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21-11-16 07:1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高龄食管癌状态

王 露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科疾病,在全世界死于食管癌的人数大约每年有30万,受地区影响食管癌患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在各个国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而我国作为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每年死于食管癌的人数高达15万,特别是对于高龄食管癌患者来说,大多数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并没有太强的耐受力,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2]。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舒缓和排解,本文主要就其在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其中参照组有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6.38±6.39)岁;研究组有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6.87±6.02)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并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通过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基础知识宣教,增加患者抵抗疾病的自信心;通过维持护理病房的卫生,来营造一个和谐、安静的护理环境;另外术后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流和沟通,给予患者照顾、关怀和爱护,在与患者的对话之中了解并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表现出充分的尊重,以此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稳固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需采取亲和的态度,专业的知识来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且全面的回答,可以向患者介绍与食管癌有关的知识、手术治疗流程,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应对策略等,以此来缓解患者因为未知而产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将护理环境的温度、湿度维持在适宜的参数的中,定时对护理环境进行通风处理[3];护理人员需要尤其加强对患者睡眠环境的重视程度,在高龄食管癌这一疾病的影响之下,患者很容易会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因此护理人员需维持护理环境的安静性,引导患者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放松,比如深呼吸等,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患者的兴趣作为切入口,可以通过阅读、影视以及音乐等娱乐方式帮助患者舒缓压力,促进患者尽快进入睡眠状态;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因素,尤其以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为重,为维持患者的心理健康打下有力保障[4]。②术中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往往会从主观情绪上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施加压力,在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影响之下,患者极有可能出现感染、肌肉僵硬等现象,从而会对麻醉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进而阻碍手术实际效果的发挥[5]。护理人员应对进入手术室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安慰,可以通过语言、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对患者进行抚慰,比如轻缓的语气、适当的微笑以及轻轻拍打或者是抚摸患者的手臂等;护理人员需采取专业的手法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调整,尤其是要引导患者就肌肉状态进行放松;在术中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性,对患者显露出的部位或者是肢体进行及时的遮盖,尽可能的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安抚,对患者的私密性进行保护[6]。③术后心理护理干预。在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将手术结果告知给患者,同时对于手术成功向患者表达祝贺之情,以此来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在手术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进行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在手术结束之后患者感觉到的术后不适是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除;对患者主观感觉进行护理干预,大多数经历过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相较之于正常人来说都会更敏感一些更紧张一些,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测,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患者进行稳定和舒缓,同时告知患者不良的主观感觉对术后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实际恢复速度,同时还能引发一些与心血管有关的并发症,如此一来,不仅仅会降低手术的实际效果,还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术后疼痛进行护理干预,术后疼痛是行食管癌手术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倘若没能够对患者产生的术后疼痛进行及时且有效的缓解,则会致使患者滋长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因此需加强对经食管癌手术患者疼痛护理的重视程度,引导患者对自身的疼痛耐受力进行调节和掌控,可以通过患者的真实兴趣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比如前文提到的相关娱乐方式等,在疼痛程度较高等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通过阵痛药物等对患者展开护理工作[7];对肺复张进行护理干预,在手术结束之后会有大部分患者受疼痛、虚弱无力以及切口裂开等因素的影响而压抑咳嗽,甚至不敢进行深呼吸,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肺复张的意义和作用,并讲明在肺复张中排痰和咳嗽发挥的重要性,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之间的差异性和术后具体恢复情况来为患者制订相应的、合理的、科学的肺复张护理计划,并深入贯彻和落实;对术后恢复期进行护理干预,这一方面重点体现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之下会减弱患者对于抵御疾病恢复健康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关注程度,积极主动的为患者解释和说明,包括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并发症发生以后的相应护理策略等,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对院外健康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告知并叮嘱患者和患者家属要给予患者科学适宜的营养支持,要配合以适量的运动锻炼,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定期性回院复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8]。

1.3 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SAS自评量表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例关系;通过发生率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具体分为肺部感染、切口延期愈合、肺复张不全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例数+切口延期愈合例数+肺复张不全例数+其他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应用t检验,当组间差异性呈现出P<0.05时,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对比(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参照组的20.00%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食管癌的多发群体为高于40岁以上人群,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是一种发生率比较高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化学因素、微量元素因素、维生素因素、生物性因素、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因素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咽食物具有梗噎感、存在进行性咽下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痛等。而高龄食管癌患者在经食管癌手术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预后效果产生不良影响[9]。

根据高龄食管癌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年龄过高以及经手术的耐受性减弱等特征,对其展开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促使食管癌手术发挥最大疗效,提升预后效果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0]。在术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及时解答患者和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维持良好的心理环境等;在术中需要放松患者的身体状态,抚慰患者情绪等;在术后需从患者主观感觉、疼痛、肺复张、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展开护理工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参照组的20.00%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心理护理的应用能显著优化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在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高龄食管癌状态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