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17 05:09苏智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苏智坤

摘要:问题导学法就是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探究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实现从浅表性思考到深度思考的过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索的情感价值。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根据课程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导学实践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155

引言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在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转变思维,开动脑筋解答问题,有助于教师借助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调动学生发现、创造的积极性。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如何保证学生在课程改革过渡时期的稳定成绩是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应用问题导学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仍需我们深入研究。

一、应用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获取更多的解题信息,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对于这部分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会分析其中存在的数学信息,并且在对这部分信息进行整合后,提出有效的解题方法。他们会对数学问题存有极大地求解欲望,会根据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努力去解决数学问题,尝试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锻炼思考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空间。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新课引入提问,激活思维

一个完整的课程活动包括新课导入、新知讲授和课堂巩固三个环节。其中,新课导入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在新知讲授环节的思维活跃性和学习表现,若教师能通过新课导入激活他们的思维,自然能使其在后续学习活动中更准确、客观、灵活地思考知识。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课件上设置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角度朝向不一致的三角形,提出“是否可以重合”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两个三角形,学生一般很难发现两个三角形实际上是全等的。教师由此将所举示例过渡至教材知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白自己肉眼所见的东西并不都对,了解到数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学习需要理性的证明,而不能武断判定。从这个问题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世界的奇妙和多彩。问题导学法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它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的机会,还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堂合作交流

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情境,打通新旧知识之间、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究之间、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隔阂,让学生获得主动建构知识的“脚手架”,进而在知识、经验与实践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合理建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问题营造探究情境,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答方案。例如在“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结合生活素材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商店里有两种苹果,一种单价为3.50元/千克,另一种单价为6元/千克。小明妈妈买了单价为3.50元/千克的苹果1千克,单价为6元/千克的苹果3千克,那么小明妈妈所买苹果的平均价格是两个单价相加除以2吗?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以数学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交流探索心得。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基于问题不断深挖,并对平均数中的“权重”有了初步理解。接下来教师利用问题进一步构建情境:老师在计算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时按照“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其中考试成绩更为重要。这样,如果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为70分,考试成绩为90分,那么他的学期总评成绩为多少?学生在上一问题情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探究深入理解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了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提高了课堂合作探究效果。

(三)学生提问教师,探讨数学

新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该思想指导下,以问题导学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师也需要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围绕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此,在同学们积极的提问中,不仅课堂氛围能更加活跃,其质疑思维也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为例,在讲解“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時,教师就可以提出“我认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也能证明该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观点,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使其提出“如何证明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提问和思考,在问题的启发下探究其他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学习必然会更加高效。

结束语

总之,问题导学法的要义在于以问题为主线循序渐进地促成学生深度学习。为此,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数学水平创设难易适中的问题情境,通过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以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使其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并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1]陈银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4):136.

[2]周炳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4):95.

[3]董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0(29):65-66.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