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16 07:17韩芳茗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外伤性病症手术

韩芳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2)

肝脾破裂在临床上是对于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病症。由于这种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所以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肝脾破裂症状一般都是因为外界损伤等导致患者出现这种病症,发病急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对肝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是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对肝脾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主要的措施[1]。肝脾破裂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主要可为患者进行肝脾切除、肝脾缝扎填塞、射频消融和保守治疗,也可为患者进行综合疗法的干预。对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对患者的相关护理。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护理对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2,P=0.7605);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为49岁,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平均为(31.05±10.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为47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平均为(32.41±11.0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81,P=0.6781)。两组患者均被诊断为外伤性肝脾破裂,诊断符合该病症的诊断标准。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本文所有患者经临床检验均被确诊为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存在有临床明显的体征、病症判断,同时存在有完整的影像学诊断依据。②所有患者损伤程度超过3级。③本文患者的脾脏损伤包膜下水肿,面积超过50%,或表现为扩展性、实质性血肿直径超过5 cm或表现为扩展性[2]。③撕裂深入实质超过3 cm或累及患者的小梁血管。④肝脏损伤包膜下血肿面积超过50%。⑤包膜下实质内血肿存在破裂,实质内血肿直径超过10 cm或表现为扩展性,撕裂深入实质超过3 cm。⑥本文调查对象存在腹部外伤史[3]。⑦调查对象经过剖腹探查,可通过手术治疗方案对坏死组织进行有效处置,可以彻底完成止血和腹腔清理工作。⑧调查对象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损伤为1级和2级的患者。②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合并严重凝血功能紊乱或者先天性血液病症的患者。④对本文所使用的调查方法不耐受的患者[4]。⑤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文调查工作而中途退出研究组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在术前需要协助相关的医师快速的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在术后需密切的关注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等,并予以适当的用药指导。观察组通过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案如下。①病情监测: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患者心电图等的监测。留意患者的腹部等相关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全面的照顾。如果患者出现血压降低或腹部严重疼痛的时候,并表现有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等相关的表现就一定要告知主治医师进行相关的处置,严格遵医嘱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有效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且应用广谱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止血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做好对患者的抢救和中转手术治疗的准备工作[5]。②心理护理:患者伤势相对较为严重,所以因为身体的创伤会导致合并严重的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会对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产生影响[6]。临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并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心理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③手术配合:详细对患者的相关情况加以了解,准备所需的手术器械,详细对患者进行病情检查。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搬动患者时避免用力过猛,防止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和金属而产生的伤害[7]。在手术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相关的配合,对于患者出现的不适应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改善和缓解。④引流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患者还未清醒的状态下,需确保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固定,保证患者引流管的通畅。准确的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发现有异常情况,需要立刻通知医师进行相关的处理。定时对患者进行敷料的更换,确保患者的切口干燥无菌,保证患者能够卧床6 h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8]。

1.3 观察指标 对本文所有患者经过不同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经过不同干预后,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说明显效;经过不同干预后,如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变,但是伴随有一定的出血症状,经过干预后得到改变,则说明有效;经过不同干预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指标都未得到改变甚至表现有加重的迹象,则说明无效[9]。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选择秩和检验与Ridit分析方法进行验证。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20/21),对照组为57.14%(12/2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1/21),对照组为30.10%(8/1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后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肝脾破裂在临床上是对于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所以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肝脾破裂症状一般都是因为外界损伤等导致,发病急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对肝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是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对肝脾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措施[10]。治疗肝脾破裂的方法主要包括肝脾切除、肝脾缝扎填塞、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综合疗法等。

临床需要为患者迅速的建立静脉通道,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帮助患者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处理。对所有患者积极的进行查体和相关的常规检验,能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尽量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急诊科的医师需对患者的受伤时和受伤后的相关症状加以了解,并将其作为诊断的依据。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合并上腹部的胀痛感,是否存在呕吐和呕血,患者是否存在血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和发热等相关症状,检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是否存在下降。

外伤性肝脾破裂的发生率约为10%,患者的病症往往比较严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肝脾破裂是导致肝脾相关损伤的一个严重的死亡原因,发生率约为10%。肝脾破裂的主要表现是患者的肝脏区域存在有剧烈的疼痛,会导致患者存在全腹胀痛,且患者存在腹部刺激征。腹腔穿刺的阳性率为86%以上,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因为失血性休克等而导致存在严重的不良表现。对患者进行检验的过程中B超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CT诊断是一种具有较高分辨率的诊断方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破裂的部位加以反映,以助于医师了解患者肝脾破裂的具体范围和门静脉是否存在有癌栓等情况,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积极的做好相关的CT检验工作。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有肝脾破裂出血,是肝脏外科医师进行探讨的一个主要话题。如果在临床干预的过程中不具备有效积极的方法,肝脾破裂的自发性破裂出血一般不会出现很多。在本文调查中可见血性腹水为10~5000 mL,对于这类患者,通常可以用手术方案治疗,帮助患者进行腹腔的解剖,争取为患者控制出血的时间。同时需要保证手术切口的足够大,充分的帮助患者显露患者的肝脏,对患者进行肝脾外伤的处理时可以在常温之下阻断血流流入肝脏中,是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的暂时控制止血的方法。如果患者的裂口深度相对较小,则可以不必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单纯简单的进行缝合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如果存在严重的肝外伤,需要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清创处理并进行有效的止血,这是对患者抢救的关键工作。肝脾的血供应主要来自于肝动脉,对肝动脉进行结扎以后,血液供应约减少90%以上。通过肝动脉结扎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止血能够有效的使得相关肿块缺血生长受到抑制,也可发挥良好的抢救效果。通过综合护理方法进行配合,可在很大程度上强化手术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加以监护,综合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和指导,有效的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维持良好的情绪。此外,密切的手术配合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迅速转规,所以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也十分的优越。总而言之,临床对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需要重视选择合理的手术抢救方案,同时配合密切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综合促进患者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通过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猜你喜欢
外伤性病症手术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手术之后
青春期病症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外伤性脑梗死形成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