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19 13:10张天龙朱思翘
老区建设 2021年18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张天龙 朱思翘

[提 要]沿边地区具有较大的开放潜力和发展空间,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抓手,在我国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区域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1992年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来,沿边地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沿边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张天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公共行政;(北京 100091)朱思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公共政策。(北京 100710)

一、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在2018年之前,经济增长速度始终慢于全国增速,且差距较大,但在2018年,沿边地区回暖势头显著,首次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图1可以看出,2014至2017年,沿边地区GDP经济增速均低于全国,沿边地区与全国经济增速之间的差距呈波动上涨,2014年沿边地区与全国经济增速差距为10.07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增速差距缩小至4.16个百分点,而2016年、2017年差距逐渐扩大,2017年GDP增速差距高达12.25个百分点。在2018年,沿边地区GDP为10057.74亿元,经济增速首次高于全国经济增速,沿边地区GDP增速达11.10%,高于全国2.2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势头回暖迹象明显。

2018年,沿边地区GDP合计10057.74亿元,同比增长11.10%,由图2可知,在九省区中,新疆和内蒙古沿边地区GDP增速高于全国,GDP分别达2192.26亿元和1872.68亿元,同比增长45.46%和13.29%,两省沿边地区GDP占全国沿边地区GDP的40.42%,是沿边地区经济体量最大、发展最快的两个省区。

二、我国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我国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来,沿边地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因素,我国沿边地区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甚至许多内陆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是沿边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是基础设施及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都无法使当地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影响了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也不利于我国巩固边疆。因此,分析我国沿边地区开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真正实现稳固边疆,与周边国家构筑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一)地广人稀人才匮乏

我国沿边地区土地辽阔,但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如表1所示,我国沿边地区土地面积达1993367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2018年沿边地区人口为2366.68万人,仅占我国总人口的1.70%,较2017年同比下降1.80%。其中,新疆沿边地区土地面积最大,达664721平方公里,占沿边地区总面积的33%,人口仅为569万人。云南沿边地区人口最多,达727万人,占沿边地区总人口的31%。由于甘肃只有一个边境县即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因此甘肃省沿边地区2017年末总人口数最少,仅为2万人。在九个沿边省区中,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等五个省区,边境县总人口出现下降,其中,黑龙江同比下降56%,下降幅度最大。沿边九省区中,除广西、云南、新疆3个省区以外,其他省区人口均出现负增长,人才流失成为制约沿边地区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

沿边地区受自然禀赋、经济基础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不但人烟稀少且人才严重匮乏,教育发展落后。几十年来,由于沿边地区教育设施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原因,沿边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其他地区,不仅人口的平均文化教育程度偏低,且各方面人才极度匮乏。招收的大学生,因为沿边地区条件非常艰苦,且面临诸如择偶难、安家难、子女入托难等问题,所以很多人放弃工作到沿海等地区另谋职业。沿边地区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也很少愿意回到家乡工作,多选择留在大中城市或沿海地区工作。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人才的竞争,沿边地区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方面本来就存在较大的差距,使沿边地区难以为国内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本地人才外流使本来就人才匮乏的沿边地区更加雪上加霜,许多企业已经出现了人才招聘难、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沿边地区的人口素质和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既无法满足国家对沿边地区开放的要求,更难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较为滞后

1.经济发展规模相对较小

近年来随着沿边开放步伐加快,沿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虽然沿边地区占据我国五分之一以上的疆土,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规模仍相对较小。如表3所示,2018年我国沿边地区生产总值10057.74亿元,仅占全国的1.12%,且全国占比与2013年的1.55%相比,还下降了0.43个百分点。2013至2018年期间,沿边138个边境县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4.34%,虽然2018年沿边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回暖,但是从长期来看,六年間沿边地区经济增速仍与全国58.27%的经济增速有较大差距,是全国经济增速的四分之一。

根据表2和表3,从地方财政收入看,2013年沿边地区地方财政收入为642.47亿元,占全国的0.50%。其中,新疆沿边地区财政收入最高,达132.87亿元,内蒙古、云南、辽宁沿边地区紧随其后,分别为111.95亿元、97.41亿元、88亿元,四省沿边地区财政收入共占全国沿边地区财政收入的67%。2018年沿边地区的财政收入约为57734.80亿元。沿边九省中,有五个省区的财政收入出现下降,甘肃边境地区较2013年下降71.32%,辽宁下降53.77%,广西下降43.71%,吉林下降27.08%,黑龙江下降17.19%。较低的地方财政收入一方面显示了当地经济缺乏活力,另一方面则大大制约了地方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

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3年沿边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71.12亿元,占全国的0.74%,其中,云南、内蒙古、辽宁沿边地区居全国沿边地区前三位,分别为360.03亿元、348.03亿元、340.94亿元,三省沿边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占全国沿边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2018年沿边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714.4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3年的0.74%下降至2018年的0.71%。沿边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占比仍然偏低,反映出沿边地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仍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距,缺乏社会商品购买力。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2013年沿边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988.29亿元,占全国的1.34%。其中,内蒙古、新疆、吉林位居前三,分别为1510.29亿元、1490.67亿元、826.67亿元,三省沿边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我国沿边地区的64%。2018年,沿边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4182.0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65%。

综上,除地方财政收入外,我国沿边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均未超过5%,而土地面积却占我国疆土的五分之一以上。因此,沿边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量资源和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2.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如表2和表3所示,2013年沿边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生产总值的20%、46%和34%,第二产业占比最大。其中,沿边地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2%,工业是沿边地区的主要产业。2018年,沿边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38%和42%,与2013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则上升了8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41%和52%。可见,沿边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农业仍是支撑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产业则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通道特征明显、总量少、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是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3.人均指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经济发展的人均指标看,沿边地区的人均指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4和表5所示,2018年沿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42497.23元,远低于全国64644.00元的人均水平。其中,仅内蒙古和吉林沿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112582.33元、65169.58元。沿边地区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为8405.22元,所有省区沿边地区的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都超过全国人均值4639.17元,其中黑龙江沿边地区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最高,达17454.40元,其次是内蒙古和新疆,分别达11803.67元和7871.29元。沿边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分别为15839.90元和17336.62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九省区中,内蒙古沿边地区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最高,达61040.93元,内蒙古沿边地区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最高,达35645.70元。沿边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达243948.36元,高于全国人均值13139.93元的平均水平。沿邊地区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469.61元,远低于全国27303.46元的水平。沿边地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7670.57元,低于全国46272.34元的水平。综上,除第一产业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人均值以外,我国沿边地区的各项人均经济指标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三)产业造血功能不足

2013年至2018年,沿边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34%增长至42%,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全国三产结构相比(7%、41%和52%),沿边地区第三产业较全国低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较全国低3个百分点,仍然显示出其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特点。第一产业仍是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造血功能严重不足。沿边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缺乏高附加值产业支撑。虽然沿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和形式较为单一,旅游资源缺乏完整的开发和整合,旅游发展的联动性有待加强,难以形成旅游经济产业链。此外,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产业的同质性竞争较为严重,产业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老挝、缅甸、柬埔寨的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是其主导产业,而云南沿边地区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云南省农业与周边国家存在潜在竞争。尽管沿边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但双边贸易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为主,机电产品出口虽有所增长,但仍以低端产品为主,需进一步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沿边地区产业的造血和输血能力。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沿边地区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沿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孕育兴起,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突破口的产业变革即将来临,技术创新成为各国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筹码。沿边地区应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契机,抢占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动沿边地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沿边地区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的路径及模式,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产业链分工体系,避免同质化竞争,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创造力和竞争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据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排名比之前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虽然中国营商环境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沿边地区的营商环境在中国整体排名位列中下,仍然面临行政效率低、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不系统、政务公开不到位等问题,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沿边地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明确政府职责边界,落实市场主体自主权,推动政府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破解政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倒逼沿边地区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沿边地区开放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痛点难点,推动沿边地区成为我国营商环境的“优等生”。

(三)加强与周边国家投资合作

中国是世界对外投资大国,据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报告2019》统计,2018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430.4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连续第三年对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的贡献度超过一成,中国对外投资已成为拉动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是中国境外投资重要的目的地,位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前列。沿边地区加强对日韩等发达国家投资,将获取日韩的高新技术、海外资源、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尤其是对日韩技术研发领域优势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沿边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融入全球技术研究与开发体系。沿边地区投资周边国家企业,将共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并建立销售渠道,有利于沿边地区拓展海外市场,减少贸易壁垒,获取企业技术资料与经济信息,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回流,增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沿边地区投资日韩俄科研机构和院校,参与国际项目研发,将推动沿边地区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合作开发新技术和创造新产品,有利于沿边地区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为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双轮驱动”更加强劲有力。沿边地区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在破解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促进要素流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完善有利于高端要素聚集的制度环境,破解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给市场让出足够空间,进一步激发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红利。对沿边地区实施差异化政策,加大对沿边地区部分产业的政策倾斜,加强沿海与沿边地区区域联动,吸引沿海地区企业中下游产业链向沿边地区转移,推动沿海与沿边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獻]

[1]吴妍,张磊.沿边开发开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3).

[2]高志刚,克畖.中国沿边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20,(2).

[3]霍强.“一带一路”视角下沿边省区开发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8,(3).

[4]孙久文,周玉龙,和瑞芳.中国的沿边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2).

[5]姚书杰.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沿边开放的绩效评价——基于1993—2014年沿边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5).

[6]班权力.沿边开放政策的区域经济影响[D].昆明:云南大学,2016.

[7]郭树华,蒙昱竹,梁任敏.中国沿边省会城市开放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4).

[8]李敏.从“一带一路”看中国沿边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特点与问题[J].商,2016,(10).

[9]李天籽.中国沿边的跨境经济合作的边界效应[J].经济地理,2015,(10).

[10]刘建文.沿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发展路径及政策体系研究——以广西沿边地区为例[J].亚太经济,2015,(5).

[11]邵冰.我国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研究[J].经济纵横,2015,(2).

[12]喆儒.我国沿边经济发展条件研究[J].商业时代,2014,(21).

[13]张帆.东北地区营商政务环境优化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

[责任编辑:马丽莎]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