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参与度不高、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主要提供了四个解决途径。
关键词: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多元智能;独立思考;评价
一、合理分工,任务驱动
只有分好工,让每个小组成员带着自己的任务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参与。在中低學段,教师应该首先教会学生分工。尽量让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环节都有任务可做,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在收集资料环节,可将需要的资料分类,每人收集一类。比如要收集“旅游小窍门”,可将它们分为吃、住、行、安全四类,每人收集一类。在研究性学习实验操作环节,笔者通常提倡学生这样分工:两人动手操作,一人记录,一人汇报发言。比如:做过滤实验来探究怎样净化污水。再如:做对比实验来探究什么形状的桥承受的重力较大。注意:各成员要定期轮换,让每个人都尝试不同的任务。在设计制作类学习的设计制作环节,我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动手。比如:在制作一个水果拼盘时,可引导孩子这样分工:方案一:两人加工水果,两人摆盘。方案二:每个人负责水果拼盘造型的一部分。这样,让每个孩子都在任务驱动下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应该遵循就上面的分工原则。这是深度合作的基础。当然,合理的分工也要考虑个体差异,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适当减轻任务。
二、建立平等互助的成员关系
在小组合作时,笔者发现这样一些普遍现象:组长或学习能力较强的成员在语言上打击学习能力较弱的成员,让该成员边缘化。有的小组成员唯我独尊,难容他人意见;有的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一出现问题就互相抱怨,结果不欢而散。无论是歧视、自我中心、抱怨都是合作学习的障碍,教师要及时洞察这些不良现象,并加以引导。笔者通常针对不同的问题对症下药,引导他们平等交流,友好相处。比如针对歧视问题,可给他们讲多元智能,让他们明白人的智能有8种之多,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也许某位同学数学不行,或者语文不行,但是运动能力强,或者空间感强。所以不能小看任何一位同学。引导孩子们建立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这个过程是长期的,需要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以评价促发展
教师积极、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小组合作的正向发展。评价时,可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即: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既鼓励表现出色的小组,也赞赏学习过程中人人参与齐心合力的小组,还表扬勇于创新的小组等等。除了进行横比,还进行纵比,如:关注各方面有进步的小组。
四、理清独立思考和深度合作的关系
独立思考和深度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独立思考推动合作步步深入,合作中处处蕴含着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时,也要重视每个孩子的独立思考。
打造人人参与、深度合作的学习小组,远远不止以上四个途径。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像加足了马力的小火车一样向着更高的目标奔跑起来!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周平儒. 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究探索与回顾[J]. 教学研究,2004(06):529-532.
[2]余祥. 农村转岗幼儿教师开展游戏分享环节的调查研究——基于乐山市的个案分析[J]. 科技视界,2020(0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