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
摘要:作为现代信息化的产物——微课,已然成为绝大数教师最为常用的教学资源,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日常教学中,老师也常常通过利用微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打造最有利的学习条件,冲破传统模式这个牢笼,指导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美术课程学习,使学生可以体验不同以往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为美术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精彩。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04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微课凭借自身特有的灵活性与多元化特点,契合了现代教育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创新要求,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美术作为推动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课程,通过引入微课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可以全面增强小学美术课程的实效性。
一、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们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因此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策略探究。微课本身是以视频为主要构成要素的新型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对微课所特有的优势进行发掘与利用,以此来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美术课堂中来。比如说教师在开展染色相关的课程知识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为学生们播放不同颜色的图形两两相交的过程,让学生对视频中颜色的变化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在观看完微课视频后,教师可以顺势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让学生带着疑问重新去观看微课视频,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视频中的方式进行课堂试验,对颜色的混合变化原理加以验证。通过播放微课视频的方式,不仅可以对教学形式加以丰富,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美术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微课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与概念等进行直观的呈现,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在微课的辅助下,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探索美术知识,进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比如说教师在开展《生活中的趣事》这节课的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制作微课视频:平时帮助妈妈收拾屋子做家务的视频、跟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的视频、跟家人一起出门旅行的视频等等。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上述微课视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回忆自己遇到过的类似的场景或者故事。借助这种授课模式,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很好地拓展,可以将自己想到的有趣的事情画出来,并且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课程内容,积极同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最后教师还可以顺势向学生们传授一些绘画的小技巧,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提供保障。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实践内容。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通常会选择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制作手工艺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其效果并不太理想。一方向,教师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同时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难免会受到束缚,自主思考与探究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通过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比如胡搜教师在开展《小精灵》这节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为学生们播放关于“小精灵”“小怪兽”的黏土动画视频,学生们通过观看这些趣味性十足的视频,也会对黏土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制作出“小精灵”的形象,然后在进行实践操作。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当众展示与分享自己的泥塑作品,以此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彩泥制作的技巧。
结语
一言蔽之,小学美术学科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必须加强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优化,积极探究新型高效的授课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引入微课视频工具,从美术学科的特點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制作出优质的微课供学生进行观看,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进学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与探究,在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杰,蒙丽娟.运用微课辅助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30):159-160.
[2]牙凤欧.微课在小学美术“空中课堂”教学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0(33):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