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逸婷
摘要: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但法制的建设有待逐步的完善,公共利益关乎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公共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经济法视野下,如何最优程度的保护公共利益成为了当下一个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经济法;法制;公共利益;保护
公共利益是一定条件下,某个群体或绝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因此公共利益的获取和损害已经成为了国家和人民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
经济法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一种法律规范,国家通过经济法来规范化市场,形成良性的竞争,增加市场活力,从根本上保护了公共利益。
随着经济法的颁布,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使得相关的人员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合理合法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经济法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提升了弱势群体的法律地位,促进了社会公平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重要方法,通过法律的手段限制市场可能出现的恶性行为,维持市场正常的运行,稳定了市场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公共利益得到保护。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经济制度仍相对滞后,经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公共利益的界定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而导致相关的原则性界定无法适用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系。此外经济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受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相关的政策需要随时进行调整,影响着经济法,弱化了法律效应,产生了制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具有显著的经济地域特征,公共利益受众群体数量庞大,因此经济法很难统筹保护到所有主体的共同利益;经济法与公共利益之间相互的关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加之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诸多的经济领域都在发生改变,因此经济法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中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影响到了公共利益的保护。
公共利益的保护受到法律限制,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与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因此相关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经济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打破法律限度,更加科学规范的实行举措,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司法部门应该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的市场情况,对现有经济法的基础条款进行优化和改善,同时从经济法的具体内容上看,公共利益的定义、对象、保护范畴、界限做一个明确的定义。执法部门对于特殊的事件,不能局限于现有的经济法制度,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就是公平公正,这也是经济法制定的指导思路。因此在经济法的具体实施中,要将公平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公共利益。首先在经济法立法过程中要融入公平公正意识,将公共利益立于经济法的首位,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改善、调整,其次相关部门要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完善经济法的具体实施准则,使之能够成为保护公共利益的武器。
人民群众作为公共利益的切身参与者,司法部门对经济法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确定过后,需要组织人力资源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普法教育,让群众清楚地认识到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起到的作用、公共利益与身边的民生情况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正当的利益。相关部门应制定多套措施方案以应对每个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经济法如何发挥其最大效用。
21世纪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公共利益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切身利益的体现,我国应该针对经济法具体操作、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打破公共利益法律保护的限制,防止公共利益损害事件的发生,强化法制建设,让经济法成为保护公共利益的有力武器,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柏彬. 浅谈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J]. 法制博览, 2019, 000(013):244.
[2] 谭芙蓉. 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J]. 商情, 2019, 000(006):45-46.
[3] 王国炜, 魏昕指导. 探究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J]. 纳税, 2019, 000(008):P.186-186.
[4] 欧阳素珍, 江子丹. 经济法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分析[J]. 现代营销(經营版), 2020(10).
[5] 王金香.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及实现[J]. 青年与社会, 2019(15):61-61.
[6] 高晓颖. 论经济法的主体及法律地位[J]. 学周刊, 2019, 399(15):179-181.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