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产业链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

2021-11-20 11:23周艺红朱骏军王正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产业链探索

周艺红 朱骏军 王正才

摘  要: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三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对接产业链开展校企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成基于大型企业培养、基于产业园区模具企业集群、基于数字科技园“院园融合”中小企业集聚的具有本地特色的三种现代学徒制范式,对推动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对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启示: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夯实顶层设计;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激发利益主体活力;对接“1+X”证书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吸收国际先进标准,促进教育高质发展。

关键词: 产业链; 现代学徒制;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5-0023-05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我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加快了现代学徒制探索的步伐。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现代学徒制有效缓解了企业选人、育人、用人、留人难的问题,明显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结合,培养了一大批能学以致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对接产业链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提供区域人力资源支持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我国大中型企业面临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中小微企业出现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承担着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与创业的重要职责。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单纯靠学校传统教育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实现。现代学徒制吸收和传承了古代学徒制之精髓,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为传统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培养具有精湛技术的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新使命[1],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

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迫切需要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现代学徒制作为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将企业由人才培养结果被动的接收者,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者、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工作岗位的提供者、考核结果的评价者、培养结果的受益者[2]。现代学徒制大大提升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有效性、持续性和深入性,有力促进了教育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

(三)促进大国“工匠精神”培育

“工匠精神”是一种生产力,是一股引领劳动者付诸积极行动的力量。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追求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是企业提升品质的前提,更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撑。现代学徒制是培育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根基,是发扬光大大国“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3]。依托现代学徒制,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培养环节,让“工匠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使学生成为新时期的“新工匠”,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行业企业。

二、对接产业链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实践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双高”院校,多年来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政、校、企‘三方联动”的“三三模式”,被誉为“现代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学校持续深化“三三模式”,推进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等4个教育部首批试点的现代学徒制专业为抓手,开展对接产业链的校企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一)三种设计:形成现代学徒制典型模式

学校在兼顾国情特点、地方特点、企业需求、学校实际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着力解决校企合作育人“双主体”职责不清、学生“双身份”不明,以及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沒有构建等主要问题,形成具有宁波本地特色的三种现代学徒制典型模式,见表1。

1. 与龙头企业对接,开展基于大型企业培养的机电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宁波海天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注塑机生产企业和中国主要的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拥有海天国际和海天精工两家主板上市公司以及七十余家海内外子公司,产品几乎覆盖了机电装备制造整个产业链。学校依托海天集团先进制造产业链与国内国际市场优势,在十多年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大型企业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海天集团组建了现代学徒制国际订单班,学生即学徒分段在学校与企业交替学习与实践。采用2-3周学校学习,2-3周企业实践的方式轮换安排教学。任课教师跟班实践,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及时应用和验证理论教学成果,现场解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与企业师傅建立长期的师徒结对关系;企业技术人员与校内专任教师结对,提高专任教师技术水平;建立企业师傅激励制度;建立完整的校企共同评价办法,赋于企业充分的教学管理与考核权限,建立校企双向监控、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以海天集团的初、中、高三级考核证书作为学徒出师考核标准之一,实现学历证书与企业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衔接。

2. 与“模具之都”企业群对接,开展基于产业园区模具企业集群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宁波是中国“模具之都”,北仑是“中国模具之乡”、“压铸模之乡”及“中国压铸模具产业基地”,是首个被授牌的国字号模具产业基地。2016年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高精密、智能化、自动化”成为模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急需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积极与模具企业开展合作,把企业人力资源早期开发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推动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依托区域模具企业集聚形成的模具产业园区和汽车零部制造企业集群优势,推进“产训合一、项目贯通、多元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训合一”即企业生产与学生技术技能训练的高度统一。以学校和企业为育人双主体,校企共同投入人力、资金、设备,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中心和跨企业训练中心(简称“中心”),构建“学校、中心、企业”三个教学场所有效衔接的教学平台,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共管的“中心”实训场地与设备,以企业真实产品作为实训载体,边学边训;利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学生在真实岗位实践,体验“企业员工”的工作过程,在实际生产中掌握岗位技能,形成“以企业生产任务融入实训教学,以企业岗位实践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项目贯通”即通过来自企业、源于市场的真实产品的生产作为训练项目,由简单到复杂递进组织,构建“教学做”项目、专业群共享“学训”项目和企业“产训”项目,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术技能、创新能力于一体的项目化培养体系。“多元评价”即学校、企业、社会评价组织、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通过学校的学习成绩考评、企业实践经历与岗位能力考核、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等方式形成多维度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

3. 与中小微企业群对接,开展基于数字科技园“院园融合”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是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开发区、宁波经信委三方出资成立,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场所,突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合作共建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目前,园区注册企业425家,其中有44家工业设计企业。工业设计专业依托数字科技园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院园融合”中小微企业集聚的、“以工作室为平台,校企协同安排,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工业设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设计专业与合作企业搭建了“校企一体化”育人平台:老师=老总(师傅)、教室=工作室(企业工作场所)、教师=同事、学生=准员工,形成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家合一,学生培养和员工培训合一,教师技术服务和企业项目开发合一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工业设计专业以多家企业的工作室为平台,组成由企业师傅、项目团队、专职教师共处一室的学徒制教师团队,校企之间人员共聘互用;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岗位需求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有效转化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把实践教学环节嫁接到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做到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标准的有效对接;课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开展,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完成指导和考核。教学场所根据需要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堂到企业有机结合。学徒入学即下企业全程“跟岗实训”,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项目开发,到毕业之时完成多个产品的开发,且产品已进入到企业生产阶段,真正实现校、企、生三方利益共赢。

(二)四层保障:推动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1. 组织保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元育人。为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校企共同成立了试点工作两级组织机构。在试点工作领导层面,组建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主要合作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试点工作的整体推进。在试点工作实施层面,成立由学校教务处、招生办、学生处、分院等相关部门和试点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技术主管等组成的现代学徒制联盟或工作委员会,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学校与所有试点专业的合作企业均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建立育人共同体。海天集团与学校机电学院共建海天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管理模式;成立基于产业园区模具企业集群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联合工作组,重点完善学徒、学校和企业(群)三方协议,并与合作企业逐一签订学徒制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園的“院园融合”育人模式,明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公司以及宁波市软件测评与服务中心(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属服务机构)三方的股权与职责,使数字科技园成为深化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服务、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产业集聚与企业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和纽带。

2. 经费保障:共担人才培养成本

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探索建立成本分担、资源共享的机制。学校设立总额100万元的现代学徒制运行管理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试点专业的企业师傅课时津贴和奖励、课程开发、教材开发、日常运行开支等方面。企业为学徒购买工伤保险(雇主责任险),提供薪酬。同时,企业设立质量奖,学生项目成果作品如被企业采纳,则给予奖励。余姚市政府每年提供生均专项补助经费7200元/生,用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跨企业训练中心的建设和改善学徒实践教学条件。学校还投入专项经费建设和完善试点专业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做好基础性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的衔接工作,以对接企业生产实训,缩短学生上岗训练时间。

3. 制度保障:规范学徒培养过程

为保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深入实施,学校制订了三类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第一类为“实施方案类”,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操作步骤等方面制订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计划,如《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意见》《学徒制校外实训基地课程计划》等。第二类为“办法细则类”,针对专项工作提出办法或意见,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师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日常教学管理和学徒管理暂行办法》等。第三类为“协议规范类”,主要保障学生学徒身份和相应的合法权益,如《学徒制生权益保障制度》《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四方协议》《现代学徒制试点人才培养师徒协议》等。

4. 政策保障:激发先行者动力

优良的政策环境能激发校企双导师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内生动力。为此,学校制定了以下措施:一是將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纳入学校企业兼职教师库,经审核后列入日常教学经费开支,确保企业兼职教师课程津贴发放足额且及时。二是改革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将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教师企业指导及相关工作视同实训课程,记入教师教学工作量;三是修订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将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核定为国家级教改项目,试点的四个专业核定为省级教改项目,负责和参与的教师共享有4000分的教改分;四是将试点工作与教师职称评聘要求对接,经过评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建设成果视同教师职称评聘时的省部级课题。

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对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2014年以来,国家从不同角度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没能跳出“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主要原因是制度设计、政策激励、标准制订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对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有如下启示:

(一)完善政策法规,夯实顶层设计基础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配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的支持。如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即双元制是国家的一种教育制度,联邦政府通过建立《联邦职业教育法》等系列法律法规,详细规定了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徒在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责权利,学徒制参与各方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约[4]。目前,我国与学徒制相关的政策法规总体过于宏观,地方性政策不够明确,操作性不强,缺乏推进的策略及措施。建议由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建立、完善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确立学徒制的法律地位;建立起国家—省—地方的三级学徒制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赋予行业协会职权,为职业教育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形成现代学徒制长效育人体制机制,为企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产教融合模式植入职业教育。

(二)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激发利益相关者的活力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一项长期工作,无论站在国家的角度还是企业、个人的角度,都是一项人力资本较高的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应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可借鉴英国建立的以学徒税收为基础的经费投入制度。学徒税是英国于2017年开始向全国公共和私营单位雇主收取的新税种,雇主无论是否开展现代学徒制,都须缴纳[5]。学徒税的征收看似增加了英国雇主的税收负担,其实不然。雇主如果致力于开展现代学徒制,将获得税收减免、专项补助等比所缴纳的税款更多的资金。因此,我国也应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比如建立财政专项经费,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出台对优秀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奖励政策,为学徒留任出台诸如住房、无息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系列措施,培育形成一批愿意投身于职业教育的企业,造就一批校企利益共同体。

(三)对接“1+X”证书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国家试行“1+X”证书制度,是对接科技发展、市场需求的重要机制,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1+X”证书中的“1”指学历证书,“X”指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承载着毕业生实际的技术技能水平,也是企业接受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之一[6]。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应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的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适度融入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扣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校企协同开发融合行业标准与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校本教材;统筹安排工学交替,校企共同组建结构化教师团队,实施模块化教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标准,促进教育高质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标准先行。从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如企业标准、岗位标准、校企双导师标准等。从行业与学校角度,可借鉴国际学徒制质量标准,如把中国现代学徒制模具类专业培养需求与英国EAL认证标准结合起来,联合中英企业开发与EAL标准对接的模具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探索英国现代学徒制在中国应用的新模式;可引进德国IHK职业认证体系、教学标准、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IHK机电师)培养,探索“学历证书+IHK证书”的技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标准体系改造。

参考文献:

[1] 刘晶晶.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D]. 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9:13.

[2] 龚小涛,赵鹏飞,石范峰. 双高计划背景下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路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41.

[3] 古翠凤,韦燕纳. 广西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2020(2):2.

[4] 黄蘋. 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分析及启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 2016,15(3):121-125.

[5] 吴雪萍,杨莉萍. 英国的学徒制经费投入:演变、方式及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47-49.

[6] 徐凤,李进. 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及试行路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9.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产业链探索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