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海,熊震宇,戎易,李文杰,邹鹏远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程由原本的单一改革逐渐向“课程思政”转变,高等教育改革围绕着课程思政理念逐步展开。对于为国防建设而服务的航空类院校而言,课程思政改革更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章以电子封装材料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分析目前教学特点及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手段及考评方式。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生活中,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报国热情,为国家培养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等教育改革;电子封装材料;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0-0177-05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v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original single reform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around the concep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For avi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the reform is the top priority of curriculum reform. This article takes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s" as an example, combin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and designs the teaching mode,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It fully integrates the concep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into daily teaching life, improves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 countr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society, enhances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serving the country, and cultivates a group of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in line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Electronic Packaging Materials; teaching mode
课程思政建设用简明的话语阐述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中,从而逐渐地对学生的思维及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最终培育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1]。为了加快课程思政建设,党中央与国务院多次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对高校立德育人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2]。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更是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全国高校应全力落实《纲要》,坚持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扎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有机融合。作为一所航空院校,大部分的毕业生将从事于航空航天、军工、新能源等战略性行业,这就要求毕业生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为此航空类院校必须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出过硬的政治素养,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所以,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封装材料是航空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课程主要涉及电子组装用材料和组装工艺技术以及组装结构的设计可靠性,内容比较广泛,理论性很强,是后续课程如MEMS封装技术、子封装结构与工艺等的重要基础[3]。类似于其他理工类专业课程,目前电子封装材料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还存在几点问题:第一,课程内容无法与思政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如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导,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现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第二,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每天涉猎的事物新奇而繁多,线下教学单调难以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而线上学习教师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把握,学生往往容易缺乏教师的引导而忽略课程本身的教学逻辑;第三,课程考评机制缺乏导向性原则[5]。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把“爱国,爱党,爱人民”作为学生评价的基准,建立健全课程管理考核评价制度,推进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分析目前电子封装材料课程的教学特点与问题,设计混合教学模式,包括内容、教学手段及考评方式。结合新技术、新标准完善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生活中,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报国热情,为国家培養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特点及问题
作为电子封装专业核心课程,电子封装材料课程全面介绍电子封装所涉及的各种材料,尤其是连接材料。包括了塑料、橡胶、复合材料、陶瓷和玻璃以及金属、软钎料等部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传统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本原理部分抽象,需要大量基础知识储备。章节部分如热固性材料,可钎焊性和焊点完整性等,涉及的概念抽象,知识较为晦涩,难以理解,同时,课程需要以物理学、电工电子、机械、自动控制原理、材料等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学科交叉十分明显;(2)学习内容较多,学时较短。电子封装材料这门课主要分为塑料、橡胶和复合材料,陶瓷和玻璃,金属和软钎焊材料等部分,学习章节多,碎片知识多,记忆点较多;(3)授课内容更新速度较快。随着物化理论体系的完善、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迭代,材料不停推陈出新,工艺也不断改进。因此要求教师能快速调整教学内容,也要求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内容;(4)考试内容广,考点较多,较难通过期末考试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些特点导致了以下四个问题:(1)学生不能理解抽象知识,难以入门;(2)学生任务重,知识枯燥,学习兴趣缺失;(3)较难在网络上获取行业内更新速度极快的知识,网络相关信息庞大,更新速度过快,学生思维容易受影响;(4)学生考试复习难度较大,教师无法将政治道德素养纳入考评标准。
作为航空院校,肩负为祖国航空事业培养人才的重任,虽说科学是不分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分国界的。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各类电子封装材料的特点、性能参数、制作原理及其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理清各类新型的电子封装材料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方法和发展趋向,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国内与国外各种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材料的加工、应用水平差异和我国目前在材料方面所取得的傲人成就及受到的制约。就目前而言,课程内容对我国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材料应用发展情况的介绍极其匮乏,并且线下课程大多以“PPT+板书”的说课形式为主,大部分高校设定的学时也有限,也无法对上述情况进行及时改善。培养学生爱国报国思想和民族自信心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表现之一,因此必须调整课程教学模式。
(二)课程思政教学要求
相对于普通高校,航空院校承载着无数青年的航空报国梦,也肩负着共和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院校各专业课程必须打破隔阂,以航空报国精神作为统筹协调的纽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发展。为了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这就要求教学模式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线上教学以及线上学习的发展,丰富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还能克服线下教学课时少、扩展知识受限等缺点,此外借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手段,教师可以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是现代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应该达到如下目标:(1)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加强课程应用背景内容,结合航空航天国防武器等先进领域的应用,加深学生对于学习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航空报国的热情;(2)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突破课程现有的教学范围,拓展学生对于电子封装材料和工艺的知识面,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水平;(3)课程考评机制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学的标准,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考评,更应将“爱国、爱党、爱人民”作为学生评价的基准,建立健全课程管理考核评价制度,推进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在内容规划中融入思政元素
电子封装材料是航空院校一门典型的理工科课程,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文社科课程不同,其更重视自然科学逻辑,重视学生对“术”的熟练掌握,而忽略了“道”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在课程本质上就缺乏思想政治元素[6]。不少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倾向于在课本的内容中生硬地加入思想政治元素,这样的方法看似便捷实则低效,极易引起师生的反感从而引发抵觸情绪。事实上,课程思政建设不是给师生添加学习负担的“加法”,而是引导学生从“学什么”到“为什么要学”一种教学方法[7]。因此,在进行内容规划时,要懂得挖掘教材知识本身的思政元素,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来融合思想政治元素才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最为有效的途径,结合航空航天国防武器等先进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对于电子封装材料和工艺的知识面,增加对国内外水平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于学习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航空报国的热情。
在“绪论”章节,介绍电子封装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武器、民用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以及电子封装材料的发展史,引出目前国内外技术发展差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通过时事新闻了解国际形势,以美国制裁华为作为案例,激发学生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作为航空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强烈报国情怀,坚定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在“塑料、橡胶和复合材料”章节,介绍塑料材料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是目前主要污染源之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出材料绿色化是材料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战机为例,对比俄罗斯苏霍伊苏-57战斗机、美国F-35战斗机与韩国KF-X隐形战机,发现中国歼-20战机成为亚太区域领跑的优势战机,从而引出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在歼-20战机隐形涂层的应用,讲述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航空报国热情。在“陶瓷和玻璃”这一章节,介绍陶瓷和玻璃在航空航天及军事装备中的应用,陶瓷发展历程可以单词“china”为例,引出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及世界对中国陶瓷的认可。介绍介电陶瓷时,从电容器单位“F”引出法拉第励志的学习发明故事,引导学生自强不息,不惧挫折。同时,从共性和特性角度介绍电光效应原理。在“金属”这一章节,以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面临的困境作为背景,对比欧美国家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可连续使用时间的差异,发现中国在提高发动机涡轮叶片合金材料的服役寿命这一难题上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需要突破,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在“软钎焊材料”章节,以侦查和遥感卫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例,软钎焊技术广泛应用于战斗机的仪表控制盘以及大型计算机的主板部分的连接,引出软钎焊技术等知识点,同时每一个焊点都要保证有效连接才能实现卫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具体电子封装材料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规划见表1。
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个章节,强调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靠每一个个体的创新创造力,每一个从业者都是航空产业的筑梦者,从而培养学生作为“航空航天”人的集体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引导他们成为具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航空航天人才。对于航空类院校而言,除了本身可依托航空特色的教学渠道和教学平台,还有创新授课手段,从而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二)在授课方式中融入思政元素
传统教学思政改革主要以课堂和课外实践为主,但是课堂和课外实践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思政教学改革要求,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网络教育平台,“MOOC”“超星尔雅”等网络平台网罗大量的网络资源以对课程教学加以补充,弥补了线下教学资源不足、时间和空间受限的缺点,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在课内开展,同时也能够使用网络平台在课外加以补充和辅助。
在课堂教学环节,章节以PPT或者视频的形式穿插航空思政教育。课程应当将思政点融入到每个章节,PPT将知识点作为主线路,而将思政知识点以扩展的形式进行补充,增强航空文化色彩,课中也可以播放短视频,简要介绍电子封装材料国内外技术发展对比,拓宽教学思路。
由于课程教学环节时间和空间有限,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政体系,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和课后的时间。在实践环节,可以在大纲当中增加课程相关的专题报告和讲座环节,邀请本校或者外校专家学者以专题讲座形式普及本专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在课外以小组形式以“课程创新,航空报国”等为主题开展专题讨论,加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同时,依靠线上平台资源进行巩固和扩展,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软件,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搜集如“大国质量”“中国制造”等相关纪录片的节选片段,在课前或课后作为扩展内容让学生在线上学习,同时制作微课,融入航空思政元素。为拓展学生课后的深度认识和思辨能力,可以以4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有关电子封装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发展及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内容,并组织整理材料进行“航空报国”主题演讲(图1)。
通过课内课外教学,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依靠线上平台资源进行巩固和扩展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帮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知识;(2)了解课程发展趋势,拓宽学生课外知识面;(3)借助丰富的资源将思政元素更高效融合进课程,激发学生航空报国精神。
通过授课手段的创新,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但与此同时,传统的课程考评机制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所以课程考评机制中也应融入思政元素来适用教学改革。
(三)在课程考评机制中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传统的考评机制往往从学生专业技能的角度出发,主要针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程度进行考评,比如平时作业、测验以及期末考试等环节,依靠这些无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更无法反映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教育是“教”和“育”的结合,考核学生必须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体现出来。
因此,思政考评环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思政活动的出勤情况,从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活动。其次,以学生参与课程航空思政讨论和发表看法的频率作为考评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政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于思政元素的印象。再次,要求学生以课程某一章节为主题,围绕“航空报国”“航空科技强国”“航空技术发展”等思想,在学期末撰写课程有关小论文或者专题报告,对比国内外技术水平,提出国内发展途径等,从而对课程思政元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在期末考试试卷中,可以酌情增加思政元素的考題,丰富试卷的内容。通过对思政教学考评的改革,可以形成专业为主导,航空思政元素为风向标的闭环教学模式,同时不会桎梏学生发散型的思维。思政元素的最终考评比例可以占到总成绩的20%,具体分配如表2。
三、结束语
电子封装材料作为电子封装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当前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授课手段、考评机制的改革,既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深入挖掘课本内容自身的思政元素,创新授课手段,强化考评机制,来杜绝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航空相关专业及其他理工科专业的思政教学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2]徐蓉.深刻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目标[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5):176-182.
[3]邵辉,简刚,王小京,等.《电子封装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154-155.
[4]本报评论员.课程与思政交融,教书和育人互促[N].光明日报,2020-6-6(3).
[5]杨晓慧.课程思政与学校课程管理创新[J].教育研究,2020,41(9):16-19.
[6]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7]杨祥,王强,高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8):4-5.
[8]张润枝,梁瑶.关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