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熙,粟胜勇△,蔡慧倩,黄 梅,代 琪,林 安,林媛媛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1],临床上以颈肩部酸胀疼痛、麻木以及上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2]。近年来[3],CSR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已给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证实,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本病具有肯定疗效[4-6],而本研究是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7],以“筋结”理论为指导,认为颈项部遭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损伤经筋系统,日久邪气结聚,形成“筋结”阻滞经络,导致经络痹阻不通或失养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机。基于此,提出了治疗本病既要温散寒湿,又要松筋解结、疏通经络的基本原则,临床上主张综合火针“温通”与刃针“松解”的双重作用,采用火刃针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纳入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3~50岁,病程2~8年;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8~54岁,病程2~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8]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拟定:①颈脊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手臂疼痛、麻木等典型根性症状;②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叩顶试验阳性;③X线、MRI等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④除外肱二头肌腱鞘炎、肩周炎等非颈椎病变所致的临床表现为上肢疼痛的疾患。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拟定:①颈椎有外伤、慢性劳损、先天畸形和退变等病史;②颈项僵硬、疼痛并可伴前臂放射痛,活动时加重或活动受限;③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减退,肌肉萎缩,肌力减退,腱反射异常,椎间孔挤压试验,扣顶试验阳性;④X线检查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颈椎增生和椎间隙变窄等。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③开始干预前1个月内未针对本病进行治疗者;④依从性好,能够配合治疗及数据收集者;⑤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外伤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②属于其他分型的颈椎病者;③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者;④合并妊娠或严重心、肝和肾等基础疾病者;⑤既往有颈椎手术史或影像学提示颈椎畸形者。
①剔除标准:病例纳入后,未接受过规定方案治疗者。②脱落标准:受试者中途主动退出,不愿继续治疗者;治疗期间合并使用其他治疗方案、药物而影响疗效判定者。③中止标准: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者;病情恶化不宜继续治疗者;临床医生经专业判定认为应当中止者。
2.1.1 筋结点查找 根据“以灶为腧”的基本原则,在颈肩部及手三阳经筋循行部位以“循、扪、切、按”等手法进行查灶,当触及结节、条索状或有摩擦感的阳性反应点时即为筋结病灶点[10]。
2.1.2 取穴 筋结点、大椎、颈百劳、肩中俞、肩井、天宗和颈夹脊,每次选取3个穴位,病变在单侧时取单侧穴位,病变累及双侧时双侧穴位交替使用。
2.1.3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肩部,穴位常规消毒后,术者一手持乐灸牌一次性无菌刃针(0.50 mm×40 mm,厂家: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手持酒精灯,将刃针针尖移至酒精灯外焰中烧至变红后迅速、准确和垂直刺入穴位,疾出不留针,每个穴位点刺3次,若针刺处为筋结点,则直接在筋结点处及周围点刺3次,针刺深度依据患者体型及施术部位肌肉丰厚程度而定。
取穴:取穴同火刃针治疗组。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取乐灸牌1.5寸(0.25 mm×40 mm,厂家: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次性无菌针常规针刺入穴位,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得气后以同侧的颈夹脊和天宗穴为一组(每次选取两组穴位),针柄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厂家: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连续波,频率2.5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
以上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1.1 McGill疼痛积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选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于测量和描述疼痛的简易式McGill疼痛问卷表,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及现有疼痛强度(PPI)共3个方面评估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11]。
3.1.2 症状体征量化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日本学者田中靖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量化评分评估患者症状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12]。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的相关内容拟定:①治愈:症状消失,肌力、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正常工作、劳动不受影响,症状缓解>90%;②显效:症状明显好转,疼痛减轻,感觉、肌力和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症状缓解>75%且≤90%;③有效: 症状及疼痛缓解,肌力、肢体功能等部分恢复,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30%且≤75%;④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症状缓解<30%。
3.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ll疼痛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RI、VAS和PPI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RI、VAS和PPI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火刃针疗法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McGill疼痛积分,其镇痛作用优于电针治疗。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cGill疼痛积分比较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两种疗法均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火刃针疗法在改善患者各项症状与体征方面优于电针治疗。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分)
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经筋病”范畴,中医“筋结”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阴性病理产物堆积局部形成“筋结”阻滞颈项部经络,导致经络痹阻不通或失养密切相关。《灵枢·周痹》云:“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颈项部感受风寒湿等阴寒邪气侵袭,损伤经筋阳气,致阳气温煦、运化功能失调,寒湿痰瘀等阴性病理产物结聚汇集,形成“筋结”阻滞经络,导致颈项部经络痹阻不通,出现不通则痛,或筋肉失养,不荣则痛,最终形成本病[13-15]。现代医学研究亦认为[16-17],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等不良习惯可导致颈肩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痉挛,久之组织发生粘连、增厚或疤痕而形成结节或条索状病灶点嵌压局部血管或神经根是本病形成的基本过程,这与中医“筋结”理论相一致。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笔者等提出了治疗本病既要温散寒湿,祛除致病因素,又要松筋解结的基本原则,临床上主张采用火刃针进行治疗。清代张璐《本经逢原》记载:“……燔针即烧针,病在经筋所发诸痹,用之其效最捷”,烧针即火针。国医大师贺普仁曾指出[18],火针具有温阳散结、散寒祛湿和通络止痛之效。火为阳,火针以有形无迹的热力,温热助阳,激发人体经气运行,可行气活血、化痰通络,又能助阳化气,恢复阳气运化功能而散寒祛湿,可有效祛除本病寒湿痰瘀等阴性病理产物。刃针是在古代九针基础上逐渐演变形成的新型针具,同时具备了“刃”的切割作用与“针”的刺激作用,具有较好的松解之效[19],能够松筋解结、通络止痛[20-21]。基于此,本研究综合了火针“温通”与刃针“松解”的双重作用,通过在筋结病灶点进行火刃针操作,一方面,以火针的“温通”作用温散寒湿,祛除致病因素与病理产物;另一方面,以刃针“松解”作用松解筋结,疏通经络而止痛,二者结合,针至病所,能够更有效地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既往研究证实,电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22],本研究设立电针组作为对照,旨在体现火刃针疗法的有效性,而研究结果显示,火刃针疗法较电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更优,这不仅证实了火刃针疗法的疗效优势,而且能够为今后采用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干预措施及临床研究依据。
由现代医学角度而言,火针与刃针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应,但二者结合可针对本病发病的不同方面同时进行治疗。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23-24],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刺激是导致CSR神经损伤并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之一,而胡秋生研究发现[25],火针可调节机体的感痛系统发挥镇痛效应,并且可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以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26-27],或通过降低IL-1、TNF-α等炎症因子的浓度,以减少炎症刺激[28]。而刃针治疗CSR的作用机制包括缓解组织痉挛,松解粘连以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局部微循环,或通过刺激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发挥镇痛效应,其疗效优于电针治疗[29]。
综上,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电针疗法相比,火刃针疗法治疗CSR临床疗效更优,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是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