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管理在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2021-11-16 07:1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脑瘫姿势家属

孙 杰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3)

脑瘫患儿不仅仅存在运动发育障碍,同时姿势异常也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病症的恢复[1]。如果长期任由患儿随意保持不良姿势以及运动进行日常生活动,就会造成异常姿势导致其挛缩以及变形状态,同时运动不良恶化造成脱臼,导致患儿康复效果不佳[2]。姿势管理在运动康复指导中应用,使运动康复指导更具科学性。本研究旨在评定姿势管理在运动功能康复护理中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进行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脑瘫病症诊断依据[3]。②在出生前、生产过程中、出生后的任意时间段或者多时间段出现高危要素,如子痫、早产、窒息、宫内缺氧及低出生体质量等。③患儿生命体征平稳。④患儿家属认可本次研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②视力障碍。③听力障碍。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区间6个月~3岁,平均年龄(1.6±0.6)岁。研究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区间7个月~2.8岁,平均年龄(1.5±0.4)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执行运动康复护理,如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关节活动度指导、被动牵拉系统处理等。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订运动指导方案,在门诊实施康复护理,每周训练5 d,每项康复治疗时间为0.5 h,持续治疗6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姿势管理。①卧位姿势指导,脑瘫患儿建议卧位姿势时保持侧卧位。侧卧位可先左侧,后右侧交替进行。患儿平日娱乐时也建议侧卧位。②坐位体位管理。伸腿坐位:双侧髋关节呈现为屈曲以及外展状态,膝关节伸展后,双侧臀部保持平均负重,腰部和背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如果患儿无法保持正确的姿势,家属以及护理人员需要辅助,如在患儿的背后用胸部抵住背部,双手穿过患儿腋下,应用双肩顶住患儿双肩,阻止患儿肩胛骨内收,另用双手将患儿大腿分开,而后用双手按压双侧膝盖,让下肢体保持伸直状态。盘腿坐位: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呈现屈曲状态,腰背部挺直,两侧臀部平均受重。椅或凳坐位:选取适合患儿身高的椅子或者凳子,椅子背部高度应从腋窝到臀部。患儿应骑跨在靠背椅子上,双手抓住靠背,进行抬头运动。③膝立位体位管理。膝立位是站立的基础。家属和护理人员帮助患儿,双手扶住患儿髋部双侧,或者一只手拖住臀部,一只手拖住胸部,保持双膝立位坐姿。单膝立位时,双膝立位基础上,一侧下肢髋关节屈曲90°,用脚掌撑地,另一侧下肢维持原有姿势,干预人员需对髋部进行控制,让上半身保持直立。④站立体位护理。站立体位正确应是保持直立,头部居中,躯干直立,双侧肩部和髋部在水平位置。可从后面支持膝部,引导前、后、左、右摆动;让患儿保持在身体稳定状态。将双手放在身体两端,臀部和躯干需要挨墙,双脚分开和肩部保持同宽,固定患儿双脚平放在地面。家属在患儿背后双手对肩部和腰部控制。⑤抱位姿势管理。让患儿两侧上肢放在家属双肩上,而后将患儿双下肢分开放在家属腰部;从患儿背后环抱,家属将两只手臂插进患儿腋下,两只手分别拖住患儿两侧臀部,让患儿两侧下肢体分开和髋关节保持屈曲状态;应用上臂推住患儿两侧上肢体,避免肩部和上肢向后方用力,应用胸部抵住患儿头部避免头颈部后仰。在抱起过程中,将患儿抱起后以及放回床上的方式会对异常姿势反射进行影响。在抱起患儿的过程中将头部和身体侧转,面部朝向家属;将患儿放回到床上后,辅助患儿为侧方悬空位置,而后放回床上。⑥进食姿势管理。患儿骑跨在家属一条腿上,后背用背架支撑或者家属用一手撑扶,患儿髋关节如果弯曲不充分,则家属应将一条腿抬高,让患儿保持侧坐,以此增加髋关节弯曲程度。⑦大小便姿势管理。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坐在家属膝盖上,家属胸部支持患儿背部稍微向前倾斜,腿部保持弯曲和分开,如果年龄较大,可将马桶放置在木箱中,前面横木让患儿扶住。⑧穿脱衣物的姿势管理。穿脱衣物时常采用俯卧位和仰卧位。当手臂拉直后,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可以将衣服的袖子先套进手臂上,而后穿上另外一侧。在穿脱裤子时保持患儿双腿屈曲,脚尖转到外侧,然后一侧侧穿。⑨心理干预。需要和患儿多交流,多沟通,多抱患儿,加强安抚,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游戏来提升患儿自信心,培养儿童的个人兴趣爱好。如果患儿遇到困难时,帮助患儿解决难题,但应做到保护有度,不应过度保护,不与其他人比较,不因患儿没有反应而放弃。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后6个月,通过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4]以及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5]评估预后效果。GMFM-88包括5个卧位及5个能区,共88项目。每一能区评分为51、60、42、39、72分,记录评分5个能区原本评分占总分和除以5。脑瘫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含卫生饮食、进食动作、更换衣物动作、排便动作、器具应用、认识交流动作、床上动作、移动动作以及步行动作等共50项目。其中独立完成判定为2.0分,长时间内能够完成判定1.5分,需要辅助完成判定1.0分,辅助完成十分困难判定0.5分,无法完成判定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GMFM-88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GMFM-88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GMFM-88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瘫病症的治疗和护理较为困难,需经过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才能保持功能状态的改善和恢复[6]。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合理的姿势对于运动障碍患儿来说效果十分明显。在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指导中,应嘱其对患儿予以姿势管理,指导家属康复手法以及管理运动等[7]。脑瘫患儿的主要特征为肌肉张力存在程度不同的亢进反应,姿势障碍容易导致姿势出现不同形式的固定,因此可能会发生关节挛缩、变形,或者已经存在关节变形[8]。脑瘫患儿的运动区域和痉挛程度呈反比,活动区域紧靠中枢位置,缺少四肢伸展,导致患儿肢体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影响。姿势把控主要通过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参与,脑瘫患儿空间姿势变化会造成肌肉张力变化[9]。因此,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姿势管理,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的改善和调节[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GMFM-88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运动功能康复指导联合姿势管理有利于异常模式的调整,以此帮助其建立正常科学的运动模式,促进患儿的发育。

综合上述,姿势管理联合运动功能康复模式应用于脑瘫患儿中有助于调节其活动能力,改善粗大运动能力。

猜你喜欢
脑瘫姿势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