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

2021-11-16 07:1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外科直肠癌康复

李 丽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肿瘤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且高发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1]。该类疾病起病隐匿,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在发现病症之时已处于病情晚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日常饮食方面,受到诸多限制。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能够对病灶进行彻底的切除,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2]。但手术治疗易引发应激反应及术后各类并发症,故需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多模式综合性护理方案,旨在帮助患者减轻手术时及手术后的应激反应,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大大缩短治疗时间[3]。本文就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以临床患者为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整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进行分组,将编号为奇数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剩余编号为偶数的4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本研究已报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①经腹部CT、B超、结直肠镜等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②确诊前未接受新辅助化疗。③不存在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5∶16;年龄最大74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为(43.34±5.28)岁;其中行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7例,乙状结肠切除术6例,横结肠切除术5例,直肠前切除术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6∶15;年龄最大75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为(43.47±5.36)岁;其中左半结肠切除术1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乙状结肠切除术4例,横结肠切除术5例,直肠前切除术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卧床休息、病情观察、预防压疮等。研究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就手术内容、注意事项、术后恢复等进行详细讲解,嘱患者术前食用高纤维的食物避免便秘,术前15 d需要患者戒烟,不再服用其他药物,术前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并在术前6 h禁食,3 h禁水,常规进行备皮操作,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则需给予患者500 mL木糖醇口服。术前还需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②术中护理。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控制手术室内温度在22~25 ℃,术中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在麻醉起效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若手术时间过长可采用加热器对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③术后护理。术后常规给予吸氧治疗,加强心肺功能监测,患者可咀嚼口香糖加快排气。由于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应尽量选择半卧位,角度在30°~40°,以利于减轻患者呼吸困难情况。为进行盆腔及腹腔引流,术后需要每2 h更换1次体位。协助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恢复性训练,如自主翻身、下床锻炼等,对于行动能力较差者,可为其进行腿部按摩,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妥善安置各类引流导管,防止其脱落,若3 d内未能拔除腹腔内引流管,则需每日转动1次,切口处每日更换敷料。为避免术后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加强咳痰,还可应用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排痰。在患者清醒后可给予流食,待胃肠功能逐步恢复后过渡到半流食,在术后24 h恢复至正常饮食。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记录与对比。②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③在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且回收,满分为100分,得分在90分及以上为满意,得分在70~89分为基本满意,得分不足7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d,)

表1 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较(d,)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且逐渐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呈增长趋势,这对于我国居民的生命与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4-5]。结直肠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对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消耗极大,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肠梗阻、便血及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可准确切除病灶,避免病情的进一步进展,但出于对手术的恐惧、对治疗效果的未知,加之治疗后患者的排便方式会发生改变,许多患者会出现应激反应,不但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患者造成伤害[6-7]。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协同治疗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外科护理措施,达到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等目的,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8-9]。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贯穿整个围手术期,在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及术前准备,帮助患者了解手术内容、术后预期效果等有助于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完善术前准备工作,确认手术指征,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10-12]。术中注意与医师进行配合,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控制室内温度,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术后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干预,如及早下床锻炼可避免患者因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及时进行排痰治疗利于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13-2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更短(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外科直肠癌康复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