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10月16日,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企业用电数据)在广东发布,该凭证是在广东省政府的指导、南方电网公司的积极推动下,由广东电网公司承接完成制发,通过有力整合电力大数据资源和银行金融服务资源,快速为中小微企业“画像”,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的发布是广东省政府、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建设高标准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列入探索公共数据资产化管理的改革任务的重要创新举措,标志着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国实现率先破题。
“成功制发公共数据资产凭证,意义重大。”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总经理李建设说,该公司以公共数据资产凭证为载体,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国产技术,实现电网数据可信、安全、高效地传输至数据利用方,极大地提升了数据流通的效率。
本刊讯 世界首条清洁能源特高压通道二期外送项目10月15日在青海正式开建。
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输电大通道——青豫±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完全依靠清洁能源自身互补能力独立供电,是世界上首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配套电源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500万千瓦已于2020年建成,二期530万千瓦新能源电源项目计划2023年建成。
据悉,该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线路全长1587千米。一期电源项目的投运不仅推动了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还有效解决了中国中东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二期530万千瓦电源项目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青海海南、海西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开发和青海清洁电力外送,同时可满足河南负荷发展和改善河南新能源配置结构需要,为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供典型示范。
本刊讯 10月19日,国内首次采用开顶法先行引入施工的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引入就位,吊装成功,创业内核电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引入最优工速,为后续穹顶吊装及主管道焊接创造了先决条件。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电站核心设备之一,承载着重要安全屏障作用。作为核电站的“心脏”,压力容器起着固定和支撑堆内构件的作用,保证燃料组件按一定的间距在堆芯内的支撑与定位,并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一部分,起着承受一回路冷却剂与外部压差压力边界的关键作用。
华龙一号压力容器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设计。与二代改进型机组相比,华龙一号压力容器制造标准更新,对设计、材料研制、焊接、机械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表中国在三代核电技术关键设备研发上的最高水平。
本刊讯 10月20日,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国家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大唐托克托外送项目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在托克托发电公司举行。
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中国大唐政企携手合作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大唐提升京津冀电力保障能力、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总投资120亿元,计划2023年建成。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50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超过1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00万吨。
该项目的开工,是政企双方共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精神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主旨讲话的具体行动,是中国大唐由传统火电向风、光、火多能互补转型,促进新能源加快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突破。
中国大唐将努力把全世界最大在役火电厂改造成为世界最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成为世界看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标志性窗口。
本刊讯 10月24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抽水蓄能建设动员会。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广东肇庆浪江、惠州中洞、广西南宁等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力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广东肇庆浪江、惠州中洞、广西南宁三个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360万千瓦,总投资约240亿元,年设计发电量共48亿千瓦时,建成投运后可实现与广东、广西区域新能源联合协调运行,有效支撑新能源接入与消纳。加上已在建的广东梅州和阳江两个抽水蓄能电站,到2025年,南方五省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1400万千瓦。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南方电网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抽水蓄能发展,未来十年,将建成投产2100万千瓦抽水蓄能,同时开工建设“十六五”投产的1500万千瓦抽水蓄能,总投资约2000亿元,加上合理规模的新型储能,满足2030年南方五省区约2.5亿千瓦新能源的接入与消纳。
本刊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保供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供应的决策部署,10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行长廖林出席签约仪式。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主持签约仪式,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与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徐守本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工商银行将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共同探索助力绿色能源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国家能源局将充分发挥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作用,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金融良性互动、深度合作。中国工商银行将充分发挥大型国有银行绿色金融优势,将能源供应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点服务领域,丰富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未来五年,中国工商银行拟为能源领域提供意向性融资支持额度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