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永棚,刘继洪,粟 漩,游丽梅,黎焕杰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3.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部粘膜细胞慢性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胃部疼痛和上腹部胀感,还常伴食欲下降、反酸、嗳气、烧心及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焦虑等心理精神症状[1],其确诊方法主要是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根据内镜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型[2]。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其发病与外邪六淫(多为寒邪、热邪犯胃)、情志因素、饮食伤胃及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胃失和降、气机壅滞密切相关,主要病位在胃、脾和肝[3-4]。因此,随着现代社会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过快的生活节奏、不规律的作息及不良的饮食嗜好等因素的影响,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亦逐渐升高,2003年至2012年中国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从77.91%升至87.84%[5]。此外,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巨大困扰,增加了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医疗资源压力。耳穴诊疗法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可诊断与治疗200余种疾病,涉及内、外、妇、儿、皮肤和五官等各科疾病[6],对于诊治慢性胃炎亦有其独特之处,因其在经济、操作和安全性上具备明显优势而深受欢迎。本研究通过总结及比较有关耳穴诊治慢性胃炎的方法及优势,挖掘耳穴诊疗法在诊治慢性胃炎方法上的卓殊应用,并将其进行深入推广。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发生局部的病变或全身的病变可在人体某一局部有特异性的表现。耳廓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的变化均可反应于耳,这也说明五脏六腑的病变亦可从耳廓的变化体现出来。元代医家程杏轩在《医述·卷十一·杂症汇参》云:“耳者肾之窍,察耳之好恶,知肾之强弱。肾为人之根本,故耳轮红润者生……若阴证耳聋,舌卷、唇青,此属厥阴,为难治也。”这表示古人通过对患者耳廓的观察可得知其身体情况及疾病发展和预后。在《灵枢·经脉》中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清代《张氏医通》中亦云:“十二经脉之中,除足太阳、手厥阴外,其余十经脉络皆入于耳”,提示了胃阳明经与耳有着直接且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中亦言:“胃中空虚则宗脉虚”,而耳为宗脉之所聚,宗脉虚则影响耳的正常生理功能,亦反应了胃与耳之间存在着某种生理或病理关系,所以当胃部发生病变时,可在耳廓的相应部位有所体现,通过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耳廓的变化,诊断慢性胃炎亦随之可行。耳穴诊断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望诊法、触摸法与压痛法、电测法与染色法,而染色法因操作较复杂,现临床上已较少使用。以上叙述的各种耳穴诊断方法在慢性胃炎的诊断中有着不同的优势。
望耳法是通过肉眼观察耳廓皮肤上的阳性变化,包括变形、变色、结节、血管充盈、脱屑、丘疹及油脂等,并依据其所在耳穴位置对疾病作出判断。反应物的颜色可提示疾病的急缓,红色反应常见于急性疾病,而白色反应多见于慢性疾病[7]。慢性胃炎患者的耳胃区通常表现为有片状不规则白色反应,有的患者还伴有皮肤增厚,急性发作期可出现点片状红晕[8]。季永荣等[9]曾运用耳廓望诊诊断慢性胃炎123例,耳诊依据为胃区(耳甲4区)呈点片状白色丘疹,边缘不清,少数皮肤增粗(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在急性发作期,耳甲4区呈点片状白色,边缘充血或红晕,有光泽,结果耳廓望诊符合慢性胃炎121例,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123例,符合率达98.4%。孙小卉[10]在观察1 000例社区居民耳廓后,有365例胃区异常,均由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335例有慢性胃病史,其余30例并无慢性胃病史,这意味着在疾病症状尚未明显时,耳廓上已有相应病理性的变化。通过望诊观察耳廓可知,耳穴的病理性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随着病情的发展产生动态的变化以预示病情的转归。
另外,临床上慢性胃炎的不同病理分型有着不同的临床意义,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有密切关系,癌变率较高[11]。贾孟辉等[12]对481例胃病患者的耳穴胃区进行望诊及对照胃纤维内镜病理学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耳胃区病理变化与慢性胃炎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这为耳穴胃区望诊模拟病理性诊断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的探讨。而后孙小卉[10]运用望诊观察1 000例社区居民的耳穴胃区并予胃镜检查,在365例胃区异常的被观察者中,胃区呈片白与片红相间且片状凹陷似瘢痕样改变9例,符合耳穴诊断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其胃镜结果均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明耳穴望诊对辨别慢性胃炎病理分型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诊断,对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需要进行胃镜及病理性检查以明确,现今在中国,以胃镜进行普查仍不现实,尤其在欠发达地区,人们定期体检意识低及体检体系不完善,继续发掘耳穴诊断对慢性胃炎病理性诊断的可行性,可为进一步推广耳穴作为临床诊断慢性胃炎的常规方法提供依据,使其在基层成为初步筛查方法,为防治慢性胃炎作贡献。耳廓望诊法历史悠久,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积累,能根据耳廓上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病理性变化做出疾病诊断是其一大优势,有高度的准确性且具有简便、经济、直观和无创伤的优点,但望诊的准确性容易受到个人经验、环境光线和耳廓温度等影响,初学者难以达到满意的诊断准确度。
触摸法是指用医师用手指或探棒等工具检测耳穴的形态变化(或指阳性反应物),通常是耳穴局部的水肿、凹陷和隆起等组织学变化,这些改变与患病脏腑相应耳穴的生发层及棘层猛烈增生变厚,大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有关[13]。管遵信教授[14]通过大量临床观察,总结得出阳性改变与疾病的规律,如隆起样的变化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的病变;凹陷则多见于慢性疾病、溃疡病等。
压痛法是用探棒有顺序地按压耳廓,探寻压痛点即阳性反应点和观察压痕的变化,阳性反应点多以被测者痛感强度定位,疼痛程度可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及表情变化用(+)号表示,阴性(-):无压痛;阳性I度(+):探查时患者呼痛但可忍受;Ⅱ度(++):皱眉、呼痛和眨眼者;Ⅲ度(+++):出汗、痛不可忍、流泪和躲闪者[15]。吴锡强等[16]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强阳性反应点多集中在耳胃穴的胃体及胃窦部,这与慢性胃炎好发部位一致,而当患者有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时,在相应的耳穴区亦会出现强阳性反应,说明触诊法及压痛法探寻耳廓的阳性反应点对慢性胃炎病变定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临床操作中,触摸法与压痛法通常同时使用,较少受环境、光线和耳廓温度的影响,且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在诊断的同时给予阳性反应点一定的刺激,因“阳性点即治疗点”[17],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诊断结果容易因操作者的角度、力度、器具使用方法是否规范及受术者主观感觉的影响造成偏差。
当人体发生病变时,病变部位相对应的耳穴部位角化层变薄,使其失去高阻抗的屏障,所以导电性增高,形成良导点(低电阻点)[13],用耳穴探测仪等仪器测定耳廓各穴区的皮肤电阻,找出低电阻点,并通过声音、灯光或电流量表示电阻的大小,根据客观定量的数值探寻耳廓上的阳性反应点。慢性胃炎患者耳胃区的电流值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而且类似的异常电流值还可散见于胃穴的邻近穴位,并以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穴的多发电流值升高为表现[18]。另有研究[19]提示耳穴不同部位的电测阳性反应可能与慢性胃炎的不同分型存在某种相关性,如胃线穴(+)多为漫性浅表性胃炎、球炎,在此基础上如有胃窦穴阳性(++)则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胃窦穴(++),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测法作为耳穴诊断技术的一种,在不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20],但其测试的精确度与探测仪器的品质高低有着密切关系并且造价较为昂贵,仍需要进一步的技术优化及创新。
耳穴染色法是由管遵信教授首创并通过急性阑尾炎术前后家兔模型耳穴染色观察证实切实可行的一门新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患病脏腑相应耳穴染成紫色,以直观显示患病脏腑相应耳穴变化的方法[21-22],其染色机制与耳穴着色区与非着色区组织中一些化学元素含量变化有关[23]。管遵信教授等通过对纤维胃镜确诊的胃炎及十二指肠炎患者进行耳穴染色,并与胃镜检查及临床诊断排除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耳穴染色结果(对照组)进行对照,其对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另外有研究利用耳穴染色法对 1287 例病人进行染色诊断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进行对照比较,两组间的诊断率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现染色深浅可能与病变性质和程度有一定关系,浅紫色多为胃炎患者,深紫色多为胃窦炎、胃下垂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紫黑色多为癌症患者[25]。
以上研究均说明耳穴染色法诊断慢性胃炎可靠,能通过不同染色结果对染色部位进行一定的鉴别诊断,并且具有客观、直观的优点,但耳穴染色法的操作难度较大,普通医者难以掌握,操作不当易出现假阳性,难以在临床广泛使用。近20年来,已少有耳穴染色的相关报道,虽然在耳穴染色法方面已少有研究,但其背后机理仍然是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表明,光学显微镜下染色耳穴改变主要是角化层变薄甚至消失,生发层增生变厚以及炎性细胞浸润,这些病理性改变的发现从组织学角度解释了病变部位相应耳穴阳性反应物的产生、压痛及电阻降低的机制[26-27],但是未有研究进一步从如耳穴细胞内细胞器的改变或其他耳穴超微结构的层面去阐释其阳性反应产生机制及病变部位与相应耳穴阳性反应点之间的特异性联系,今后可开展此类研究,进一步解释耳穴治疗慢性胃炎或其他疾病的机制及规律。
综上所述,望诊法、触诊法、电测法及染色法各自有其优势及缺点所在,运用得当时对诊断慢性胃炎及后续的耳穴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单独使用其中某一种诊断方法诊断慢性胃炎不能很好地保证其准确性,难以达到满意的诊断效果,所以临床上常结合运用几种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刘继洪等[28]通过结合使用望诊法、触诊法与电测法,观察腹痛患者10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耳穴反应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腹部B超或胃肠纤维镜检查诊断,结果证明综合运用耳穴诊断方法与腹部B超或胃肠镜检查对腹痛疾病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穴诊断胃炎符合病例为29例,而胃镜诊断胃炎符合病例30例。这提示,根据临床需求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更利于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率。
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主要以制酸护胃为原则,但存在着服药时间长、病程迁延和停药易复发等不足,且长期服药患者易出现耐药性和不良反应[29]。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多从肝、脾和胃论治[30],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突出,但因不同医家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认识仍有不同,辨证分型及用药各有特色,难以统一以广泛运用[31]。耳穴治疗方法多样,有据可循的治疗方法就有耳穴贴压、耳穴按摩、耳穴指压、耳穴放血、耳穴割治、耳穴火针、耳穴注射、毫针、揿针、皮内针、MP针、U形针、梅花针、金针、银针、电针、电火针、电热针、电极板、TENS、耳穴磁疗、耳穴冷激、耳穴超声、耳穴吹振、耳穴激光、耳穴夹、耳穴贴膏、耳体电失衡治疗、油浸灯草灸、苇管灸、线香灸、耳灸盒、蜡灸及点灸等几十种[32],其本质上都是运用不同方法对耳穴进行不同强度及性质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相关技术操作入门较容易,具有简便效廉、无创伤和无副作用的优点,易于推广。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有耳穴贴压及耳穴手法按摩。
耳穴贴压法是使用质地较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王不留行籽、磁珠或砭石压丸等物贴压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目前最流行、应用最多的一种耳穴刺激方法。此法经济、安全无创、副作用少、少有可能发生感染和交叉感染。
近年来,单纯运用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较少,多为联合疗法对慢性胃炎疗效的研究。本文通过以“耳穴and慢性胃炎、耳穴and胃脘痛”为检索式全面检索万方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中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均为2010年—2020年4月,排除重复文献后共检索得出相关中文文献44篇,按以耳穴贴压为主要治疗手段、诊断符合慢性胃炎、实验设计合理性、疗效标准合理性及可靠的文献来源等方面选择得出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相关临床研究或报道13篇[33-45],其中单纯运用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胃炎1篇[33],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慢性胃炎12篇[34-45]。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整理,得出其中所选用到的耳穴穴位共18个(脾、胃、肝、胆、胰、三焦、内分泌、神门、交感、皮质下、上腹、肾、小肠、大肠、贲门、食道、耳中和耳迷根),在13篇文献中,胃穴的使用率为100%,其次为脾、神门、交感、皮质下及肝穴使用率较高,提示以上6个穴位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重要作用。在贴压耳穴前进行耳廓探穴以探寻敏感点的有5篇,其中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的有12篇,磁珠1篇,平均有效率为93.7%。纳入临床研究选穴统计信息详见表1。
表1 耳穴治疗慢性胃炎选穴统计图
慢性胃炎病位在胃,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胃炎的发生与脾、肝胆的关系密切,脾失健运、肝胆之气郁滞失调都可致胃失和降,胃的气机失和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46]。所以治疗慢性胃炎,重点在于调节并恢复肝、脾和胃的正常功能。从上面文献可知,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多数会选脾、胃、肝、神门、交感和皮质下进行贴压,通过贴压脾、胃耳穴可起到健脾和胃、疏通胃部经络的作用;再予中医辨证,肝胃郁热或肝气犯胃之证,配肝穴疏理肝气;痛症较明显的配神门穴止痛;对于焦虑、失眠的病人可配交感、皮质下调节大脑皮层功能及植物神经的紊乱状态,进而调畅患者情绪、缓解焦虑。不同学者在选取配穴方面稍有不同,如肝胃不和,李林等[47]会在肝穴基础上加胆穴,胃阴不足配内分泌穴等,但主要配穴与上述也基本相同,这样有利于对耳穴治疗慢性胃炎的选穴达成共识,进而制定形成相应的规范化标准。另外,耳穴医学所体现的中医辨证思维以及现代生物医学的理论使中西方医学的理论能在耳穴上得到共同的表达,加强耳穴诊治慢性胃炎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的真正结合。由此可见,耳穴医学的不断发展将会是中西医结合的一座桥梁[48]。
耳穴手法按摩有拇食指对应按摩法、拇食指对应按掐法、手摩耳轮操作和提捏耳垂法,是通过对耳穴的按摩刺激达到疏通经络、理气活血的目的。对于因慢性胃炎产生的腹痛及腹部胀满,通过耳穴手法的按摩可有效缓解甚至治愈[49-50]。耳穴手法按摩简便易学,不受环境限制,普通人亦可自我进行按摩,且按摩过程无痛苦感,易于接受,可作为日常保健广泛普及。
耳穴作为与人体各器官有着特异性联系的部分,具有反映疾病的特性,临床上耳穴在慢性胃炎诊断上有着极高的准确性,并且依据不同病理性质的慢性胃炎在相应耳穴的特异性病理变化有所不同,所以耳穴在对慢性胃炎的病理性诊断亦有一定的准确性及可行性。这些特异性变化通过望诊、压痛、电测定和染色法等多种探查方法获取,可对慢性胃炎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总体而言,耳穴诊治慢性胃炎具有准确性高、疗效显著、简便、经济、创伤及副作用少的优势,可推广性强。但长时间以来,耳穴在诊治慢性胃炎方面常是作为辅助医疗的地位存在,难以作为常规诊治方法,这可能与耳穴诊治技术受个人经验及技术操作影响大,诊疗效果参差不齐,且相关基础研究少,未能清晰透彻地阐明耳穴诊治慢性胃炎的机理有关。
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P.Nogier发表的“胚胎倒影”耳穴分布图后,现代耳穴理论从神经[51]、体液、生物电学、控制论、生物全息学说[52]及离子学说等多方面得到了完善和补充,传统医学脏腑经络学说也得到一定发展,多个临床研究及报道中表明耳穴治疗慢性胃炎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耳穴诊治慢性胃炎的理论依据大部分仍然以临床经验总结为主,其相关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依据仍有不足,尚未发现能从超微角度的组织结构学上解释这些不同的特异性改变的形成。除此之外,耳穴的精准定位[53]对于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病变部位相应耳穴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找出变化最为明显的穴位点,可能有助于耳穴治疗点的精准定位,所以存在研究其超微结构改变的必要性。未来可更多地开展关于研究慢性胃炎疾病状态下耳穴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动物实验,发现并深入解释其超微结构改变规律及机制,进一步揭示耳穴病理性变化与胃部病变之间的关系,丰富耳穴相关基础研究,增加耳穴医疗技术可作为常规诊治慢性胃炎的诊疗方法的依据及理论基础,使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服务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