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毅
(丽水市残联康复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需在院外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水平,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其院外用药依从性不断下降,进而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1〕。因此,分析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100例院外用药依从性好的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依从性好组;同期建档的100例院外用药依从性差的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依从性差组。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9版)》〔2〕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80 mmHg及舒张压≥110 mmHg;临床资料完整;心肝肾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正常。排除标准:精神及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近期家庭有重大变故;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继发性高血压。
1.2依从性判定 采用Morisky-Green测评表〔3〕评估患者的院外用药依从性,共计4个问题:①是否有忘记服药经历?②是否有时不注意用药?③当你觉得症状较之前好转时,是否自行停药?④觉得症状改善不显著时,是否自行停药?当上述问题均回答为“否”时提示用药依从性好;当上述问题有1个及以上回答为“是”时则提示用药依从性差。
1.3基线资料调查 通过查阅病案的方式明确两组基线资料,见表1。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总症状指数〔4〕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心理障碍、心理健康):该量表Cronbach α为0.88,共有90个项目,均采用1~5级评分,将“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分别赋予1~5分。总症状指数=总分/90,其中分值2.5分<总症状指数≤5分为心理障碍,1分≤总症状指数≤2.5分心理健康。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5〕评价患者应对方式(消极应对、积极应对):该问卷Cronbach α为 0.883,共2个维度,20项条目,每条项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即积极应对(12项条目,12~48 分)和消极应对(8项条目,8~32分),应对倾向=积极应对标准分-消极应对标准分,应对倾向>0分为积极,≤0分为消极。明确患者年龄、病程,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6〕评定患者社会支持度:该量表Cronbach α为 0.869,包括10个条目分属于3个维度,累及各条目得分,分数范围12~66分,分数越低,社会支持度越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7〕评估患者自我效能感,该量表Cronbach α为0.89,共10个条目,采用0~4级评分法,累及各条目得分,分数范围在10~40分,分数越低,自我效能感越低。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8〕评估患者健康生活水平,该量表Cronbach α为 0.856,内含52个条目,各条目使用4级评分法,累及各条目得分,分数范围52~208分,分数越低,健康生活水平越低。参考Kayaniyil等〔9〕研制的问卷制定高血压知识认知度调查问卷,该问卷Cronbach α为 0.871,分半信度系数为0.73,包括高血压病因、危险因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知识,均为判断题,正确得1分,错误得0分,分数范围0~20分,分数越低,高血压知识认知度越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采取Shapiro-Wilk正态分布检验计量资料的正态性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依从性差组文化程度、联合用药、SSRS评分、心理状态、GSES评分、应对方式、HPLP-Ⅱ评分、高血压知识认知度与依从性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100)
2.2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将基线资料分析结果得到可能作为影响因素二分类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进行变量说明与赋值,分别为:文化程度为分类变量(1=是,0=否);联合用药为分类变量(1=是,0=否);心理状态为分类变量(1=心理障碍,0=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为分类变量(1=消极,0=积极);SSRS评分、GSES评分、HPLP-Ⅱ评分均为连续变量。将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情况作为因变量(1=依从性差,0=依从性好),经二元回归分析后将2.1中比较结果P放宽至<0.1,纳入符合条件的因素,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联合用药、SSRS评分低、有心理障碍、GSES评分低、消极应对、HPLP-Ⅱ评分低、高血压知识认知度低是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0〕。但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在院外能否遵医嘱实施药物治疗计划,受到自身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此,分析老年3级高血压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采取药学干预措施,对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
分析本研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的原因为:①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患者知识面较为狭窄,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不会主动去了解高血压药物方案、并发症、控制目标、不依从用药弊端、用药不良事件的识别及预防等知识,患者长期处于被动的治疗状态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用药依从性会不断降低〔11〕。针对该种情况,医护人员要高度关注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定期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依从用药重要性及必要性,指导患者掌握疾病治疗及护理知识及实践操作,以此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②联合用药者一般要服≥2种药物,服药次数也不尽相同,患者可能会因此漏服某种药物或减少服药次数,进而降低其用药依从性〔12〕。针对上述情况,医师要在全面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史的基础上,寻求最佳的药物剂型,尽量减少单次用药种类及每日用药次数,以此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③社会支持度低的患者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有限,从外部获取的物质及精神支持均较低,会给患者用药依从性带来不良影响〔13〕。针对该种情况,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将患者纳入随访名单中,利用网络或者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给予患者缺失的社会支持,以期提升其用药依从性。④高血压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只能依靠科学的管理来控制血压水平。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进而引发较强的身心应激反应,会相应增加患者不依从用药风险〔14〕。针对该种情况,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实施专业的心理干预,缓解其心理压力,并联合家属、亲友给予患者关心及鼓励,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提升其用药依从性。⑤应对方式在应激事件与身心健康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会更加封闭自我,会沉溺于厌倦、消极甚至放弃治疗的不良情绪中,用药依从性较差〔15〕。⑥自我效能感越低的患者治疗信心值越低,越会消极对待日常治疗方案,用药依从性较差〔16〕。针对该种情况,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引导其积极应对疾病及治疗,增强其治疗信心,以此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⑦健康生活水平低的患者对疾病防治及保健知识掌握度低,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够,因而治疗积极性不高,用药执行力较差,进而降低用药依从性〔17〕。⑧高血压知识认知度低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过于片面且零碎,尚未形成系统的疾病认知体系,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管理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18〕。针对上述情况,可通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宣教,为患者构建系统且全面的疾病认知体系,不断提示患者健康生活水平,以期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