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20 11:23包训艳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育人

包训艳

摘  要: 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是职教改革的重要举措,两者在人才培养的内在导向、运行机制和基本要求等方面关系紧密,两者有机融合,既为现有的现代學徒制实践探寻了新的突破路径,又顺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两者的融合,在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标准和课证融通等方面产生了新的诉求。积极发挥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多元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X”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全方位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是解决新诉求的重要实施路径。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1+X”证书制度;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5-0028-06

一、背 景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若不及时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借鉴“双元”育人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推动校企融合办学;同时指出以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构建职业教学国家标准。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势必会碰撞,如何将两者融合,发挥两种制度的整合优势,是当下很多职业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物流管理专业2018年为浙江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顺丰速运开展合作育人,至今已开展了物流客户服务和快递网点负责人学徒制项目。2019年,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成功申报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申报项目为快递运营管理,意在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现代学徒制注重校企深度融合,教师和企业师傅协同育人,以凸显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化;“1+X”证书制度倡导在职业教育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在学历证书的指标之上引入“X”,即职业资格证书,构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并倒逼职业教育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两种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内在导向等方面存在一致性,所以具备融通前提,但在课程体系、考核标准、课证融通等领域仍需进一步疏通,才能发挥1+1大于2的效果。

二、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制度融合育人模式的可行性

(一)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融合模式,具有叠加效应

我国于2015年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注重在育人的全过程中校企深度合作,以职业院校和用人企业作为双元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徒招工选拔、日常教学、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全过程,学生以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教育,该模式以企业的高参与度保障了学徒与企业、学徒与岗位的高匹配度。2019年,教育部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的是职业资格证书,较传统的职教评价体系,更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与提升,并倒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在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市场化需求程度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将“1+X”证书制度融入现代学徒制实践,能有效解决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优化与丰富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我院在“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两种模式在并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通过探索“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的融合,才能发挥制度和模式最大优势。它是完善现代学徒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全新尝试,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开创了行业、企业和院校多方合作办学的新局面。

三、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的内在联系

(一)两者内在导向一致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学徒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1+X”证书制度中的“X”,以引入行业、企业的人才标准,构建学校与行业的多元评价体系,引导职业教育改革。两者都是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导向,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两者的目标一致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的指向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是将企业对职工的培养过程与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进行了高度整合,通过企业的高度参与,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融入到职业院校育人的全过程,提高人才的复合程度。“1+X”证书制度是“1”与“X”的有效融通,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可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作为学生职业能力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将证书获取过程和职业能力提升过程融为一体。通过构建多元人才评价体系,提高职业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准。

(三)两者基本要求一致

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若要达到预期效果,都必须深化“三教改革”,“三教”即教师、教材和教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企业师傅和专任教师共同作为人才培养导师,企业师傅承担职业性、专业性强的学徒制核心课程教学,专任教师主要承担专业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在教材建设中,校企共同设计教材,注重将企业的具体业务、具体岗位的相关要求融入到教材中;在教法上,将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的育人理念进行融合,教学环境在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必要切换,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组合使用。在“1+X”证书制度中,教师需要精准理解职教改革理念,精准把握“1”和“X”标准,能将两者有机整合,以满足行业和社会对新技术、新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需要将企业师傅、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师等教育主体进行整合,将“1+X”证书制度中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教材中;在教法上,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方式为主的多元的、灵活的、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

四、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制度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将自身办学优势与顺丰速运企业运营优势进行了有机整合,2018年成功申报为浙江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自申报至今,组建了现代学徒制项目领导小组和师资团队,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与顺丰速运先后展开了多个现代学徒制育人项目。已形成了成熟的“校企共同培养、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双身份学习”的人才共育局面。先后开展了“物流客户服务”和“网点负责人”学徒制项目,与23名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了学生(徒) 的双重身份,确保了学徒的保险、劳动报酬等权益,以及学校、企业在培养过程的职责。通过校企深入沟通,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特点,共同进行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制定了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学徒管理方案、考核标准、岗位标准、师资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联合实施教学活动和学徒考核。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构建了双元育人模式,组建了一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组成的教学团队,实现了互聘互用[1];学生以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接受人才培养。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自成功申报以来,取得了以下成效:

1. 深化了校企合作

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项目是我院与快递龙头企业顺丰速运共建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双方充分交流各自需求,明确各自职责,合作共建了校内学徒制职场:物流信息服务工作室和快递运营服务站,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共同把关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双元”育人。

2. 助推了职教改革

校内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学生以学徒身份履行岗位职责,在物流客户服务项目中,学徒完成客户服务的基本操作和流程设计,进行物流客户投诉处理、事后回访、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等相关业务。在网点运营项目中,学徒在培养期内,被分派至不同快递网点,依据快递员—仓储管理员—网点负责人的培养通道,完成不同岗位的轮训,在岗完成网点的整体运营管理、仓储管理系统的使用,以及新网点的选址、组织架构的构建、物流方案设计等。在场景化的教学过程中,将具体岗位任务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使教学与行业、企业更贴近。

在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共性的、亟待破解的实践难题,主要体现在:(1)校企力量有限,企业和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积极性不高。目前学徒制企业参与校企联合育人的最大动力为满足自身用人需求,这就造成用人高峰期时,企业积极主动,一旦用人需求萎缩,企业的参与热情也将消退,影响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连续性。(2)人才培养面狭窄。现代学徒制是学徒制合作企业就企业特定岗位与职业院校展开合作育人,面向的企业及岗位群相对较窄。以我院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先后与顺丰开展了物流客户服务和快递网点负责人两个学徒制项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提升学生在物流客户服务和快递网点运营管理相关领域的职业技能,对专业其他技能有所忽视,这种面向具体企业、具体岗位的点对点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能满足当前单个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复制性,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职教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偏差。

3. 行业认可度不高。从实践来看,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资源等的建设过程中,重点强化学徒对特定岗位的能力培养,缺乏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引入,导致行业的认同度不高。

(二)“1+X”证书制度的实践

2019年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成功申报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申报项目为快递经营管理。自申报至今,物流管理专业主要的实践内容有:依据《快递运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将《快递运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涉及的物流基础、仓储、配送、运输、客户开发、成本核算和物流信息技术等培训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并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相关要求对部分专业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组织了专业教师开展“1+X”证书制度业务培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浙江省快递业务能力技能大赛。

五、“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的诉求

“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是职教改革的重要路径,将两者有机融合必然产生新的诉求。主要有:

(一)如何发挥“1+X”培训评价组织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最大效能

在“1+X”证书制度中,培训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行业组织、教育机构和第三方评价组织的三重身份承担着教学资源开发、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考核评价等重要工作。将培训机构引入现代学徒制的人才评价体系,能弥补现代学徒制的人才评价标准中缺乏行业视角的不足。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三者如何协作,将是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融合育人模式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处理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的融合

學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1+X”证书制度中构成了系统、全面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新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现有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融合。如我院申报的“1+X”证书制度——快递运营项目,依据快递运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三级逐级递进,标准中详细列出了每一等级的具体要求。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标准,将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作相应调整。其次需要对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等进行重新架构。此外,如何将“1+X”证书制度中职业标准的通用性要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要求进行对接,也是两者融合的关键所在。

(三)如何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满足融合模式的更高要求

“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的深度融合对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任教师同时担任教师和培训师的角色,需要树立传统学校教学与培训并重的理念,将教学与培训进行融合,在融合中提升培训和教学能力。专任教师需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全吃透,并融入专业教学,着实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同时,企业师傅需要将“1+X”证书制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标企业岗位标准,并进行整合,贯穿应用于学徒培养的全过程,达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相应要求[2]。

(四)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在两种模式的融合过程中,不能脱离因材施教的教育本质,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的个体差异。“1+X”证书制度意在通过学历加技能的融通方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从行业层面建立职业技能标准,以递进的方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在“1+X”证书制度中,允许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职业技能证书的种类和个数,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多可能,使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相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现代学徒制点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让学生在现岗位上进行自主职业技能选择,将是两者融合的一大难点。

六、探索“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引入培训评价机制,构建“多元”育人评价机制

1. 应创新协同育人路径。引入“1+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构建学校+企业+培训评价组织的“多元”育人长效运行机制,三方共同組建评价小组,作为融合育人模式的实施者、育人效果的评价者、育人质量的监督者。

2. 三方既要协力配合,也要各司其职。三方需要充分沟通,细致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学校育人标准、企业用人标准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等。三方更要各司其职,其中学校主要负责专业基础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企业主要负责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学徒职业生涯规划与技能评价;培训评价组织主要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的开发,对学徒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与认证,对专任教师进行资质培训、考核与认证。

3. 要建立明确、清晰的责任分担机制。在三方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各自的职责,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以评估三方的履职水平,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严重失察、失责行为,要追究相关方的责任,并及时做好纠正措施。

(二)课证融通,构建分段分类分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创新课程建设思路,加快课证融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保证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首先,应组建以学校、企业与培训评价组织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团队,将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与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学徒制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将“1+X”证书培训内容融入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重建课程标准,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校、企、培训机构应在认真调研、深度论证的基础上,选定专业相关性强、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再次,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融合、职业能力等级证书与学徒项目岗位标准相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开发相融合,构建分段分类分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1+X”与现代学徒制融合模式的人才培养[3]。融合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见图1。

(三)系统谋划,打造高水平双导师队伍

融合模式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是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应从准入资格、培养、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升师资团队的综合能力。一是严格师资准入把关。校内专任教师应优先选择双师素质教师,要求教师既懂教学,又要会实践操作;既能传授专业知识,又擅长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体化教学等方面给予指导。应选择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业务骨干作为企业师傅。二是强化师资培养。学校和企业应成立师资管理团队,制定师资队伍能力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可以以企业挂职锻炼、项目化培训、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强对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培训,尤其是需要将“1+X”证书制度中的“X”职业技能培训注入培养内容,鼓励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经过培训取得“X”职业资格证书,提升教学和培训的综合能力。针对企业师傅强实践、弱教学的特点,应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4]。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学校和企业应制定考核激励方案,着实提升师资队伍的待遇。对于校内专任教师,学校可将双师素质等级、“X”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学徒制工作绩效,作为教师职称晋级、年终考核、岗位工资等方面的重要考核依据。对于企业师傅,应将其学徒制工作绩效纳入企业工作绩效考核,设立带徒津贴,在职位晋升和人才选拔等方面向企业师傅倾斜。此外,学校和企业应对师资队伍实行灵活、动态的管理。团队成员能上能下,鼓励优秀教师、企业人员以多种形式参与人才培养。

(四)以学生为中心,专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融合教育模式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本。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纳入人才培养的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建立覆盖范围广、系统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涵盖学生管理、师资管理、质量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三是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全程共同参与,依据学生自评、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职业资格鉴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能力评价。四是动态调整。应根据学生发展、行业发展、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作动态调整,让人才培养能紧跟时代变化[5]。

七、结语

新的时代背景下,职教改革势在必行。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是职教改革的重要举措,单一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容易存在诸多不足,而两者在人才培养的内在导向、运行机制、基本要求等方面联系紧密,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新尝试。两者的融合产生了新的诉求,需要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融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寻找新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 朱厚望,侯雪梅. 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新诉求与路径选择[J]. 职教论坛,2020(7):24-29.

[2] 杨丽娟.基于1+X与现代学徒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融合模式的研究: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9):177-179.

[3] 南旭光,张培.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问题、逻辑与进路[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2):5-10.

[4] 龚添妙,杨虹. 1+X 证书制度中培训评价组织的角色定位及最大效能发挥[J]. 教育与职业,2020(6):33-38.

[5] 宋立,梁师俊. 建设类高职院校“1+1+X”现代学徒制共同体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62-65.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