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身心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16 07:17孙英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依从性症状

孙英华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辽宁 兴城 125100)

现阶段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发生率显著增加,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目前国内已经将其归为老年病范畴。由于患者呼吸功能出现异常,其心理状态也会相应改变,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同时,患者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身体功能均下降,极大的影响其生活质量。为此治疗同时需要辅以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2]。本次研究中将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身心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详情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身心护理。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61~77岁,平均年龄(70.82±2.45)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35±1.27)年。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03±2.52)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58±1.3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入组对象均确认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意识清晰、沟通正常。③患者家属知悉本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类疾病(如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等)。②有严重听力及视力障碍。③拒绝本次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保证提供良好的病室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及通风,避免环境对患者产生刺激和影响,密切关注疾病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存在异常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严格遵医嘱给药物或是处置,进行用药及生活饮食指导,纠正错误认知和行为,保证治疗效果。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综合身心护理干预:①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慢性病,病程时间长,治疗起效慢,且容易复发,患者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降低其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需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并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有效宣泄,准确判断患者情绪及存在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坚定治疗的信心,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家属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的正常需求,并穿插介绍成功案例,及时告知治疗进展,提升其治疗信心和配合度。②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式开展疾病知识宣教,最好邀请家属共同参与,详细介绍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治疗方案及可能实现的效果,能够对疾病和治疗有理性的认知。明确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各种药物及治疗效用,告知不良反应及有效应对措施,强化患者认知能力,鼓励家属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护理过程中,重视强化患者及家属疾病自我护理和有效预防能力,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提升生活质量。③重视进行呼吸道护理,吸氧过程中,针对其痰液黏稠难以正常排出情况,及时进行吸痰处理。指导患者多喝水,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可进行体位变化或是叩背排痰,必要时可给予雾化祛痰或吸痰器吸痰,根据症状情况遵照医嘱给予祛痰药物,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在胸腔压力辅助下排出呼吸道中的痰液,巩固疾病治疗效果。④指导患者完成简单康复训练,例如:吹气球法、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提高患者呼吸能力,控制肺部和支气管感染发生,合理进行运动,强化肺功能和自身抵抗力,需要注意运动力度,避免发生意外。⑤进行饮食指导,根据患者代谢情况和营养状态,为其制订个性化饮食方案,鼓励多摄入蛋白质和新鲜果蔬,严禁食用含盐量高、生冷、刺激、辛辣食物,尽量饮食清淡少食多餐。

1.4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抑郁及焦虑情况:护理前后采用简易健康生活质量表(SF-36)对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项目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护理前后抑郁状况,20个项目,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超过72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护理前后焦虑状况,20个项目,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超过69分[3]。③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量表评价患者依从性。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用药、生活和饮食方面是否能够遵医嘱,总计100分,以依从(≥85分)、基本依从(84-60)、不依从(<60分)[4]。④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DS、SAS、SF-36评分)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SF-36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SF-36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不依从性1例,本组患者依从率96.67%(29/30),对照组不依从性6例,本组患者依从率80.00%(24/3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低于观察组,组间存有统计学差异(χ2=4.043,P=0.044)。

2.3 两组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对比(d,)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现阶段呼吸内科临床发生率较高的病症,属于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性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变,临床数据结果提示,我国中老年群体疾病临床发生率为15%~30%[67]。该疾病以支气管腺体增生以及出现气管黏液量增加为主要发病特征[8]。疾病发作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疾病进行性发展,导致肺气肿或者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且治疗周期长,对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严重影响[9-11]。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同时需要实施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患者依从性,缩短治疗周期,避免疾病反复发作或是恶化[12]。

考虑老年患者心理、生理特点和需求,本次研究中在治疗同时进行综合身心护理,在基础护理同时,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利用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提升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和依从性,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获得最佳治疗效果[13-14]。另外,重视进行呼吸道护理,可迅速改善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对于疾病控制具有积极效果[1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和住院治疗所需时间较短(P<0.05),结果充分证实,综合身心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综合身心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负性情绪影响,更好的控制临床症状和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依从性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