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华
摘要:数学是一门初中生必修的学科,其自身蕴含的知识和信息,对于初中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自身的计算能力,让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计算水平,并且让其学会运用相应的计算技巧和规律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自己的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和验证,这样不仅可以在根源上让其掌握计算的规律和内容,还能加深并且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其自身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8-177
引言
数学计算能力是初中生在现阶段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同样也是他们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因为自身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后,不仅会帮助他们加深对于相关知识加深认知和理解,还可以让其在做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思维。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同学们增加计算训练和练习,让其可以利用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逐渐的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行为,敢于提出质疑,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提升其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以此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创设计算情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方式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演算和计算,就可以让其知晓相题型在计算的过程中存在的变化和规律,但是这样一来使得部分同学一直按照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规定进行计算,在题型出现变化的时候,他们不能及时运用题中所存在的知识点进行解答和处理。但是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既不能将相应的法则进行灵活的运用,也不能应对题型的变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可以利用计算机为同学们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其在情境中理解概念性的知识,从根源上培养他们自身的计算能力[1]。
以解析《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让同学们熟知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其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相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等电子教学设备为同学们播放高峰时间段不同路段的车流量,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车流量,在观察的过程中可知二环路的车流量是每个小时10000辆,四环路比三环路流量每小时多了2000辆,三环路的车流量的三倍与四环路车流量的差是二环路车流量的2倍。当同学们已经掌握上述相关信息和数据后,教师需要让其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高峰时间三环路和四环路的车流量。
二、增加练习的次数
由于国家对于数学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严格,学生自身需要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扩充自身的数学知识面,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和知识,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脱颖而出。正是因为这样,教师才会增加大量的练习机会,让同学们在海量的计算题中找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知晓知识点在不同题型中发生的变化。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产生相应的疲惫感和厌倦感,不愿意再去学习全新的知识。所以教师需要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为同学们适当增加练习的次数,尽量的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我探究和研究。在选择练习题的过程中,需要让其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以此激发他们自身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以解析《乘法公式》为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引入以下问题:(1)(2a+3)2这道题属于一种封闭式题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完全平方差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计算方式的掌握;(2)老王有四块正方形的菜花花圃,边长为30.1m、29.5m、30m、27m,现在将苗圃的边长增加1.5m,求各个苗圃的面积增加了多少?这道题属于半开放的试题,让其在解答知识的过程中针对完全平方差的公式结构进行深化和理解,掌握计算方式。
三、合作探究计算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合作探究计算,让同学们围绕着相应的习题,探讨习题的解答方式、解答过程、解答步骤等等,从而让其真正的理解相关知识点。以解析《有理数的加减法》为例(人教版七年级教材内容),教师需要让同学们围绕着“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零次一共走了多少米?”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让其在谈论的过程中求出相应的结果,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与之相对应的线段,让其弄清两个或者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该如何正确的使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过程[3]。
结束语
通过上述针对培养初中生计算能力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可以让教师意识到学生掌握计算技巧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认真的阅读题目,找寻题目中存在的關键信息和知识点,可以找到最为合适的计算方式解答相应的问题,从而掌握每一种问题不同的解答方法,灵活的应对题目的变化,学会使用相应的计算技巧和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20,06:103+108.
[2]王丽君.核心素养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学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02:229.
[3]朱宏萍.整式的乘除单元教学中学生计算题易错点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