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周丽华
摘 要:为考察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学业压力问卷和学习倦怠问卷对221名内地高校新疆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和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都显著高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2)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负向预测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习倦怠;(3)学业压力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反映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和学习倦怠的特点,揭示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对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压力;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0-0074-04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ademic self-efficacy, academic stress and learning burnout of Xinjia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221 Xinjia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a battery of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measuring their academic self-efficacy, academic pressure, and learning burnout.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found: (1)The academic pressure, academic behavior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depression of Xinjia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Xinjiang Han college students. (2)Academic self-effica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pressure and learning burnout. (3)Academic pressure played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between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burnout. The study highlighted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academic pressure in the link between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burnout. It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ademic self-efficacy, academic pressure, and learning burnout of Xinjia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 It also provide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facilitate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Xinjiang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self-efficacy; academic pressure; learning burnout
大學生的学习倦怠是指由于学业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1],具体表现为沮丧、疲乏、不满意、焦虑、抑郁、冷漠、迷惑、无力、低自尊等。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评估,包含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方面。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估,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学业目标的评估[2]。学业压力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外在的学习要求与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的具体反映[3]。大学生学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任务要求压力、竞争压力、挫折压力、环境压力、成绩目标压力、期望压力、就业前景压力、发展压力和认知压力[4]。学习倦怠对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从以上定义可知,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业压力有着密切的关联。实证研究也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负相关[5]。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倦怠、学业压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探索学业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学业压力进而影响学习倦怠的机制,为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辅导提供实证研究的支持。
一、样本与方法
(一)样本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在湖南衡阳某高校抽取新疆籍学生221人进行测试,得到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91.9%。其中,维吾尔族学生111人,蒙古族学生2人,其他少数民族学生14人,汉族学生76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男生42人(33.1%),女生85人(66.9%);新疆籍汉族学生中男生47人(61.8%),女生29人(38.2%)。
(二)研究工具
1. 学业压力问卷
采用迟晓军改编的大学生学业压力问卷进行施测[6]。该问卷共有14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所有项目得分相加为学业压力分值,其中第14个项目“学习对我来说是件轻松的事情”反向计分,分值越大表明学业压力越大。迟晓军三次施测报告的Alpha系数分别为0.817、0.848、0.836。本研究中,学业压力问卷的Alpha 系数为0.863。
2.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采用梁宇颂编制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施测[7]。该问卷共有22个项目,分为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11个项目)和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11个项目)两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分值越大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编制者报告的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分维度的Alpha系数为0.820,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分维度的Alpha系数为0.752。本研究对该问卷中不适应研究对象的项目进行了删减,最终形成含12个项目的测试问卷,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分维度6个项目,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分维度6个项目。本研究中,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总的Alpha系数为0.823,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分维度的Alpha系数为0.834,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分维度的Alpha系数为0.573。
3. 学习倦怠量表
采用连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施测[1]。该量表共有20个项目,分为情绪低落(8个项目)、行为不当(6个项目)及成就感低(6个项目)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分值越大表明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编制者报告总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65,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成就感低分维度的Alpha系数分别为 0.812、0.704、0.731。本研究中,学习倦怠量表总的Alpha系数为0.750,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成就感低三个维度的Alpha系数分别为0.817、0.676、0.326。
(三)数据处理
采用集中施测的方式收集数据,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本科生担任主试。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19.0。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Harman's One-factor Test)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8]。对所有变量在未旋转的情况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共有10个,首个因子的变异解释量为25.5%,低于临界值40%,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业压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基本状况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能力自我效能感、行为自我效能感分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理论均值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有较为积极的评价。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压力的得分高于理论均值3,且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倦怠问题。具体情况见表1。
(二)学业压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学业压力具有显著正相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负相关;学业压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分维度分析发现,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与学业压力显著正相关,与学业自我效能总分及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成就感低与学业压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都显著负相关;行为不当与学业压力显著正相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分维度都显著负相关。值得指出的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學生与汉族大学生相比较有3对相关关系(成就感低与学业压力、成就感低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与学习倦怠总分)方向相异;有4对相关关系(学业压力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低落、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与成就感低)显著性不一致等。具体情况见表2。
(三)学业压力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按照温忠麟提出的中介作用检验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9]。首先把变量中心化,然后逐步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学业压力(w)在学业自我效能感(x)与学习倦怠(y)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495×0.362)÷0.450=39.8%。在新疆籍汉族大学生中,学业压力(w)在学业自我效能感(x)与学习倦怠(y)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88×0.286)÷0.665=16.7%。具体情况见表3。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自评的学业压力、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
2.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学业压力具有显著正相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负相关;学业压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
3. 学业压力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研究建议
1. 要引导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面对和处理学业压力
本研究发现,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学业压力与学习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一定的学业压力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在学业上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但超过一定程度的学业压力容易引起学习倦怠,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很重的适应任务,不仅要适应物理环境,而且要适应文化环境。加上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运用汉语具有一定的障碍,学业压力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直面学业压力,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学业压力。
2. 要特别关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本研究发现,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这表明,相较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是一个更加需要重视的问题。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及行为不当三个维度。本研究发现,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业辅导时,要特别注重提升他们的积极学业情绪,教育和引导他们从学习当中找到乐趣,以积极的学业情绪促进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3. 要有效提升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发现,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能感维度显著高于新疆籍汉族大学生。这表明,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自我效能感处于一个较好水平。本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压力、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缓解学业压力和学习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主观判断,可以通过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一点点地建立起来。在布置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任务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不能够急于求成。通过成功完成一些学业任务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从而达到缓解学业压力和学习倦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632-636.
[2]王凯荣,辛涛,李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22-25.
[3]路海东.聚焦中国儿童学业压力:困境与出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08(6):24-28.
[4]陈芳蓉.大学生学业压力源与睡眠质量的特点及其关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5]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92-196.
[6]迟晓军.大一新生自尊和学业压力及其与成就目标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7]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8]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
[9]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