,邀请区内地理名师开展水循环知识论坛,给予学生指导;注重与南宁二中、南宁三中、南宁八中、南宁三十三中建立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更好的示范性高中平台学习和交流。同时,学校地理组编制了《广西的河流》《南宁的河流》《武鸣的河流》等乡土地理课程和校本课程,从区级、市级、县级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通过在水循环专题高考命题小组里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知识不同的考点和考向,以及高考中针对水循环知识的不同设问方式。从测试效果看,参与水循环专题高考命题小组的学生在解答考查该知识点的题目时占有一定的优势。
地理学科实践育人活动是我们探索的方向,今后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实施标准,更好地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只有不断思考和创新,我们才能勇立地理实践育人的潮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条件,不负时代赋予教师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使命。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