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玥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池塘中鱼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以池塘为代表的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2)能够熟悉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了解生态系统的核心素材要素;
(3)能在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说出运用实验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具备基本的设计实验和自主完成实验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让学生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过程,学会控制变量法,提升学生实验探究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见解。
(2)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认知,让学生牢固掌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了解渗透系统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制订计划环节能用实验探究基本原则进行设计。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生物和周围的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生态系统。
(多媒体呈现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如池塘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学生讨论:分析刚才呈现的这些生态系统的特点,解读各种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观察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设计意图:导入这部分知识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点,让学生认识生物体和环境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于生态系統这个概念的认知。】
2.生态系统的构成
(多媒体呈现池塘生态系统)
师:大家通过观察池塘生态系统,看看这一生态系统都由哪些元素构成,每一个元素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互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池塘生态系统的组图。
师:大家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这些组成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有的则是分解者。
教师分别给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三个概念,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解读,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3.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既然大家知道了池塘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个部分构成,那么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三个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一个严密的生态系统,这也是生态系统这个概念的来源。
学生自主阅读书本中关于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结合池塘生态系统的实例,理解概念的内涵,加深对概念的认知。
【设计意图:建立学生对生态系统这个概念的认知,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知识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对于核心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方法上做合理选择。教师应当避免单一的说教或者是简单地让学生阅读书本中的概念,而是应当更多地借助实例或者范例,让学生体会与感知概念的内涵,并且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来源。有了这样的思考过程,学生才可能真正建立对于概念的认知,能够更好地吸收这部分知识要点,这才是概念教学最终要达到的效果。】
4.认识科学的调查方法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调查事例,基于案例分析总结科学的调查方法,包括构成要素、涵盖哪些具体的环节等。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从这个案例中大家认识到,科学的调查方法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目的,选定相应的调查对象。随后,需要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并且做好全过程的调查记录,完成最后的整理分类,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调查实例,这可以让学生直观认识一个完整的调查过程,并且了解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大家做归纳总结,学生的思维会更为清晰,也能够更快地掌握科学调查的一般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学生今后的独立调查中用到,是锻炼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过程。】
5.课后作业
让学生自主选定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制订对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案,然后完成整个调查过程。教师为学生做好小组的划分,辅助小组成员完成具体的分工,让学生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制订调查方案。有了具体的调查计划后,学生根据制订的计划在课下完成整个调查过程,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定一个生态系统,并且结合刚刚学到的调查方法完成对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这个学习活动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是对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锻炼。教师要多给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也能很好地建构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成长。】
四、教学总结与反思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不仅要建立基本的概念,还要熟悉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调查方法,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自主完成对于小型生态系统的科学调查,以这样的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并且建立学生的综合认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感受这些知识在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