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跃
先分享这样一则故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从这里走出沙漠大约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在肯·莱文1926 年发现这个村庄之前,这里的人没有一个能走出大沙漠,因为比塞尔人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的沙漠中,没有方向的指引,他们只能跟着感觉走,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走出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可最终还是回到他们起步的地方。但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根据北斗星的指引,相继走出了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发展成了旅游胜地,这里的一个著名景点便是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醒目的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如果说对于沙漠中的人,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那么对于高三的你来说,新生活应当从科学确定目标开始。曾听到过很多同学为自己确立的目标,比如,我要考上XX 大学,我要考上XX 市的X 大学……那这样确立的目标科学、合理吗?我们又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确定目标的原则—— SMART 原则:
SMART 指的是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相 关 的(relevant)、 基 于 时 间 的(timebased)。具体的(specific)是指我们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具体。比如你想把数学学好,那么就应当这样设定目标,我每天一定要做两道题、学习数学30 分钟。可衡量的(measurable)是指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比如我这次的数学成绩要比上次提高10 分。可达到的(attainable)指的是目标既要在能力范围内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经常达不到目标会挫伤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打击我们的自信心,但太容易达到的目标也会让我们失去斗志,所以,可达到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难度,这样既可以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又能让我们保持奋进的热情。相关的(relevant)则是指与自己的客观实际相关,而不是简单的“白日梦”。基于时间的(time-based)是指目标必须要有完成的日期。这一点上,同学们应当注意,不但要确定最终目标的完成时间,还要设立多个小时间段上的“时间节点”,以便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有效地监控。
根据SMART原则制定目标时要从这五个方面对目标进行评估、修正,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比如运用SMART 原则对提高英语成绩目标的修订和评估过程,同学们可以参考表一,这样设定的目标更易于操作。同理,按照SMART原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大学目标设立为:我要考上X市的XX大学,它往年的分数线是XX分,录取位次大约在XXX 名。我的目标是高三上学期摸底分数达到XXX 分,位次XX 名。
表一
当我们设立了目标又应当如何去实现呢?1984 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讲了一个实现自己目标的有效方法:马拉松赛程很长,在每次比赛之前,他都会提前乘车熟悉一下比赛的路线,并且会把沿线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邮局,第二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就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他说道:“听到比赛开始的指令,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长长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些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但如果我刚开始比赛时,就把目标定在终点,那么跑到十几公里时就会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现在距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如果只盯着最后那次高考,一次次的模拟考试、测试练习就会让我们感到困顿不堪,但如果我们将这段日子划分成若干个时间节点,将一次次平时测验转化成高考前的小目标,我们就有了奋进的动力、努力的方向。有了一个个目标的引领,我们就能慢慢品尝进步的喜悦,通过点点成就感的获得,我们才能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才会学有所得。著名心理学教授史蒂文·里希指出: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部分,不但能增加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能减少付出的代价。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目标迟迟没有进展,那么你就需要反思自己的目标设置得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设立目标的原则,如果不合理,就要重新对目标进行评估,进而确立较为科学合理的目标。另外还应注意这个没有进展的目标是否需要继续分解转化,如果需要,就进行再分解。相信在科学目标的引领下,你们一定能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最后取得令自己满意的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