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减轻心绞痛患者情绪的分析

2021-11-16 07:17徐敬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徐敬岩

(锦州市第二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冠心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心绞痛,发作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且危险因素很多,除了典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外,还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密切相关。由于疾病的长期性和重复性,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进而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一步加重了疾病治疗难度。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减轻心绞痛患者情绪,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普通干预组以及心理干预组,每组40例。心理干预组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3.67±5.26)岁。普通干预组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3.35±5.7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普通干预组 进行常规流程护理:①疼痛护理。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期间责任护士需叮嘱其卧床、吸氧、心电监测,并遵医嘱应用镇静、硝酸盐药物。及时了解患者心绞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放射疼痛、持续时间和缓解情况,询问心绞痛发作前是否有诱因,并进行准确记录和处理,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可亲,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病房安静,教会患者放松技巧,以便增加患者安全感以减轻痛苦。②观察病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包括意识、呼吸、瞳孔、血压、脉搏、心率等。如果发现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且加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时,提示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及时处理;同时做好相应并发症(包括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微弱、四肢冰冷、出汗、呼吸困难加重、少尿或无尿等)的护理工作。③饮食护理。告知患者需要饮食清淡。④休息护理。患者病情严重时需要卧床休息,因此需护士定期协助患者改变卧位,以防止压疮发生。在治疗和护理干预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活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进行处理。⑤运动干预。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可每日进行至少30 min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需及时监测患者心率。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适当增加锻炼时间,提高免疫力。⑥药物护理。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病理知识、治疗方案、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⑦出院指导。为患者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坚持适当锻炼,提醒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留下患者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定期随访。

1.2.2 心理干预组进行了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①心理疏导。由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周期长,重复治疗,患者通常会有恐惧、焦虑等心理,影响了对治疗的信心。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便于针对性心理疏导。在沟通过程中,语言要真诚,态度要热情,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②知识宣传教育。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汇报用药注意事项和用药价值,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听从医嘱、合理用药的必要性,通过知识教育消除患者的认知误区。帮助树立治疗和疾病控制的信心,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消除不良情绪。③建立家庭成员和社会支持体系。向家属宣传冠心病相关知识,同时告知家属,亲属的精神支持能极大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此外,在社会上大力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争取社会各界对患者的支持和包容,同时向社会募集资金,为家庭条件较困难的患者提供经济保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情绪积分、治疗总有效率、护理认可程度、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良情绪积分(分值越低则焦虑、抑郁心理越轻)。其中,护理认可程度分为认可、比较认可和不认可。治疗效果包括、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心绞痛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心绞痛缓解)和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2]。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的是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的是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情绪积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干预组不良情绪积分均显著低于普通干预组,生活质量均高于普通干预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不良情绪积分、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不良情绪积分、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a表示和护理前比较,P<0.05;b表示和普通干预组护理后比较,P<0.05。

2.2 两组护理认可程度比较 心理干预组中,患者护理认可度高于普通干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认可程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心理干预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0例(100.00%)高于普通干预组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心绞痛发作次数 心理干预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25±0.27)次低于普通干预组(4.21±1.0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绞痛发作期间疼痛(灼热、压迫)发生在胸骨后部,疼痛可延伸至左肩和左上肢,通常持续1~5 min,休息和服药(硝酸盐)后可以缓解,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心绞痛患者通常由冷刺激和过度劳累引起,会导致室壁瘤和动脉栓塞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安全[3-4]。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以人为本”,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后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5-6]。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好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使其积极面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病情更加稳定甚至缓解。为了有效提高心绞痛患者的生活治疗水平,充分保障患者健康,临床对心绞痛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7-8]。药物治疗是心绞痛的常用治疗方法,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的医疗效果。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从药物干预、生活干预、运动干预等方面入手,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疾病的相关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辅以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更好配合治疗,且良好心理也有助于心绞痛发作的控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健康[9-10]。本研究显示,心理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普通干预组,不良情绪积分低于普通干预组,疾病护理获得的总有效率、护理认可程度高于普通干预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普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绞痛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可更好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有利于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认可。

猜你喜欢
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